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馆展览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2020-07-06陈飞
陈飞
摘 要:通过回顾20余年的科普展览与教育活动,展现浙江省科技馆展教事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展品研发与展示探索,常设展览、临时展览与巡回展览的创新拓展,以及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创进展,阐述浙江省科技馆发挥展教功能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提升科技馆展教能力与水平的研讨,提出加强科技馆的人力资源建设,注重科技馆的受众研究,重视临时展览,加速教育活动的理论研究与模式开发,加快馆校合作进度的对策。
关键词:浙江省科技馆;展览教育;实践探索;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2-0204-02
0 引言
由中国科协办公厅下达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指出:“实施观众可参与的互动性科普展览、教育活动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1]通过浙江省科技馆在展览教育方面20余年的实践探索,就如何充分发挥科技馆展教功能进行探讨,对如何提升科技馆展教能力与水平提出对策。
1 浙江省科技馆展教事业的发展历程
浙江省科技馆于1991年1月开馆,整体建筑面积只有3500m2,远未达标,无法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展教功能。浙江省科技馆新馆于2009年7月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为30452m2,为特大型科技馆。
1.1科普展览
浙江省科技馆老馆的展品研发工作由展教部负责,从1997年至2004年,设计制造动手展品共计200余件。2004年后抽调主要技术力量搞新馆建设,老馆展品研发工作由此中断①。
浙江省科技馆老馆由于场地太小,没有常设展览,只有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临时展览始于1991年,1994年4月因故停馆,1996年2月复馆后展览不断,合计89场展览,观众累计达90多万人次。巡回展览始于1997年,涉足浙江、湖北、湖南、辽宁60多个城市及山区海岛,合计52场展览,观众累计达90多万人次。
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工作始于2002年,由老馆抽调技术骨干进新馆建设办。建设办编写了《浙江省科技馆布展初步设计方案》,并于2004年8月被省政府组织的专家咨询论证通过;2005年6月,日本丹青社中标展示初步设计。
2009年7月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常设展览面积为11113m2,设有10个常设展区,至2018年底,常设展览观众累计约427.5万人次;2010年至2018年,举办临时展览42场,观众累计达140万多人次。新馆巡回展览包括流动科技馆与科普大蓬车,2015年至2018年,流动科技馆累计完成93个站点的巡展,接待观众176.57万人次;科普大蓬车从2010年至2018年,累计进乡镇学校138个站点,观众达18.5万人次②。
1.2教育活动
2009年以来,浙江省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创新拓展,主要展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菠萝科学奖,2012年举办首届“菠萝科学奖”,实施全新的科学传播活动,至2018年共举办了7届;“科学+”活动,2012年推出中外科普连线、科学咖啡馆、科学会客厅、科学在现场、科学脱口秀、科学百日谭等6个系列项目,至2018年一共举办了314期活动;科技馆科学院,自2014年始与多家前沿机构合作的开放实验室与创客空间,又自主开发十多门科学课程与科学主题夏冬令营;高级别的专业培训,邀请各个国家科技博物馆前来我馆进行多次科技馆业务研讨培训。
2 浙江省科技馆发挥展教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科普展览的实践与探索
2.1.1老馆的展品研发
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浙江省科技馆的展品研发始于仿制旧金山展品。1996年,趁美国旧金山科学探索馆杭州展在浙江省科技馆展出之机,测绘了65件展品图纸,并改装设计制造展品。以后为馆内临展与巡展配套,一直研制系列展品。
2.1.2新馆的展示探索
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办展示理念的原则是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如下:
经典与特色,科技馆的展示设计,除了保存经典外,还须强调再创造,要关注冷门与地方特色,保持科技馆的个性和特色;博物馆学的新理念认为教育区与展区不应分离;与科学家的交流,在日本科学未来馆展厅,观众可与科学家交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每年来馆10次为小朋友做实验。
上述的先进理念,对科技馆的设计,规划有很多启发作用。
2.1.3常设展览的创新
对科技馆常设展览来说重要的是要有特色与个性,避免与其他馆展品雷同。资深科技馆专家李象益教授曾评价:参观浙江省科技馆是个很好的学习实践的机会,所有展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全国很多科技馆建设没有什么重复,这就是正确执行技术路线的结果,以自我创新、中外结合、全面依靠社会的结果。[2]
浙江省科技馆的主要特色与个性如下:展品创新,例如能源剧场通过纱幕投影、互动模型、視频播放和环绕式影像等形式,渐进式地描绘了能源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发展长卷;场景与展项的结合,球类、跑步、跳远等展项集中在一个有现场转播大屏与观众台的奥林匹克运动场;展示效果,每个楼层保持单一主题的展示空间,每个展区之间则保持连续性,寓教于乐,注重科学知识点。
2.1.4临时展览的发掘
浙江省科技馆始终重视临时展览,挖掘新的展览资源,1996年该馆引进的“旧金山科学探索馆杭州展”展览成为我省历史上“吸引人数最多、自发参观人数最多、再次参观人数最多、新闻追踪报道最多的科普展览”;开拓新的展览内容,2003年浙江省科技馆举办了包括神舟1号飞船与降落伞等实物的航天知识展,高新技术和社会热点的结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1.5巡回展览的拓展
浙江省科技馆于2003年把巡回展览拓展到3个社区;2005年与2006年分别把巡回展览拓展到主题公园与杭州休博会,体现了开创性与前瞻性。
2.2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2.1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创
