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2020-07-06刘菊曾德斌罗琳玲龙永红潘典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突破口制约因素现代农业

刘菊 曾德斌 罗琳玲 龙永红 潘典进

摘要    本文分析了荆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的3个突破口,一是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和水资源问题;二是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加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再生资源转化利用途径。通过这些措施,以期加快荆门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制约因素;突破口;湖北荆门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2-024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我国农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多数农产品特别是谷物、猪肉、水果等供给充裕,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已进入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升级石化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特色生态农业之路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分析并找准解决办法,充分认识农业资源,精心维护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才能避免走弯路,实现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主要制约因素

1.1    耕地和灌溉水的数量与质量下降严重

据耕地现状调查,因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农村劳动力不足的耕地弃管以及耕地质量退化等原因,荆门市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目前人均耕地0.14 hm2,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近年的田间肥料定位试验与调查显示,长期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导致农田土壤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酸化、生物性状退化,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水资源问题更不容乐观,尽管荆门市淡水资源相对丰富,常年水资源总量达80亿m3,人均占有量701 m3,但调查显示,全国75%的湖泊水和50%的地下水已遭受污染,荆门市竹皮河、浰河等水体水质污染严重,且流域周边耕地面积大,农田无法得到有效灌溉和达标水源灌溉,灌溉“毒死”、干旱“渴死”和渍涝“淹死”现象时常发生,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天降水受污染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

1.2    现代农业项目对环境重视不够、规划不严、保护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而现实是绿水青山等原生态资源以及生物共生互融关系遭受破坏,林地、草地、湿地过度开垦,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同时,还引发了自然灾害,所有现代农业要素都经历着报酬递减,农业生态资源修复成为长期的大任务。稻田养虾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影响如何?大规模设施农业是否会产生温室效应?对这些都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其实我国完全可以利用南北温光差异错季生产全年所需的农产品,这样以来,既可节约大量投入,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1.3    农业人力资源缺乏,强劳动力流失,素质下降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高就能够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提高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但归根到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据抽样调查显示,荆门市务农的劳动力中年龄50岁以上的占比>7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10%,同样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和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国家相继出台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一系列培训工程、优惠政策以及土地三权分离办法,但依然对能人、强人返乡务农的吸引力不够。一些不懂农业而投资农业产业的企业和农场主进入农业带有盲目性,产业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相同农业资源产出率还不及以前的分戶经营,绝大多数投资者已弃农返工返商。

1.4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落后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少、科技创新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已经是老话题,也是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或占比问题,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到农业科技研究的专项资金占总科研投入的比例很小,直接用于成果转化的就更少。以荆门市2018年市级科技立项为例(荆科计〔2018〕2号),财政总经费700万元,支持农业项目经费221万元,所占比例仅仅为31.5%,平均每个项目8.5万元,单项支持额度偏低,无法完成科技创新,且大部分经费可能成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补助或福利,根本不会真正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不能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推动作用,没有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也是个现实问题。另外,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断档、体系不健全以及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1]。

1.5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农业生产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不仅导致国内外粮价等农产品价格倒挂,同时为追求高产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带来成本和生态双重压力,严重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经过测算,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在扣除必要的生产性开支、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数甚至赶不上1995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荆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2,机电排灌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9%,“毛细血管”不通,有水也到不了田。农机农艺不配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合理利用和配置农业资源包括农业人力资源,同时给予足够的优惠政策支持和一定资金补贴,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6    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功能性优质品缺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表面上看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但增加的大都是市场已经饱和、质量不高的农产品,功能性优质品严重缺乏,农产品供给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荆门市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种养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油占88%,蔬菜、畜牧、虾蟹等特色产业不突出;个性化、品牌化农产品短缺,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三品一标”种植业认证面积13.78万hm2,仅占23.55%;高端、特色农产品面积不大、产量不高、生产能力不足,部分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全。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人们的关注度明显增强,也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绝大多数农产品未能做到安全可控,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销售难。

