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典型人物“微”宣传的“新”路径
2020-07-06高原
高原
摘 要: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典型人物的挖掘、塑造、宣传是一项重要的职责使命。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出品的《清华园的守望者》系列报道为例,阐述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微”宣传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感染力与传播力,传承校园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关鍵词:高校宣传 典型人物 融媒体
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典型人物的挖掘、塑造、宣传是一项重要的职责使命。典型人物的榜样故事,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校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动校园建设、塑造良好校风、促进学校长远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也颠覆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原有的生态格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也面临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共鸣、说教味浓、冗长难读等问题。如何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发挥好典型人物的带头模范作用,实现宣传报道的初心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随着新的媒介环境和高校传播格局的变化,典型人物的报道也应在变化中拥抱技术、拥抱受众、拥抱创新。
《清华园的守望者》系列是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在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打造的学校后勤典型人物的“微”采访系列。从4月下旬开始,在学校多个校园媒体平台和声共振,以短小简练的后勤人物故事,展现了清华后勤人无私奉献、默默守望的感人形象。系列报道刊发后,在师生校友中收获一致肯定与好评,被称赞为“有温度”“真精神”,也成为清华开创“微”宣传“新”路径的一次成功尝试。[2]
一、选题以小见大,化繁为简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业务中一种传统报道样式,往往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居多。在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中,采访报道的着力点往往容易脱离实际,出现先入为主、仰视视角、以全概偏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常规宣传路径和记者认知差异两个方面。
从高校典型人物的常规宣传路径来看,典型人物的推荐、选树、宣传往往经历自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的过程,记者受到先入为主思维的影响,在对典型人物进行采访时,往往出发点不是挖掘人物身上的丰富性与故事性,而是根据已知的宣传点找素材、找论据、找支撑,套用已有模式,进行模板化操作,往往写出的典型人物缺乏血肉,脱离实际。[3]
从高校新闻宣传记者的认知来看,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以清华为例,建校以来培养了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面对这样的典型人物,记者往往在采访写作中不自觉带入敬仰之心,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机会;由于采访对象本身可能有多重闪光,记者往往均衡用力,缺乏多方位、多角度的挖掘,最终让长篇通讯稿件缺乏特色,难以引人入胜。
《清华园的守望者》系列报道便是一次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大胆尝试与突破。系列报道抓住校园无数默默奉献的后勤人这一群体,通过一个个短小而生动的故事还原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后勤职工平凡却令人感动的服务和奉献精神,在众多学校大事要事、大师名师的报道之中别具一番风格:“37年,炊烟相伴的10000多个日夜”的食堂师傅张其凤;“无惧火场的‘守望战士”的保卫处工作人员王亚平;“在黑夜里守卫光明”的修缮中心胡玉森;“最暖的,是他们把这里叫做家”的学生公寓管理员齐皓爽;“用心用情写好餐饮接待‘大文章”的接待中心齐文娟等等。
这些典型人物的挖掘一方面有赖于学校宣传部门与后勤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记者寻找选题、发现角度、深入发掘的主观能动性。在后勤相关部门推荐的典型人物名单中,记者自行寻找线索,每一篇报道独立成篇,字数不过千字上下,没有过长的铺垫,没有过多氛围的渲染,聚焦在人物本身,讲述了一个个主人公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具体而微的细节,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却如沐春风,展现了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与执着,在提高了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很好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采写着重细节,见人见情
“有情有景有滋味,见人见事见精神”。《清华园的守望者》系列报道在写作方法也更加着重细节与共情。典型人物报道这种传统的写作题材,很难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可以拒绝一个观点,却不会拒绝一个好故事。无论是在历史长河的什么节点,无论传播方式和信息技术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革命,人们追求好故事的渴望却从未减少。
