APP下载

边打边谈:长征时期国共和谈秘闻

2020-07-06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潘汉年事变胡宗南

1936年夏秋之际,尚未完成长征会师的各路红军,还在与国民党军激烈交战,在南京扬子饭店、上海沧州饭店,却出现了几位身着西装、貌似游客的国共两党代表,在密室中开始了一轮轮谈判……

“蒋贼”变“蒋总司令”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入侵威胁到南京政府及其后台英美的根本利益,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开始强硬,共产国际也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国共双方接触谈判有了基本前提。

不久,《救国时报》刊载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拟的中共宣言,将传统的“蒋贼”之称改为“南京蒋总司令”,并希望他的军队“马上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对蒋介石称谓的这一改变,实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信息。

蒋介石看到中共传递的消息,马上作出了反应。多年“剿共”不能成功后,他也想試探一下和平解决方式。

他知道自己的妻姐宋庆龄同中共有密切关系,便派妻兄宋子文去表示愿意谈判之意。宋庆龄马上推荐有“红色牧师”之称的董健吾去陕北。

1936年2月下旬,董健吾到达陕北。正率红军东征山西的毛泽东得知此事,于3月4日回电表示“十分欢迎南京当局觉悟与明智的表示,为联合全国力量抗日救国,弟等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毛泽东还提出“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等五项条件。然而,蒋介石却只想收编红军,不同意政府改组和组织“联军”。双方条件的差距很大。

蒋介石的态度一变再变

1936年6月间,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李宗仁的桂系以“北上抗日”为口号,发动“两广事变”反蒋,进军湖南。蒋介石为稳住西北,对共产党的谈判态度一时积极起来。

7月间,从莫斯科回来的中共代表潘汉年同昔日隐蔽战线上的对手、国民党中央调查科的负责人张冲在香港会面。尔后,双方一同北上,先后到达上海、南京,多次洽谈了合作事项,取得了一定的谅解。此时,“潘张会谈”已经成为国共多年内战后多渠道、多层次秘密接触中最为直接的高层渠道。

“两广事变”发生前,驻在川陕甘边的胡宗南部第一军有30多个团,兵力超过6万人,是国民党军装备最好的德械部队。“两广事变”发生后,该部调往湖南,西北红军所受的压力减轻,红二、四方面军未遇拦阻,通过草地进入甘南。

然而一向只讲实力的蒋介石解决了陈济棠并迫使桂系妥协后,对共产党又强硬起来,胡宗南的第一军于9月间调回西安。10月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以胡宗南、关麟征部等中央军精锐为主的国民党军紧追过来,并展开猛攻。国民党空军还将100余架战斗机(占其作战飞机半数)调到西安、洛阳机场,日日以轰炸扫射掩护地面部队推进。

边打边谈,实力说话

在蒋介石展开军事进攻之际,11月10日,潘汉年又到上海沧州饭店谈判。国民党代表陈立夫传达了蒋介石的意见:“对立的政权与军队必须取消,中共军队最多只能编3000人至5000人,师以上干部一律解职出洋,半年后如回国,量才录用。”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于11月18日发布了“决战动员令”,号召三个方面军的部队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并着重打击胡宗南部。

中共中央军委指示部队采取诱敌深入的方式,集中三个方面军,于11月21日消灭了胡部孤军深入山城堡的丁德隆师一个旅,增援的一旅亦被红军击溃。

当时中共中央强调说,无论对蒋、对胡,只有战争的刺激和教训才能使其悬崖勒马。毛泽东后来对此也形容说,蒋委员长只认得拳头,不懂得礼让。

果然,蒋介石在秘密谈判中的条件很快有了改变。

12月初,陈立夫紧急电召在上海的潘汉年再去南京谈判,见面即说明,蒋先生已作出重要让步,不再坚持收编红军和师长以上干部出洋半年回国量才录用等条件,同意接受红军改编,并说明人数限制在3万以内。

然而,国共两党谈判频繁,却迟迟达不成停战,关键是蒋介石想以对付旧军阀的“收编”方式吃掉红军,不同意建立合作抗日关系。就在国共谈判陷入焦灼之际,“西安事变”爆发了……

(综合《法制晚报》《党史天地》)

猜你喜欢

潘汉年事变胡宗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策略
潘汉年巧计“骗”日军
亦师亦友
好事变“坏”事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活动研究
周恩来一顿饭决胡宗南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
作为当年的审判人员,我们有一种负罪感
秋风萧瑟祭英灵
毛泽东为何亲批:潘汉年不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