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

2020-07-06郑朝述

考试与评价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郑朝述

【摘 要】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传承文化素养和历史观念,同样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提升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帮助他们养成唯物史观,使他们懂得正视史料学习,实事求是,培养家国情怀。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围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对学生更高的要求,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素质与品格的形成,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形成完整的历史逻辑,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核心素养教学的历史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凸显。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简要探析,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及高中生有所帮助。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解读

基于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在科学育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对历史的了解与尊重。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素养是知识文化及人文素养的基础部分。这体现在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空观的掌握,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并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即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即对高中生历史观、时空观和家国情怀的培养。高中教师要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对历史事件及人物有严谨的逻辑分析认证,既要注重历史真相的研究,又要注重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从而帮助高中生逐渐形成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发现历史事件中的复杂成因,透过历史真相,学习文化知识和人文情怀,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广阔的胸怀。

二、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基础性史料教学

重视史料的学习,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详实的史料和教材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基石。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知识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提高,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个培养过程中,基础性的知识学习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高中历史教材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心编撰和挑选得到的、相对规范的、内容详实易懂、符合史实及科学规律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無论是哪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对教材的学习和解读。广大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掌握教材中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空间广度、各个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分析其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诸多方面,帮助他们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完成对历史事实的横向和纵向认知。例如对中国历史朝代歌的学习,讲述了从商到清数千年间中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演变。其间经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要根据课本做好梳理,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性知识,然后才能够对历史学习有更深的探讨,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因此我们可以说重视史料的学习和解读,重视历史基础性知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养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是一切能力提高的前提。

(二)明确五大核心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的学习有非常多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各种教材以及不同的参考资料的学习,不同的教师会制定各具特色的教学目标。但殊途同归的是,高中历史都应该将最终的教学目标落脚到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中。对于学科目标的制定,要认真遵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及本学科的考试大纲,根据权威文献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心身发展程度以及历史认知水平等方面,来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历史解释”这一点的培养为例,要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例如在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章节时,由于高中生很难理解相对复杂深奥的经济知识,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学作用以及金融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很难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讲解时,应更加侧重于本体系的形成背景、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重点讲解,避重就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从而对现代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当今世界格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学会理性分析历史事件,解读其深层次内容。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历史学科与其他科目的不同点在于,除了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之外,还要注重评价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历史学科的评价绝不能局限于卷面成绩,更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机制。小组对历史课题相互之间讨论,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综合性评价,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设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升对本学科学习的主动性,为高中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明.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理解素养的培育[D].扬州大学,2017.

[2] 安思蒙.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7.

[3] 李大高.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38-13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