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数学活动课模式初探
2020-07-06张兆娟
张兆娟
摘 要:本人对数学活动课进行探索与尝试,并推广到日常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希望让学生从比较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向全面的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开拓更宽广的空间。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活动课
美国教育学家克洛威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教育的改革,就是希望发现更新、更多、更好的思维方法。初中数学课本每章后面都有一个教学活动,本人对数学活动课进行探索与尝试,就是希望以这种灵活多变又趣味横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有趣的”的感受,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课外日常生活的成长行为,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课例分析
1.教材分析
这节数学活动课在人教版八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主要内容是折出各种特殊的三角形、各种特殊角和认识黄金矩形、折出黄金矩形。
2.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缺乏数学直觉思维,例如学生明知折叠部分是完全重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就不会把它们变成对应图形全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等实际条件来应用。
3.学习目标
(1)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够折叠出一些特殊角和黄金矩形,对折叠所隐含的等量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
(2) 通过动手操作和理论证明,要让学生对图形折叠后的数学条件有更直观、丰富的理解,有更好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思维能力。
(3)在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严谨与美感。在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4.重难点:黄金矩形的折叠
5.教学设计
活动1 折纸做60°,30°,15°的角
(1)教师创设情境,提出要求:用长方形的纸片折出60°、30°和15°的角,学生独立探索,再与同学合作交流。
(2)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活动情况。
(3)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并证明判断。
(4)以投影展示参考流程,让学生将实践结果理论化,特别注意各种角度的来源,如60°是构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等等。
附活动参考提纲:
①如图1,在已准备好的矩形纸片四角顺次标上A、B、C、D 4个大写英语字母.
②对折矩形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并把纸展平.
③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A点在EF上的落点定为N,连接AN、BN。
④观察所得的∠ABN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⑤通过上述活动可知,折矩形容易得到60°.那么我们由此还可以得到30°,15°,120°,150°的角吗?
活动2黄金矩形
(1)什么叫黄金矩形?
以投影展示生活中的黄金矩形,最后给黄金矩形一个明确定义。
(2)折叠黄金矩形:提出要求,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特别提醒其中的应该如何才能表示出来。
(3)展示成功作品,并引导学生证明作品是否符合黄金比例。
(4)展示活动参考提纲,将实践所得进行归纳整理。
附活动参考提纲:折叠黄金矩形有以下四步,完成括号内容.
第一步:在一张矩形的纸片上的一端,利用图2的方法折出一个 ( )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开。
第二步:如图3,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两个相等的( )形,再把纸展平。
第三步:折出内侧矩形的对角线AB,把它折到图4中所示的( )处
第四步:展平纸片,按照所得的D点折出DE,矩形BCDE就是黄金矩形(图5),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提示:设MN的长为2)
(5)强化巩固
分层次进行:未成功折出黄金矩形的学生,再折一次。已成功折出的学生,可以尝试是否有其他折法,或是否还有其他黄金矩形,并说明原因。
活动3 巩固提升 评价作业(内容从略)
二、课后反思,提升自我
课程结束后,科组领导对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表示非常赞许,并觉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尝试。在这次摸索探新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知识库更新了一部分,老观念更新了不少。然而,越求知越发现自己的局限,需要努力的,还很多。
1.教师必须强化自己“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自己往向退一点,把冲锋陷阵的位置让给学生。
整个社会的学习体系,已经从知识储备型转变为知识创新型,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知识库存,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和品格。这一点,在现在的考试题型变化中,也日益显现。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只需创设一定的情境,并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不管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主动活动都能为学生的大脑提供一个很好的磨刀机会。
2.不拘一格,广开资源。
一本书一支粉笔纵横讲台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需要从更多的地方发掘学生的学习热情。曾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为什么听不了一节课的学生,却能在游戏里专注几个小时,原因是游戏的设置里,几乎每一小段时间(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有一点成就或奖励,游戏玩家对自己成长程度、和目标的距离时时可控、可见。我们当然要控制学生不能沉迷网络,但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力,也能给我们教学设计上一定的启发。无论如何,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在有限的課堂学习时间里,特别是在学生有限的学习热情里,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整节课保持较强的求知欲,就必须把整团整块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切割,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割成一层层的知识点,每一层都要让学生努努力可以达到,而不会太吃力。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日益显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无定法,贵在创新,把国家的课改方针,变成自己真实的课堂变革,以求学生在目前和以后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师者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我们都将砥砺前行,孜孜不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
[2]黄友初.数学素养的内涵、测评与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