菠萝科学奖。浙江省科技馆的菠萝科学奖以“向好奇心致敬”为出发点,分为颁奖典礼、科学集市、科学论坛三大板块。实施全新的科学传播,包括央视、新华社、人民网、中国之声等上百家媒体都为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2018年网易、优酷等平台对此进行港澳及海外16个城市的现场直播,参与人数达200万。
“科学+”活动。搭建了浙江省科技馆面向公众的科普平台,成为著名的科学传播品牌。如2017年“科学+”活动共举办20期,接待现场观众约5000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的观众超过38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达1000万以上。
科技馆科学院。浙江省科技馆的科学院,集“公众开放实验室”、“科技馆研究”、“科普外联中枢”三个功能于一体,成为其一贯宗旨。
依托展品资源创新教育活动。利用奥林匹克运动场展区,设置了“暑期趣味运动会”活动。
高级别的专业培训。近年来浙江省科技馆邀请澳大利亚科技馆专家与西澳大学教授,组织了“现代科技馆运行管理的关键因素”研讨培训;邀请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培训师,进行“如何争做一位优秀的科学诠释者”主题的培训;邀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来馆,对科技博物馆学的综合知识进行研讨培训。
2.2.2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进展
与教育部门的合作。自2011年开始,浙江省科技馆与省教育机构等单位联合主办 “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每年的决赛地点设在省科技馆;科技馆与区教育局合作,把学校科学课的课堂“搬”到科技馆展厅。
在展厅上科学实验课。浙江省科技馆利用科学资源,组织学生团体开展宇宙、地球、海洋等主题参观活动;在展厅进行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科普讲座等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科技馆展区上化学实验与物理实验课。
3 提升科技馆展教能力与水平的探讨
3.1加强科技馆的人力资源建设
提升科技馆展教能力与水平,关键是科技馆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我国科技馆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为科技馆专业人才偏少,且专业与结构不够合理。以科普辅导员为代表,将日本科学未来馆与浙江省科技馆加以比对。[3]总之,日本未来馆的科普辅导员的素质更高,工作更具挑战性,更能发挥积极性,而且真正做到了人才流动。
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证科技馆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
3.2注重科技馆的受众研究
观众是科技馆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科技馆应对观众进行分类研究,以便作出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项目。例如韩国果川科学馆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观众分类,并因材施教,系列项目中,涵盖从儿童到成人、个人到团体、入门到专业各个种类与层次。[4]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年观众量中的学生不到1/5,英国现代科技馆预约的学校团队大约占散客观众的1/4,这说明科技博物馆的主要观众是周末或节假日的家庭观众,[5]因此,一定要努力吸引所有的观众。
3.3重视临时展览
2002年科技馆建设交流中,德意志博物馆弗赫迈馆长指出临时展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旧金山探索馆展览部长理查德认为“临时展览很重要,能吸引固定观众”。科技馆常设展览更新与改造不易,故临时展区成了展馆的关键,精品临展成为观众的保证。
3.4加速教育活动的理论研究与模式开发
目前,国外科技馆的教育活动设计体现了模块化的思路,将模块按不同类型与功能细分成子模块进行开发,形成数量类型可观的模块资源,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为观众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的菜单式服务。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是提升我国教育活动成效的一条捷径。
3.5加快馆校合作的进度
加快开展“馆校结合”,科技馆对科学教育加强前置性研究与多样化设计,为学校探究式学习与素质教育搭建平台。美国科技博物馆依据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动配合学校的科学教育改革,其教育项目通常可分为场馆教育(field trip)、到校服务(outreach)、博物馆学校(museum school)及教师职业发展等四种类别。[6]努力实现科技博物馆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也应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
注释
①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引用的老馆数据来自浙江省科技馆(老馆)展教部工作记录.数据发布截止日为2006年12月31日.
②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引用的新馆数据来自浙江省科技馆历年大事记.数据发布截止日为2018年12月31日.
參考文献
[1] 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国科协办公厅文件.科协办发普字[2007]29号.
[2] 李象益.科技馆创新理念、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的探究[C].全国科技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论文报告集.2009(11):7-20.
[3] 中岛义和.日本科学未来馆面临的挑战[C].全国科技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论文报告集.2009(11):28-37.
[4] 郑光勋.针对不同对象和层次分类的科学教育项目[J].上海科技馆,2013(03):40-42.
[5] 梅兰妮·康.科学博物馆:交流和学习[C].中英科技馆论坛论文报告集.2004(08):1-7.
[6] 钱雪元.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J].科普研究,2008(0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