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

2020-07-06王洪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不同剂量急性心肌梗死

王洪美

【摘要】

目的: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和分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RP为(7.40±3.53)μg/L,Fg为(3.36±0.67)g/L,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人数为5例,发生率为11.63%,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大瑞舒伐他汀的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51-01

本次研究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分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共43例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55.4±4.5)岁,最小,44岁,最大,74岁;对照组,共43例患者,男,22例,女,21例,年龄(54.8±5.2)岁,最小,42岁,最大,73岁。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

1.3 治疗方法

首先对全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6h后,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的形式,使用300mg/d的阿司匹林以及10mg/d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的形式,使用300mg/d的阿司匹林以及20mg/d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口服过程中使用温水送服,连续用药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治疗前后的CRP、Fg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组间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对SPSS 20.0进行应用,以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RP以及Fg对比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CRP为(7.40±3.53)μg/L,Fg为(3.36±0.67)g/L,对照组患者的CRP为(13.36±3.72)μg/L,Fg为(4.42±0.70)g/L,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人数为5例,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患者的发生人数为14例,发生率为31.11%,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属以及社会的负担,所以极有必要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CRP为急性期炎性反应蛋白,能够加快斑块破裂的速度并导致血栓形成,与此同时,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阻塞的情况,并对患者的心肌血流供应产生严重影响,也就能够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此时给予患者加大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合成水平,并能够对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对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CRP为(7.40±3.53)μg/L,Fg为(3.36±0.67)g/L,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人数为5例,发生率为11.63%,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大瑞舒伐他汀的用药剂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CRP以及Fg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冉军川,刘永斌,李文远.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18,8(16):24-25.

[2] 马莉.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127-128.

猜你喜欢

他汀类药物不同剂量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