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个性化写作探究
2020-07-06方黔峰
方黔峰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将个性化写作再一次推到了台前,面对当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本文旨在以个性化写作的瓶颈呈现出的特点为抓手,探讨突破策略,以期唤醒学生的自觉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个性化写作 瓶颈 突破
写作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源自作者内心,呈现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反观当下作文教学与写作,不难发现,个性化作文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充斥中学课堂的仍然是大量无病呻吟、矫情做作的“假货”。众所周知,核心素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个性化写作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化,是语文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就笔者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瓶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以貌取文”的应试文风,严重偏离了个性化作文的正方向
长期以来,应试思想在师生脑中根深蒂固,在写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不断衍生出的各种应试“高效”写法,诸如题记引路、排比开篇、片段建构、前呼后应、高调结尾、对话拼凑等等,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细读此类方法拼凑出来的文章,往往让人寒气顿生,怀疑人生,除了华而不实的堆砌,哪里还有半点中学生的语言?此种形式重于内容的文风,实在是个性化作文的死敌。
2.思想浅薄、故作深沉的“山寨”类套作层出不穷,制约了个性化作文的发展之路
“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锦绣文章,我们的学生要么引经据典,要么把玩政治术语,唱高调、发闲愁,极尽深沉之能事,貌似深邃的语言外表下,暴露的是浅薄和无知,这类装腔作势的文章,斧凿的痕迹明显,有成人化的趋势,“山寨”味颇浓。
3.简单粗暴的作文评改方式,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的写作思维往往与教师的引导有关,之所以“假、大、空”的文风大行其道,评卷教师难辞其咎。在作文评卷场上,语言漂亮不漂亮、结构匀称不匀称、技巧高明不高明才是作文评高分的依据,至于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学生的个性闪光,这些都无暇顾及了。长此以往,学生写作中的灵性就一点点被销蚀殆尽了。
显而易见,个性化写作的瓶颈不破,作文教学必然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不破不立,这是自然法则,“破冰”还须以学生为中心,正视当下作文教与学的现状,唤醒学生的自觉写作意识,让个性思维真正回归
1.整肃文风,唤醒真情,提倡“以我手寫我心”
写作并非不要形式,必要的修辞、写法可为文章锦上添花,但过分的夸饰、渲染就适得其反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的就是写作的自然、随性。必须扭转学生写作中的投机态度,用心、用情去写作,摒弃所谓的“高效”应试写法,“斯读者能生情,必先作者心有情”,发乎内心,情之所至,文章自然动人。
2.立足本真,回归生活,展现写作的原生态
学生作文之所以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很大程度上是生活体验匮乏所致。“两点一线”的狭小空间,让大多数学生不食人间烟火,部分丧失了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洞察力。于是,“公交让座”“妈妈送伞”等陈词滥调频频出现在作文阅卷场上,并且还衍生出各种升级版、终结版,让人啼笑皆非。
在痛斥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同时,不知我们是否有过深刻的反思,是什么让学生们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作文打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收效却甚微,为什么?究其根源,固然有学生懒惰不爱思考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缘于学生对身边人、身边事关注不够,不会去挖掘身边的素材金库。我们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写作素材俯拾皆是,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生活的美,让手中的妙笔生花。家庭、学校就是写作的主战场,广阔的社会生活则是写作的第二战场,只要学会把触角延伸到战场上去,何愁“巧妇无米”!
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从身边去挖掘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方能写出既接地气,又不落俗套的个性文章。
3.扬清去浊,凸显个性,深植写作的肥沃土壤
学生文风的转变,关键在教师。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套作、“假货”之所以盛行,根本还在于不少教师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妄图用最简省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背离了写作教学的初心。这样量产出来的作文,从外形到本质惊人的相似,宛如工厂流水线造出的产品,可写作毕竟不是产品,它是个体创作的具有独特思维个性的不可复制的精神产物。不厘清这点,作文教学就难以找到出路。
所以,作文评改方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可以包容学生在写法上的稚拙,鼓励学生说真话,少点技巧,多点真情,对“假、大、空”类的套作痛下杀手,扬清去浊,努力引导学生重视选材、内容的真实可信。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欲动人心,唯真不可,没有真事,何来真情?这个“真”,就是作文的原生态,有种美叫“天然去雕饰”,好作文亦然,洗尽铅华方能返璞归真。唯其如此,学生的个性闪光才会在写作中像星星之火般呈现燎原之势。
“路曼曼其修远兮”,深植个性化写作的土壤,是语文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回归本真的召唤,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写作亦如是。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 郭福宏《实施道德教育 激发幼儿爱心—教孩子学会做人》,《科学大众》2008年第5期。
[4] 梁丽华《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寻求突破》,《才智》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