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2020-07-06任青莲

考试与评价 2020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方法策略小学语文

任青莲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保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充分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探究性教学逐渐成为教师课堂上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探究性教学  方法策略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習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达到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其中,探究性教学就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即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探究课题,充分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更要充分研读教学内容,并结合以上两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教学时,要明确针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生字;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先略读课文,对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标注;再详读课文,教师通过“本片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由哪些事情中可以表现出他们是‘亲人的?通过阅读文章回答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不是‘亲人的人成为了‘亲人?”等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讲述生活中最感动的故事,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2. 深化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

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二就是教师需要深化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教师授课只讲课本内容并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结合课本内容并进行内容的深化十分重要,教学问题的提出不但能够有效推动小学语文内容的深入,也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思考。例如,针对《桂林山水》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提问: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然后,提出稍难的问题:从题目可知本文描写的是桂林的山水,按照题目顺序来看应该是先写山再写水,那么文中为什么与此顺序刚好相反呢?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结构,加强对文章的把握。再如,针对《孟母三迁》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到孟母搬家的最表层原因: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成长产生的影响。总之,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不断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三就是教师需要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显著影响:在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感觉,从而抑制了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会最大程度地产生放松的状态,进而能够保持思维上的高度活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构建小学语文的开放性课堂对于探究性教学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举例来说,在进行《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时,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有简单的认识;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黄果树瀑布的景观,引导学生结合黄果树瀑布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以“黄果树瀑布”为题目进行绘画、写作等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重视小组教学,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之四就是教师需要重视小组教学,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启蒙的阶段,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够保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探究性教学来说,其核心形式无外乎就是任务教学,即通过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达到让学生进行探究的目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组教学,并利用此方式让学生进行探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让其能够共同成长。例如,在《三顾茅庐》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先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的朗读;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如:“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最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课文学习后仍存在的疑惑,组内解决不了时在寻求其他学生及老师的帮助。总之,利用小组教学的方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进行深入探究,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换而言之,就是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笔者从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重视小组教学,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四方面对探究性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德昶.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及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7(05):62-63.

[2] 孔庆连.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J].华夏教师,2019(22):47-48.

[3] 王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才智,2019(16):58.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方法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