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20-07-06岳琪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岳琪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是最具思维价值、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实现有效生成的宝贵资源。文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善待错误,展示思维过程;需要捕捉错误,引发思维创新;需要正视错误,创造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新课改风向标下,数学课堂呼唤着“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课堂是具有动态生命的课堂,必然也伴随着大量的错误生成。课堂原本就是允许出错的场所,偏差或错误也是学生的权利。华罗庚曾说:“天下没有一个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由此可见,连数学家都会犯错,学生的出错自然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对待,将课堂中的“错误资源”视为宝贵的资源并加以开发,让错误体现价值,使课堂更具生命力,更富有活力。因此,只有准确定位“错误资源”的教学功能,才能凸显其最大价值,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给予分析和探究。

一、善待错误,展示思维过程

错误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生长点,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促进思维发展的支撑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转折点。因此,我们需正视学生的错误,通过对错误的剖析,掌握学生的思维脉络,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案例1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师:一块正方形地砖的周长为32分米,那么两块正方形地砖所拼成的长方形地砖的周长是多少呢?(学生踊跃举手)

生1(不加思索):这一题很简单啊!一块地砖的周长是32分米,那2块的周长就是32×2=64(分米)。

师(追问):其他同学也赞同生1的答案吗?(大部分学生相互看看,点头表示赞同)

生2(嘀咕):好像不是这样的,如果拼在一起的话……

生1(迫不及待):对啊,拼在一起不还是2个32吗?

生2(反驳):不对吧!如果拼在一起的话,中间那条边不就没了吗?

(在生2的启发下,学生纷纷进入探究状态: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动手去拼,有的去画,有的小声讨论。教师很快在黑板上画出图示)

生1:为什么不算呢?这两条边还是在的啊!

生2:但是周长指的是围绕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中间的当然是不能算的。

生1(恍然大悟):对哦!

师:很好!那么这里的周长应该是多少呢?

生1:32÷4=8(分米),8+16+8+16=48(分米),这里的周长应该是48分米。

生2:我是直接用6×8=48(分米)计算而得的。因为两块地砖有8条边,但现在拼起来后就少了2条边,所以6×8=48(分米)。

师:很不错!那如果现在3块这样的地砖拼起来呢?

(在以上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32×3=96分米的结论不可能再出现了。学生通过画图和计算,很快得出结果8×8=64分米)

分析:学生的错误是思维的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着宝贵的可生成性资源,以“错误”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探究出错误生成的内在因素,激发思维热情,触发认知冲突,进而开辟出一片创新的天地。在教师的巧妙引导和针对性教学下,学生自然有了探究意识,实现了自主建构。

二、捕捉错误,引发思维创新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需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让错误成为知识的增长点,让错误成为课堂活力的延伸点,激活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引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培养数学的正确归因,让“错误”因此而美丽,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案例2 明明家的客厅长为8米,宽为4米,明明爸爸准备用2分米的方砖铺设客厅的地面,那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呢?

师: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心中一定有了答案吧!下面就来看看大家的解答情况吧!

生1:8×4=32(平方米),32÷2=16(块)。

师:他的答案对吗?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嗎?

生2:不对。这里要用客厅的大小去除以方砖的大小。

生1:我也是除以的方砖大小啊!方砖大小不就是2分米啊!

生2:需要除以的是它的面积,而非边长。

生1:为什么?

生2:铺地砖自然是用方砖的面去铺,所以这里要除以它的面积。(其余同学纷纷附和,生1若有所思,却又欲言又止)

师:那你来和大家说一说解题过程。

生2:8×4=32,2×2=4,32÷4=8(块)。

师:他的解法正确吗?(大部分学生点头赞同)

生3:单位名称呢?

生4:对啊!为什么不写单位呢?

生5:他的解法是错误的。你看它们的单位有“米”和“分米”,必须先统一单位名称再计算。

师:很好!那把你的思路和大家讲一讲。

生5:8×4=32(平方米)=3200(平方分米),2×2=4(平方分米),3200÷4=800(块)。(问题解决到这里算是解答完成了,笔者准备终结这一问题,进入下一知识的学习中)

生1: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

师:那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1:刚刚生2说不能除以边长,可我除以边长一样也可以得出结果。80÷2=40,40÷2=20,40×20=800(块),这样也是对的啊!(教室陷入一片寂静)

师: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答案对吗?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讨论。

生6:他的方法是正确的……

分析:事实上,这一方法笔者并未预设,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生成,在充分的捕捉和灵活的点拨下促进了生成。这样的生成源自生1的一个错误,一个新的研究在生2的否决后进行延伸,一种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在原本无法生成的错误情境中催生而出,从而使生1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思考,创设了较好的思维空间,生成了创新的契机,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三、正视错误,创造精彩课堂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认知上的冲突和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需要正视错误,让学生围绕错误和偏差进行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火花,让学生在错误经历中进行学习,创设精彩数学课堂。

案例3  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这里有3cm、8cm、xcm三条线段,当x为多少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1:x>5。

师:那既然只需要大于5,那这个可能性太多了,我们就来数一下整数有哪些呢?

生:6,7,8,9,10,11,12,13……

生2:不对。不行,不行!

师:哪里不行了?刚刚不是说大于5即可吗?

生2:13就不对了,太长了。

师:那生1你认为他说得对吗?

生1:生2说大于5不对,小于5就对了吗?3行吗?

生2: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生2不知如何表达,思维卡壳中)

生3:我知道他的意思,生2的意思是大于5不完全正确。

师:那怎么才正确呢?

生4:5

师:很好。这就说明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全面,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满智慧。

分析: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课堂也被引入了一个辩论会场,引领学生錯中求知,错中探究,在激烈的辩论中,激发逻辑性思维,让课堂教学更生动且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事实上,这样的错误资源不仅能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本质,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考因聚焦而深刻。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可以说,“错误”孕育着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创造素材。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以良好的教学机智适时引领,充分提炼出“错误资源”中的可生成性资源,变废为宝加以利用,让错误成为新的增长点,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尽显生机和活力,让课堂呈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调查与有效利用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