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速度的几种技巧
2020-07-06钟沧旭
钟沧旭
摘 要:帮助小学生掌握一定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准确理解的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论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速度的几种技巧。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阅讀 提速 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加强阅读,能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对象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客观上已欠缺,面对这种局面,教师要从阅读上着手,首先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先将课文内容声情并茂地略讲一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展现给小学生,使他们受到深深的感染,似乎亲临其境,从而使他们增强了感官上的认识,逐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可以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品味,边读边回忆,记忆更长久。
衡量小学生语文阅读效率高低往往有两个标准:理解正确率和阅读速度。大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历来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对于速度的训练却缺乏相应的重视。有些教师发现,小学生读速的提高伴随而至的往往是准确率的下降。这种现象使一些教师对提高读速心存顾虑,因而裹足不前。其实读速提高而准确率下降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证明,不仅加深理解可以加快读速,而且加快读速也能加深理解。一个读速慢的读者往往拘泥于阅读材料中的单个词语或单个句子,他们体会不到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语义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因而把握不住全句或全文的含义。一个熟练的读者,他读的是文字,想的却是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因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况且,读得快就能读得多,读得多见识就广,语感就强,对语言的理解也必定更深。从历年小学语文测试来看,阅读题的分量及分数占全卷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时间分配则相对固定,就是说,阅读和阅读速度是小学语文测试的重项。因此,帮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来提高读速,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准确理解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一、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
教师在帮助小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的词汇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小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小学生的词汇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长句难句应作适当的分析,指出某些汉语言中的语法的活用现象,以此加深和巩固已学过的汉语言中的语法知识。
二、扩大视幅
视幅是指眼睛每停留一次所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广度。视幅对阅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看一眼,或称定置看清字数的多少;另一方面是眼睛定置次数与时间。一些阅读专家认为,定置的次数由视幅决定。读速快的读者绝不是逐字阅读的,而是每定置一次看好几个词。由于视幅宽,定置次数自然少些,同时每次定置的时间也短些。而读速慢的读者,他们逐字阅读,视幅很小,不得不时时转动自己的目光,将视线投在每个字上,因而他们定置的次数多些,定置的时间相对也长些。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减少定置次数,增加每次定置词语的接受量,减少眼睛和往返的次数。我们可以把句子分解成若干个短语段,中间划一道斜线将他们切分。例如:老好人/举起他的手/进行祈福。甚至只做两次切分:老好人/举起他的手进行祈福。让小学生将视线投在这些短语段上,自左而右移动目光,进行默读,以此来训练学生扩大以意群为组块的视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学生就养成了习惯,他们的视幅扩大了,读速必定能大大提高。
三、减少阅读地回视次数
回视是指重读材料时,目光返回至未弄清的词语和句子的动作。阅读过程中地回视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是阅读能力强的人,有时也会倒回来看。但回视次数过多,则会影响读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小学生在阅读时都有频繁回视的习惯。这一方面与我国小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过程中养成的细嚼慢咽的阅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自信,担心看漏患得患失心理所致。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减少回视的次数,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往往不需要逐字逐句弄清楚,只要获得某些信息就行了。对某一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有深有浅,没有尽善尽美的理解。在训练方法方面,我们可以训练小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查阅法
作查阅法练习时,教师先将拟好的问题和印好的短文一道发给学生,限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要使这门艺术出精品、出杰作,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小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产生联想和想象,主动自觉地思考问题。查阅法所限的时间一般很短,它迫使小学生不仅要快速阅读,而且还要学会自动控制读速,见无关的文字一览而过,或跳过不读,遇到有关的信息则稍事停留,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掠取所需的一切材料。
2.略读
对文章的感受,应该是一种直接的感知能力。应该不需要仔细地分析就能迅速地、较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包括感知文章的文体与语体、主旨、思路与结构、文章风格等。迅速感知文体与语体,有助于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阅读的基本目的。理清思路和结构,是理解主旨的前提。感知文章的风格,能从阅读中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增强阅读的整体意识,从宏观出发,整段、整篇地教和学,培养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略读要求小学生浏览整段文章,领悟大意,并从中掠取概括大意的中心词或中心句,或要求小学生自己归纳中心。这种练习一般可以利用课文来做,例如,教师在讲解某篇课文之前,要求小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本段大意,或者在两分钟内读完第三自然段,从中找出一句恰当的句子概括本段大意,或者要求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段大意。在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概括段意,掌握课文内容。所以,引导小学生略读,就是要让小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编写思路与结构提纲,这是对小学生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语境悟意训练
所谓语境悟意即根据上下文猜测生疏词语的含义。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很少使用词典照样学到不少新词。练习依据语境悟意的方式很多,如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填空或者释义推断词义。根据几个汉字猜出一个生疏词语的含义,根据几个词语推测出一个句子的含义,根据几个句子猜测出文章整段的意思。小学生通过这些练习逐渐学会悟意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平时阅读实践中,以后遇见生疏词语,不忙于查词典,先凭上下文猜测意义。一旦成了习惯,悟意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以上几种训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掌握速读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力,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回视次数,从而提高读速。
4.采取鼓励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坚定小学生的自制信心,使阅读过程的定向发展建立在主体心理的自稳定机制上。一个有独创精神的人成功与否,最明显的差别是个性意志品质,而自信或自制力是其中极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使阅读过程保持其稳定的特質。而小学生在一定的阅读背景下经常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其内稳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作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因为小学生只有在对自己阅读过程进行审视与反思,他才能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在得到教师认同的自我评价中也就逐渐形成一定的自制、自励能力了。
四、重视背景知识的积累
词语内涵的生成和理解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小学生的背景知识越丰富,他们阅读时所需的文字信息就越少,眼睛定置的次数也相应递减,读速自然增快。然而,教师终究只能帮助小学生解决课文中和一部分阅读材料中所出现的一些辞藻典故的背景知识问题,因此,应使小学生认识背景知识。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载体。教师作为知识和学生的中介,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应恰当地掌握、运用语言,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语文知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特点和富于情节的要素特征,运用形象、生动、富于感召力的语言把文章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学以致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单一的精读。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阅读教学效果有限,不利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尽快地帮助和引导小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更好地培养人才,是时代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