《清华园的守望者》系列讲述的是校园后勤人的故事。平凡人的故事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守,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琐碎,很难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和成绩。但我们将笔触恰恰放在了这些工作与生活交接的灰色地带,把他们置于我们的生活中间,在这些细节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痕迹,从而产生一种共情与感动。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王亚平结束了一天的消防检查、巡逻工作,脱下工作服,接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爸爸,我想你!电话那头,远在他乡的三岁儿子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在采访保卫处工作人员王亚平时,记者从他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的落笔。职业身份各有不同,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寥寥数笔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在采访接待中心齐文娟时,作者详细描述了她接待芬兰总理时餐台花卉设计的细节——从分餐制的细节发现餐台中间的留白,到主动上网查找芬兰的国花是铃兰,再千辛万苦觅得铃兰,做成精致的花插,设计饱含寓意的口布花和桌花。这样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展示了看似平凡的接待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性、综合性以及敬业精神。而所有这些付出与巧思的背后,恰恰就像是一张名片,体现了清华的餐饮文化与待客之道。
“啪——电灯亮了。”一个不惹人注意的瞬间,切入到修缮中心胡玉森的工作与生活中。学校100多个配电室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指数,他都熟记于心。为了检修停电道闸,记者深夜跟拍,记录下他后半夜工作的日常。
通过真实性的细节、可靠的数据、还原的场景,文字犹如镜头推拉,将典型人物放在与读者视角平齐的位置,没有仰视,更没有俯瞰,只有平等与理解,由于懂得更觉得难得与敬佩。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校友在看到这系列报道后,专门手写了长信寄来,感谢报道中那位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曾经帮他与老同学在校庆时得以相聚的往事,被传为一时佳话。跨越时空彼此惦念,在人与人之间的深情中,清华的精神与温暖绵延不息,产生动人的力量。
三、报道图文并茂,立体传播
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走进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传播规律、手段、环境和使用习惯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青年人和高知分子集中的校园里,人们的阅读习惯更超前与多元,传统的报道方式往往因为不够生动立体充满吸引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传播效果。
在传播方式上,这一系列报道以清华大学主页大图作为首发平台,与校报《新清华》、学校新闻网、微信、微博同频共振、共同联动。不同于以往图片只是作为文字报道的辅助工具,而是以足够精彩和高品质的照片在学校主页的“黄金地段”夺人眼球,轻轻一点,生动的图文报道便出现在读者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物拍摄上,这一系列人物在视觉呈现上也有所突破与创新,利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展示典型人物的风采,构图更加简洁,将人物置身于工作环境中并通过景深进行强化,让平凡的人物仿佛从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既亲切又充满品质感。
在刊发节点上,系列报道从“五一”劳动节前夕一直延续到假期结束,每周在学校主页位置更新一次。与此同时,在高校“大宣传”格局下,学校宣传部将其作为整体学校后勤劳动者系列宣传的一部分,与校园其他媒体紧密配合,通盘考虑、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协同联动,以多渠道、立体式的传播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由清华大学电视台、后勤党委联合推出的微电影《背影》,将镜头对准平凡后勤人的一天。虽然身处同一个校园,但后勤人却似乎隔着“时差”在工作,以纪实镜头记录他们的无私奉献。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推出首档校园劳动真人秀《清华实习日记》,让学生与后勤职工“身份互换”,以视频记录同学们在实习中不断成长与收获、与劳动者同行的经历与感受。此外学校饮食中心自制微电影《家》。以上视频同步在学校官方媒体上同步刊发,文字、图片、视频、活动等结合起来,将后勤劳动者这一选题在“五一”劳动节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了话题热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不仅宣传了默默奉献在后勤一线的劳动者们,更凝聚起师生共建和谐美好校园的勃勃力量。
结语
高校典型人物报道既要始终坚守品质,又要不断与时俱进,与新的传播方式共舞。从选题上以小见大、化繁为简,从采写上着重细节、见人见情,从报道方式上坚持图文并茂、立体传播,不断探索“微”宣传的新路径,以更多为受众喜爱、有血有肉的报道给人以激励、感染与启迪,传承校园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江明亮.放大“闪光点”拒绝“高大全”——以“文明使者”策划为例浅议人物报道的感染力[J].傳播力研究.2019(3).
[2]朱清河,林燕.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迁延育发展逻辑[J].当代传播,2011(4):104.
[3]吴珊.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J].今传媒,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