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静的说起死

2020-07-06丹增

滇池 2020年7期
关键词:庄子生命

丹增

对一些人来讲,也许死亡是可怕的,或者是可悲的。但懂得死亡的另一种人来说,在他们弥留之际,那生命的落日,却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把天边的晚霞染得绚丽斑斓。因为他们懂得万物有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运动规律。人的生死是人生的自然现象,是生命的两个方面,出生入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由于他对人生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深刻的思考,因此他的哲学称之为生命的哲学。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朋友惠子带着人前来吊丧,他们却看见庄子正在敲打着盆子唱歌,惠子非常诧异,并以庄子没有为妻子之死而悲伤痛哭便责怪庄子。庄子则解释道,自己开始并不是没有悲伤,但后来想到,一个人的降生与死亡,就是如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人死了,那就应该是静静地安息在天地所构成的巨室广厦之中。如果我却在嗷嗷痛哭,难免就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了,因此我才止住了痛哭。这是著名的“鼓盆而歌”的故事。当庄子即将死亡之时,他的学生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但是庄子知道后要求他们说:我要用天地来作棺材,用日月星辰当作點缀的双璧和宝珠,用天地万物来做祭品,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气派,更隆重的呢。他的学生听后说:这样做,我们怕你会被乌鸦、老鹰吞吃了怎么办。庄子的回答是:放在露天是会被乌鸦老鹰吃掉,埋到土里则会被蚂蚁吞吃,可是你们却要从老鹰嘴里抢出给蚂蚁吃,这该是如何的偏心啊。

全世界的人都忌讳提到“死”字,但,全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死的。鲁迅先生曾以愤慨的心情写了大致如下的杂文:一个人喜得贵子,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一个人说:“这孩子真漂亮”于是他得到一个笑脸。另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做大官。”于是他也得到一个笑脸。第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发大财。”于是他也得到一个笑脸。最后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于是众人愤怒。鲁迅先生最后说,如果你不想说假话,又不想得罪人,那最好是“这孩子哈哈……嗯嗯!”在日常生活中对死字坦然的也不少,最富情调的死亡词句却出现在中文里,比如说,湖南的女生经常说“死鬼”。当美女说这句话时,似喜似嗔,欲迎还拒,真正是风情万种。我认识一位四川的朋友他最不怕死,他认为,死可以一了百了。可以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一切大不了就是一个死字,所以他的口头禅是:“那怕什么?最多死掉。”关于死亡有很多说法,佛教叫涅槃,高僧叫圆寂,皇帝叫“驾崩”,道士叫“羽化”。成都人称死亡为“翘辫子”,农村人把某人死去说成“吃了伸腿瞪眼丸”。英文中死的说法也很多,其中之一是“蹬倒水桶”。在我国最懂得死亡的民族可能是藏族。他们认为死亡是个人生命的自然极限,因此,丧葬的方式真实的回归自然。因为在活着的时候能排除烦恼欲望的干扰,得到现实痛苦的脱身,获得喜悦身心的属性。人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之境界,唯留下内在、纯净、自然之乐趣。我们可以制造宇宙飞船、人工智能,可以登上月球,探测火星,但至今科学无法预测人的死亡,以什么方式死亡。要使人以生为乐,又不以死为苦,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死采取回避的态度。人虽然不能起死回生,但如果对于死既不去思考它,也不去谈论它,自然就奈何我不得。生命过程可以坎坷而用力,死亡则应平顺而安稳,生是为死亡做的准备。一个巴西的生命学家在讲座中说,如果让儿童目睹一次葬礼,抚摸一次死人的身体,会驯服孩子内心的浅薄与顽劣不羁。更是他能获得真正的灵魂的成长,死亡是最需要被学习和认识的知识。我十三岁时,常常为死者守夜,这些死者都是陌生人,只有一棵油灯在暗闪。白天还要料理壮严的回归仪式,我才有胆量今天谈论死亡。如果一个人连死都看透了,还有什么看不透呢。

死亡像一条广阔的河流,缓缓地在大地上流着,在人群中流着,它的浪花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翻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无声无息地被它卷走。死也像一座沉默的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藏在其中。但没有人能够越过这座山。死是无穷无尽的黑洞,这黑洞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再活泼再美丽再强悍的生命,最终也要被它吸进去,吸得无影无踪。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在临终之前,心中仍然念念不忘那尚未完成的《人间喜剧》,他向医生说明意图,了解病况。医生却问他:“你完成那些工作还要多少日子呢?”巴尔扎克回答:“六个月。”医生摇摇头。“六个月都活不到吗?六个星期怎么样?”医生又摇摇头。“那么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也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医生劝他立即写遗嘱。“什么?六个小时?”就这样问着问着,巴

