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自主学习”中生根
2020-07-06周婷
周婷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在自主化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做思结合”,经历自主探究过程;促进串联归纳,推进自主反思深度的策略,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自主学习”中生根。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要走出传统“灌输式”的模式,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自主化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内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自主学习”中生根?笔者对此有些想法。
一、设置认知冲突,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认知冲突是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的“动力”,在传统单一化、枯燥化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易产生学习疲劳感,注意力涣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激发,那么学习效率必定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以此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1. 借助比赛情境,设置认知冲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师生比赛式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赛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
以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我为学生创设了比赛情境。我引入的是比赛的形式:“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展开一次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出示习题之后,学生投入了紧张的计算中,但我还是先于他们说出答案,学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我告诉学生:“老师之所以那么快地得出正确答案,不是因为老师更聪明,而是老师掌握了一种更好的计算方法。”此时,我给学生引入“乘法”的概念,学生对这种计算方法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自然就能够自主化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以上案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比赛性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都渴望去学“乘法”,以此提高学习效能。
2. 进行适时追问,设置认知冲突
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此,我们可引入适时追问策略,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甲乙两名同学相约周末去游乐场,他们约在某地会合,甲到达目的地时乙还未出发,于是甲告诉乙:“从你家出发之后,往东北方向走。”如果你是乙,你能不能根据这个指示找到同学甲呢?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甲对方向的描述并不准确,需要再加一个补充条件:朝北偏东30度的方向走。此时,我继续提问:这样是否就可以了呢?学生经历探讨之后发现,没有标明具体的路程,因此再次补充:沿这一方向走300米。在经历了上述自主探究过程之后,学生们自然能够发现针对位置的描述必须标明具体的方向和距离。
以上案例中,教师以适时追问为依托,学生在经历了深度思考后,对“确定位置”有更深层面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自主归纳,还会形成更深刻的知识记忆。
二、引导“做思结合”,经历自主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动手操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小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操作是具有思维含量的操作,因此,我们强调数学操作中的“做思结合”,在“做思结合”中,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过程。
1. 在操作中引发数学猜想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引发数学猜想,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知”一课时,我在课堂教学之初,先让学生估测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然后对结果进行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于是,我提问:“大家认为谁估测得更准确?如何验证?”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借助尺子(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尺子测量物品等相关知识)进行测量,在完成测量之后,我继续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探讨。学生发现数学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而且宽度也不是一个整厘米的数字,因此形成了认知冲突。此时,我追问:“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大家认为应该怎么办?”学生自主联想到更小的长度单位,更准确地感受到毫米的现实意义。
以上案例中,这种既简单又便捷的动手操作,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面对的数学知识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既同时锻炼了动手和动脑能力,也能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接受数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2. 在操作中探索数学新知
操作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探究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操作探究空间及动脑思考的时间,从而引导他们在操作探究中自主获取数学新知。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和长方体表面积相关的知识,然后展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体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学生在经历自主观察,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猜想:影响长方体体积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长方体的长、宽、高,如果這三个数据越大,所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自然也就越大。我追问:“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你们想不想深入探究?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 然后,我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1)摆一摆:借助小正方体分别摆几组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填写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写一写: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以上案例中,学生在经历了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分析之后,自然能够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更易于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概念,也能够自主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推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实践探究,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主习得知识,提高学习效能。
三、促进串联归纳,推进自主反思深度
自主反思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构成,小学生在自主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学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串联归纳的方式推进学生自主反思的深度。
1. 在回顾中串联,形成数学知识链
在学生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带领他们及时回顾,这一过程也是串联新旧知识的关键节点,可以使学生从中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在自主思考中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以此进行严谨的归纳总结。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而且要对接上一堂课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知道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的是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之后,得出计算公式。而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运用了“倍拼”或者“割补”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虽然这两者之间运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形成“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这一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知识链条,并且,能够为他们后续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奠定基础。
2. 在复习中归纳,形成数学知识网
教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回顾这一章学习过的知识,以此促进他们形成数学知识网。
例如,在教学完四年级下册的“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归纳大数的读法、大数的写法、大数的比较、大数的改写等知识。学生在复习归纳的过程中发现,学习这些知识的共同点都是运用了“分级”,依据都是数位顺序表,并且,这些知识的学习与三年级所学的“千以内数的认识”存在相似性。至此,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数的认识”所涉及的读、写、比、改的知识网络。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也可以体现出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对于学习而言,并非是一味地不断向前,在完成一段学习之后,也需要停下脚步展开回顾和反思,这样才能做到查缺补漏。
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重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过程习得方法、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