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背景下的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
2020-07-06李上康杨盼郭海涛王希高申雨刘珂辛张成
李上康 杨盼 郭海涛 王希 高申雨 刘珂辛 张成
【摘 要】 为促进江苏省港航供应链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转型升级,分析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析江苏省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所具备的优势,提出构建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的条件和原则,从动力源泉、政府作用、运行模式、工作重点等方面阐述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的内涵。
【关键词】 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一带一路”
1 建立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 发展机制的可行性
1.1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给江苏省港航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为新时代江苏省港航业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江苏省要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港航供应链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港航供应链绿色转型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互动,即在绿色转型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江苏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绿色港航供应链网络并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耦合,可形成其港航供应链的独特竞争优势,与上海市、浙江省的港航供应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江苏省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实现港航产业资源组织优化和活动主体关系优化,协同发展绿色港航供应链,从而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中以耦合共生的机制推进区域绿色港航供应链的共建共赢,实现各方供应链融合互动和价值链协同升级。建设绿色航运产业新体系,既能化解江苏省港航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弥补行业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又能丰富“一带一路”建设实践。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重视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绿色转型可提升江苏省港航供应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绿色发展既是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着力点,也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的契合点。绿色发展已成为江苏省港航业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的转型战略。
1.2 具备的优势
1.2.1 “硬件”优势
(1)港口产业方面。江苏省拥有全国最多的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居全国第一。沿江地区集聚42个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冶金、电子、机械、汽车、石化、钢铁、电力、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京杭运河江苏段两岸集聚18个国家级开发区。
(2)绿色港口工程建设方面。绿色港口工程项目在江苏省持续顺利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连云港港、张家港港、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一期)等港口码头获评“中国绿色港口”。连云港港提前2年于2018年完成了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中要求的CO2排放目标,年节能 t标准煤。
(3)生态航道示范工程方面。除京杭运河江苏段外,水上内河船舶智能过闸系统全面覆盖省内交通船闸,为船舶提供远程申报、离岸登记、移动支付、智能调度等便捷的过闸服务。江苏省已建成锡澄运河、京杭運河江苏段等一批生态航道,船联网已投入运营。
(4)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方面。江苏省绿色船舶技术重点实验室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实现了三大主力船型的概念设计技术和水动力节能技术创新,为我国绿色船舶产业提供了关键的前沿技术支撑。[1]
(5)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方面。江苏省拥有以南通为主的千亿元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泰州、南通两大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泰州、南通、扬州等三大远洋船造船基地,南京、泰州、镇江、南通等四大船舶配套产业基地,以及产值超亿元的船舶配套企业。
1.2.2 “软件”优势
(1)港航一体化方面。在江苏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省内主要港口资源和3家省属航运企业,利用江河湖海航道畅通的有利条件打造了江河海联运通道,开展了港航运输业务、综合物流服务,推动了江苏省港航一体化进程。
(2)绿色港口方案方面。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省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港口大气和水的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整治、非法码头和危化品码头的整治、岸线保护、节能减排、运输结构调整等制定时间表并提出具体措施。
(3)绿色航运示范方面。以绿色港口、生态航道、绿色船舶、绿色航运为抓手对江苏省绿色航运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示范并取得显著进展。例如: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地方政府签约,率先在京杭运河扬州段、淮安段启动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通过航道整治、护岸绿化、水上服务区、码头防尘、岸电系统、垃圾接收、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升航运功能和生态绿化水平。
(4)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在低硫燃油与岸电系统使用、航速控制、垃圾回收与污水处理、清洁能源使用及尾气后处理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严格执法监督。目前,进入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对国际船舶、国内海船、内河船、江海直达船、公务船、渡船及港作船等都分别作了量化规定。
(5)多式联运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方面。2016年5月27日,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获评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打造了新亚欧大陆桥高效运输组织平台,制定了多式联运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在降低2%~5%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转运效率25%。
2 构建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 发展机制的条件和原则
2.1 条 件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经成立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30个。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资金雄厚,业务范围涉及投融资平台、交通基建、港航物流服务等,具备了整合港航物流全产业链的实力。在此背景下,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需应对严峻挑战;所建立的绿色发展机制,需要有持久的动力源泉来驱动整个发展机制的运作,还需要政府发挥协调统筹职能来打造平台、整合资源并推动相关工作,充分利用江苏省的有利条件,确定发展重点和优先推进的领域。发展机制的效果需要得到政府、企业、社会的认可,根据这三方的反馈评价进行效益评估和风险防控。
2.2 原 则
2.2.1 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原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三共”(即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共”即合作,合作的形式由合作方共商。政企合作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合作途径,这是因为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持续、大量的长期投资,企业只有在得到政府明确的政策支持后才敢投入。不同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能力、意志是不同的,因此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对接,有重点、分領域地循序推进,这样才可能实现合作共赢。
2.2.2 创新驱动
我国港航业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使绿色发展机制获得不竭动力,就应全面推进港航供应链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和方式创新,并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2.2.3 风险防范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签订合作项目时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还应充分考虑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商务习俗、语言文化等对项目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民粹主义抬头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对合作项目的负面影响。
2.2.4 准市场化
由于对港航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的投资大且回收期长、回报率不高,如以纯市场化运作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应实行政府指导、公众监督的准市场化运作。
2.2.5 可持续性
绿色发展就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识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进行绿色产业政策沟通,保证绿色港航供应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贸易畅通。
3 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 机制的内涵
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框架见图1,具体内涵如下:
3.1 动力源泉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则是发展的最直接推动力,这在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的设计和运作中尤其重要。“一带一路”沿线的区域差异以及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本身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等因素使江苏省在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绿色港航供应链时必须以全面创新作为发展机制的动力源泉。
3.2 政府作用
绿色发展不能只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在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中起到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的作用。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构建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并使其稳健运行。
3.3 运行模式
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普遍追求,因此应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作为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机制的核心。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联盟打造成区域资源整合平台,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国际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港航全产业链上企业尽快树立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港航供应链绿色发展的经验交流、信息互通共享、要素共育、环境风险的识别与联防联控,进而推动全产业链的战略协调。
3.4 工作重点
(1)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国际多双边合作机构和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逐步打造多渠道投入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绿色港航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
(2)实现港航供应链一体化。港航供应链的构建,必须实现港航一体化。港口是航运相关企业集群基地、后勤保障基地,港口在港航供应链中处于资金、人才、信息、货物等资源配置的枢纽地位,因此应将港口作为供应链枢纽节点。对江苏省而言,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建立与运作已为港航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建设智慧生态港口。目前,基于5G、以无人码头为代表的智慧生态港口建设方兴未艾,江苏省已经在连云港自贸区进行了智慧港口项目试点,亟待在苏州、南京等港口取得更多的试点成果以完善产业链配套能力。
(4)研制绿色先进船舶。江苏省的特色优势在长江航运,因此,应集中力量进行绿色内河船舶和江海联运船舶设计与研制,建设长江、京杭运河智能生态航道并制定江苏标准。
(5)开发绿色消费市场。政府应引导社会积极消费绿色港航物流服务,合理消化绿色发展成本,激励企业高质量低成本供应绿色港航物流服务,实现绿色港航市场开发与需求的更好对接。
参考文献:
[1] 船艇.江苏省绿色船舶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