尔扎克离开了人间。俄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失去知觉前的两小时当中,向他的学生们说:“什么事情发生了,我这里出现了一些固定的思想和不随意的运动,显然是神经系统开始崩溃了。去请神经病理学家来。”如果不是最后的虚脱夺去他的意识,那么可以确信,他会利用自己残余的力量,向学生们解释这个天才的、永远年轻的脑是怎样死亡的。

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具善,人道毕矣。”说的是生与死是人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生死一样,不因生善,不因死恶,从生到死,人之常,犹草木之春来秋落。我曾与一位作者讨论过生死问题,他说:如果我不得不死于癌症,我请求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不必为我作无望的救治。因为我知道,有些癌症之所以叫做绝症,是因为现代医学暂时还对它束手无策。所谓人道主义的救治,本意在延续人的肉体生命,其实无异于延长人的双重痛苦。我很可能经不起癌症的折磨。我不想辛苦挣扎一生,到头来再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缠绵病榻,身上插满各种管子;也不想家人为我的死而悲伤难过;我甚至还有一种想法,就是不想以肉体的痛苦成全子女的孝道和医生的人道。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的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我知道通常的情形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我清楚,“也善”的“其言”不只出自将死之人,更是出自单位的人、周围的人,谁会对一个弥留之际的生命吝惜赞美呢?评价越高,说明将死之人弥留的时间越短。明白这一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还有什么不能通达一点、超然一些呢?既然生命都将随风而逝,几句好话又何必太当真呢?假如一个人活到弥留之际还不清楚自己是谁,还要依靠外在的评价确认自己,做赞美者赞美的奴隶,做诋毁者诋毁的奴隶,不是非常可怜又可悲吗?别人怎样想是别人的事,我决不想做这样可怜的人。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举办什么追悼会、告别会、追思会之类的会议。喜欢我的人早把我留在心里,讨厌我的人巴不得我早点儿滚蛋。开那么一个会有什么意义呢?开给谁看呢?无非是在我毫无生气的脸上涂上俗不可耐的胭脂,将我冰冷的尸体装进崭新的西装,然后抬将出来,摆在鲜花丛中。接下来是我的亲人悲悲戚戚地站立一边,喜欢我和不喜欢我的人鱼贯而入,或真情悼念,或假意悲哀,都要绕着我走一圈儿。如果我真有灵魂,我会为此感到莫大的不安。

我认为死亡就是生命体征的消失,然后肉体腐朽成泥,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彻底消失。中国人、外国人;穷人、富人;草民、显贵,都难逃这个终极宿命,这应该是大自然对生命终极的公平。如果说有公平,死亡面前所有人是最公平的。但是,同样一个“死”字,不同的人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死亡状态和死亡方式,且具有极为复杂的社会意义。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而言,我们就住的地球仅仅犹如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与无边的宇宙相比,真是小的可怜;就漫长绵延的无限时空而言,我们的躯体亦只是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可见那些比生命短的功名利禄,如果和万古无尽的时空比,真似过眼烟云。一个没有聪明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领悟这种道理的。

有一位 75岁久病不愈的人,他承受了四年罕见疾病之苦,有生命的最后三个月,他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对妻子说:“我这一生做错过很多事,希望最后做一件對的事。”“预立选择安宁缓和医疗意愿书”“器官捐赠”及“捐遗体”,这三件事他在意识清楚、意愿强烈的状况下由家人见证签署了三份文件。他说:“人死了,只剩一个空壳,捐出去,让医生做研究,帮助更多的人。”他的内心充满坚定的善念,在去世前一日,忐忑不安的家人问他:“后不后悔捐赠遗体”,已经不能言语的他犹然奋力摇头。后来,他的遗身交给医院做药物处理,一年后,成为“全体老师”,让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把他的独木舟当作练习簿,划过千刀,只为一心救人。

做子女的不是不知道“死亡已不可避”,只是过不了“让父母等死”这一关的心理痛苦,更过不了被家族长辈称为“不孝”的终生阴影。孩子生病时,做父母的知道怎么做能让孩子舒服;父母临危,孩子们也应该知道怎样才能让父母舒服、安心、满意,满足父母的一切愿望。关键时刻,替父母做一个好决定,不能首先考虑自己的感受,或是被舆论牵着鼻子。父母在活着的时候,请拨开禁忌之幕,明确地告诉家人,在那危急存亡的时刻,预先立下意愿书,怎样护送你回归自然的脉动,依随各器官的退休时辰,一盏又一盏地熄灯,带着满怀的温暖合上双眼,生者与逝者两相平安。

