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2020-07-06庞立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小学教育解决对策

庞立民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这对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小学教育的改革。因此,如何将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分析小学教学方面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方向,并分析目前小学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教育 信息化发展 解决对策

一、提高对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小学教育信息化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好的辅助师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活跃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过低,这导致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并没有做相应的工作。因此,信息化的建设有待提高。

第二,小学教师的观念还未完全改变。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还是不够深入,因此,无法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灵活变通。我经历了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到多媒体设备、投影机大屏幕再到交互式多媒体大屏的变革,可以把每一次变革比喻成教师教学“生产工具”的一次升级,而每一次的教学“生产工具”升级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为了奠定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的基础,需要持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够改变小学教师的观念。[1]

第三,领导团队对信息化的了解、掌握不够。学校领导团队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领导团队对于信息化有了解、有掌握才能够有意识的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将信息信息化作为工作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实现由上及下的推进信息化的态势。而现实中,往往一部分学校领导团队成员本身对于信息化了解、掌握的并不算多,不算深,在自己的日常工作、管理中对于信息化就甚少或者没有要求,进而其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的大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都会有所降低。[2]

总之,为了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人力、物力等的投入,构建更加全面的教学环境,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二是,让信息化教学的观念深深地刻在小学教师的思想里,让教师能够认识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辅助突破,充分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信息化业务水平,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为老师们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压力和动力。

二、实现信息化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

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小学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提高课堂效率、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应时代发展,一是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二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由于对信息化技术不能够灵活运用,即教学活动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不够科学、合理、系统,因此,小学教育的教学成效提高不显著。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我们建立了二级学校信息化体系,首先我们以学习信息化办公室为主导,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教学主任为副组长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教研组组长和教研组内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一名,学校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学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本教研组内的信息化建设实施。不同的教师有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两種办法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相关培训、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培训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获得直观的教育信息化方法和实践经验。同时,在完成相关培训或参加完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参训老师必须为全体老师进行二次培训,参训教师会对所学、所感进行分享、讨论、汇报,同时将自己所学应用于自己的课堂。

第二,组织公开课、汇报课、融合课大赛。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教学方法的革新进行科学地验证。一旦开展公开课,就会有同事参与。而同事们可以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模式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若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合理、深入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课堂,则其他教师应该学习。第一能够用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此帮助学生学习内容能够更有逻辑、增加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能够用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对课堂氛围进行活络。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加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以播放音频、制作微课。在这样的环境下,课堂氛围肯定是良好的。

综上,为了使得小学教育质量能够有所提高,就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而要进行信息化教学,就要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周密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也就是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及其它的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课堂氛围进行活络,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将知识点以及教学内容采用更加简单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化专业水平

为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不仅仅需要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的建设,还需要小学教师能够达到信息化专业水平。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指路人。因此,教师不但要懂如何传播知识,还要学会使用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够将所学与所教进行合理、科学地结合。但事实上很少小学教师能够达到信息化标准水平,同时,也无法科学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这导致教学成效无法达标。因此,培养信息化高水准的小学教师被必须提到日程。

结语

在信息时代,在小学教育方面,带来了新的教学办法和教学模式。这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己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思维。其次为了是学生能够与信息时代接轨,小学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和其它的电子设备,同时,对多媒体的运用也得熟练。最后为了能够高效率地学习,小学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文瑶,吴静.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1):189-192.

[2]薛晓蝶.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11):205.

猜你喜欢

信息化发展小学教育解决对策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