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初探

2020-07-06刘玉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刘玉梅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作为众多学习科目中的基础学科,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小学学生学习数学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进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快速提升。数学从本质上占据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数学教师应当注重的问题。下面本文以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着重探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方式

引言

小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影响。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当然,其关键点在于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利用情景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关注度,这样就会让他们有所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上,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由于小学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天生活泼好动,因此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所有教师最担心的问题[1]。所以在数学课前准备上,教师需要多费心思,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前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建立相关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题《时、分、秒》讲解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分为白天和黑天,那么白天和黑天又用什么表示呢?”,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出小时的概念,进而在小时概念的基础上,将问题扩大提问:“那么小时是由什么组成的呀?是否还有更小的时间单位呢?”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否定任何学生的想法,任由学生发言,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探讨之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然后向同学引出时间的概念,进入关键的课堂教学。通过这种问题引入的方法,可以与课堂内容有效的衔接,并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中利用情景教学方式提升課堂教学质量

随着课题的引入,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这种积极性,进而完成整堂课程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整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数学情景,导入学生情感,进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自主学习,提升课堂质量[2]。情景教学是现阶段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教学可以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情景教学中的“虚拟购物情景”,假设小红需商店买学习用具,小红一共有30元,商店内部日记本的售价为一本5元,铅笔为一支2元,橡皮为一块1元,由教师进行提问:小红所带的钱能够买多少个作业本,多少支铅笔、多少块橡皮?并且在后面标注:要求三样学习用品都需要购买,并且小红的钱刚好花完。通过这样的问题将虚拟的问题实际化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积极的融入问题的探索过程中。

三、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由教师做课堂的主体,学生在其中无法自主的体会数学内容的乐趣,进而无法真正了解数学。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小学教具中一般都会有图形,在学习“图形与面积”等课题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搭建出喜欢的图形,然后利用格尺自行量出数字,结合数学课本中的公式算出结果,另外根据这些图形的拼接,可以将生活中一些不规则图形搭建出来,进而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又如在《测量》课题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情况向学生做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考虑该运用哪种计量单位。如:课桌的长度是1(?),铅笔的长度是15(?)等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格尺进行课桌或者是铅笔长度进行测量,由于学生对单位较为模糊,因此在学生测量出相关的数据之后,最终由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对计量单位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设备也是教师最好的辅助教学工具,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利用一些图形、声音或者动画,来吸引学生眼球,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3]。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种物体形状做成图片展示给学生,如图一。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构成的,然后由教师引导,做出答案。

由上图可以看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可以用图形表示。经过图片分析由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那些我们生活中的物体,他们分别属于哪种图形?”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讨论,派出代表,比一比谁说的物体多,谁描述的图形准确,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又可以依照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学习,进而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69.

[2]邢丽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73-74.

[3]陈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46-47.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公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