每个人都清楚,人死后钱财是不能带走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悟到:我们只是在为社会保管一部分财产,而且保管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让财富不因我们的生死而变成祸根呢?每个人经由各自不同程度的奋斗,在其一生当中固然累积或多或少的财富,然而当人的生命终结时,这些财富将再次全数归还社会,无人例外。你一生消费的是属于你的,以爱心、善心、诚心,帮助亲朋好友,捐助社会大众,也应该算是你的,他们终生不忘你的恩德。金钱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在走向大自然的人,你走后子女亲朋为争夺财产,相互怒视,甚至大打出手,那是你的悲哀,不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你留下了祸患。

我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见解是这样的。在浩瀚的宇宙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人生能有什么意义,即使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那些颐指气使的高管,那些万人瞩目的明星,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芝麻星球上的一个芝麻人儿。

我曾经飞航途中在报上读到过一条令人难忘的新闻:一位女医生,患癌症,发现时已经病人膏肓,无可救药。她将病情瞒过了所有的人,一直工作到耗尽所有的体力,躺倒在床上。这时死亡正迈着悠闲的步子在她的身边游荡。然而她非但不躲避,反而主动向死神伸出了她的手,她选择了迅速死亡。她决意用自己的死,为人类的医学作一次试验。她在自己身上注射了致命的针剂,然后非常冷静地打开笔记本,记录注射之后身体的感觉和精神的变化,记录她生命中最后一刹那的感觉。翻江倒海的绞痛、天旋地转的昏厥、抽搐、幻觉,这一切她用颤抖的手,记录着她感受到的一切,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要用自己的死,为世人留下一份科学的档案。

对女医生这样的行为,后来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违反常规,违反人道。对死亡的认识,所谓的常规和人道,就是尽一切可能保护生命,延续生命在人间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普遍而言是正确的。然而一些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求生无望,求死不能,祈望平静安然地离开人世,抵达生命终点的人来说,满足个人愿望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权利。我认为争论是正常的,应该的,最终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这结论应该是允许被痛苦折磨的垂危者安然地走向他们的归宿。既然死已经无法避免,那么,与其慢慢地被折磨至死,使自己受罪,也使旁人痛苦,那么,早走几日,大概不能算不人道吧。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时间能够治愈一切伤口”。然而,只有当伤口内洁净无脓时,这句格言才是正确的。过于悲伤会使伤口化脓溃烂。因此,忠告那过分悲哀的人:把每一天都看作是一种挑战,看作是对勇气的一种考验;渐渐地,你就会从先前看来难以克制的极度悲痛和孤独中,获得新的力量和希望。

1993年,著名诗人冯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作为组织和领导这既是惯例,也是体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导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即将死亡的时候,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我就想写出来,让读者看到死亡的真实作品……”冯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没有忘记文学,没有忘记读者,让后人读到真实的文学。应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诗人。人的死亡,可以是美丽,歌德将死亡时,让人把所有的窗户打开,带着笑容最后看一次阳光。契诃夫临终时,要放一首音乐,写了一首关于死亡的诗,这是最美的遗嘱,也是最美的死亡。

活着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就像一条鱼、一棵树、一只甲壳虫。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消耗掉一些物质,改变周边的一些物质,然后离开人世。虽然在造物主眼里,人只不过是一粒芝麻,但是这个渺小的生命对人来说,却是人的全部,是整个的世界。人的身体就是人的全部,人的感觉就是人的全部。所以,人的身体是否舒适,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就是人存在的全部意义。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人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个人的,活着,就享受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这些感觉,这就是人生活的全部意义。

死和生一样,是生命的一个事件,是大自然的一个奥秘。在人生的旅途中,死是最后一个环节,谁也无法逃脱这个环节。然而这个环节似乎并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死由命”。孔夫子如是说。“不知将白首,何处人黄泉?”这“命”是什么?“黄泉”又是什么?是无常?是无奈?是飘忽不定的风?是变幻无形的影?难道真有一种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一切,操纵着一切,摆布着一切的神秘力量,没有人能对这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明确答复。人是世界上最多疑的动物,由于他们善于思考,因此喜欢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对于人生进行探讨。较之于飞禽走兽更侥幸,天生获得一副像人似的外表。二百零六块骨连接而成的骨骼支撑着一个躯体,外加直立的双腿和灵活的双臂,以及一个能用于思维的脑袋,在动物分类学上归于哺乳动物灵长目人科人属。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里,都存在着死刑制度。死刑作为社会剥夺个体存在的合法手段,是人类独特的发明。

人不能寻死,也不能等死,更不能怕死,在某种程度上死亡也是美丽的,做到这个首先明白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什么是人,怎样做人。中国人自古将天、地、人视为自然宇宙之三位一体,全世界的学问就是人的学问,你不懂人,所有学问是无用的。

责任编辑 李小松

猜你喜欢

庄子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庄子说》(十五)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