1.7    农业副产物尤其是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

荆门市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逾800万t,转化利用率为75.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类农作物秸秆逾400万t,转化利用率也不高。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开展农业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国现在已经拥有工厂化高效转化农业副产物和废弃物的技术和设备,如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引进的湖北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该尽快试点推广,有效促进农业副产物和废弃物“变废为宝”。

2    发展突破口

2.1    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和水资源问题

宁可产业短期停滞或产量有所下降,也要先治再用或边治边用,绝不能继续以牺牲自然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农业生产。邀请科研院所和农业生态研究机构进驻漳河,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气象、营养与化学、农村经济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漳河库区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系统调查研究,建立漳河库区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数据库”。同时,围绕柑橘、茶叶、水产、食用菌、中药材、休闲观光等产业,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化零散无序为整体规范,变单打独斗为合作組织,使人们对漳河资源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库容大、水质好、形成有特殊小气候、所产柑橘和西瓜等农产品质优味甜的表象上,而是让人们更加精准明确漳河库区农业生态资源和产业的内在状况,比如品质精确到糖度、维生素、锌、硒等“生长、生命元素”含量数据,并随时随地能上网查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漳河库区特色乡村或美丽家园建设,用漳河“名片”带动和唱响荆门生态农业。

2.2    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

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原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不能长期、过度依赖于政策补贴和外因,要从自身和内部发力,包括改进技术装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经营模式等[3]。国家实施的优势区、特色农产品功能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划定就是优化种植结构的有效办法,切不可一味追求“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更不能无原则地“跟风上或赶时髦”,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不做,不是优质的不生产,一定要在资源优化配置下发展精准、优良、特色农业。近几年,水稻水产(稻虾)、一种两收(再生稻)和种草养畜(青贮玉米喂牛羊)等生态立体模式、种养融合模式在荆门发展迅速,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市计划再生稻2.9万hm2、稻田综合种养5万hm2,分别约占水稻总面积的16.9%和28.8%。但面积扩大过快和虾农养虾技术掌握不到位,出现死苗死虾、再生季望天收、种养融合不紧密等现象较为普遍。应合理规划布局荆门市农业高效种养模式优势区和生产规模,组织技术力量宣传推广绿色、标准化高效种养生产技术,加强“三品一标”和品牌创建,避免步入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效率下降的弯路。2020年农技部门创新开展的“巨型稻+小龙虾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研究”,在全国属于首创,有望筛选出虾稻田最适宜水稻新品种和小龙虾无抗健康养殖新方法,实现虾和稻的产量、质量、效益同步提高,防止重虾轻稻、养虾弃稻,有必要给予立项扶持。《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已于2017年11月发布,现在正在申报省级标准,青贮玉米大面积生产可按《规程》操作。

2.3    加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再生资源转化利用途径

有研究表明,农业面源产生的污染量比工业+生活产生的污染量之和还要多。其实不控才成污染、不用才是污染,要尽快改变对农业副产物和废弃物的认识,它们只是被弃用或转化利用方法落后,要将国家关于农业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如试点县)、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通过种养业配套或区域性工厂化无害化处理方法“变废为宝”,真正形成生态、高效、可持续、完整的农业产业链[4]。以一个年出栏1万只肉羊的标准化养殖基地为例,年产羊粪等副产物逾5 000 t,每天约14 t,加入作物秸秆、食用菌营养包等介质,每天可生产优质有机肥约25 t,按2 000元/t的价格和30%左右的利润率,年新增销售收入达1 825.0万元,年新增纯收入500万元以上,即使投资1 000元以上购买加工设备和场所建设,包括建设期3~4年即可收回投资。同时,每年可附带转化作物秸秆等农业副产物 4 000 t以上,若将所产的优质有机肥全部施入遭受污染或地力下降的耕地,每年可帮助修复土壤近666.67 hm2,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3    参考文献

[1] 李英.安徽蒙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8):303.

[2] 徐彩玲,李天.石家庄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2(2):67-68.

[3] 杨玖庆.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4] 孙瑞芳.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彰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9):4.

猜你喜欢

突破口制约因素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寻觅解中考填空压轴题的突破口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