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优化教学

2020-07-06谭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核心素养

谭洪

摘 要:培养核心素养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思维与方法,以知识教学为基点培养学生的关键品格与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认为教师可通过联系实际现象培养人地协调观,可全面讲解知识以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区域认知力,并重视创造条件培养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學 核心素养 有效策略

核心素养是高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关键词,要求教学重点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以促进知识被迁移运用至各领域中,将外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往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较为偏重知识的讲授与积累,但是却忽视了对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观念、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所习得的知识也仅为片段化的知识,难以发展出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

一、联系实际现象,培养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是新课标中所列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首个项目,要求学生合理地看待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理解遵循自然规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培养环境保护的公益意识。为培养这项核心素养,教师可多将教学与实际现象联系起来,以真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触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象,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和有代表性的事实。在说明荒漠化现象的同时,教师指出荒漠化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其次,再讲解造成荒漠化问题出现的原因,说明它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结果。最后,教师再介绍目前所应用的荒漠化防治思路,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说明它们起作用的机制,引导学生关注荒漠化防治的前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教师借助具体的事实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生态危机是真切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1]。

二、全面讲解知识,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思维是指运用综合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维,分析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从单向思维方式转向多向思维方式。当学生具备综合思维时,思维具有严密性和发展性,可以基于认知对象看到多种影响因素,并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如,在教学《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综合分析地表形态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理解内力和外力都可以营造地表形态,并给出一些例证,如岩石风化是受外力作用,山脉与海岭的出现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又如,在学习有关“洋流”的知识时,在讲解洋流形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案例,说明盛行风、地形、邻近海域补充等原因都可以形成洋流。再基于其他的洋流现象开展练习活动,给出环境背景描述,请学生分析洋流的形成原因。通过培养综合思维素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观念超越对客观地理现象的关注,理性地思考造成地理现象的原因,形成地理科学探究能力[2]。

三、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区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征,以区域环境为基础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就是区域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多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差异,再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让学生思考造成差异的原因。

区域认知能力涉及对比思维的运用,因此教师可将多种区域环境融合到同一个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农产品类型的不同以及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不同。其次提出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农业生产景观?”教师鼓励学生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方面,做出全面的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不同区域的对比。最后教师再结合区域的特点进行讲解,说明造成农业生产景观各有差异的原因,例如在丘陵地区,人们因地制宜,利用起伏的丘陵培植耕地,因此会产生梯田景观,内蒙古地区的环境非常适宜牧草生长,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所以畜牧业非常发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层层推进,从现象观察着手,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培养区域认知能力[3]。

四、创造活动条件,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有关地理学科的能力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或使用材料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地理实践能力,学生要能够完成户外考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去认识和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现象及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学生从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才可内化为主体素养。

在这方面,教师先要利用好校内的资源和本地区的资源,创造条件组织户外课堂,和学生一起认识植被、地貌、土壤、气候、生产生活方式等,尝试使用课本知识来分析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使外部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其次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例如调查城市郊区气温差异、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等等,让学生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最为真实生动的认识,并以实践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以实践的方式自主生成知识。

总之,培养核心素养是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要以契合学习规律与学科本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使每节地理课堂都成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力支点。

参考文献

[1]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

9:24-26.

[2]金开任.五环五问: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21.

[3]李岚,李晴,陈洁,王磊,林叶彬.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66+70.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