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比较试验

2020-07-06袁婷婷刘加蟒陈芳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袁婷婷 刘加蟒 陈芳芳

摘要    进行了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40%咪鲜胺·氟环唑悬浮剂600 mL/hm2、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1 950 mL/hm2在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杀菌剂;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2-012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均能产生危害,引起穗腐、茎腐、苗腐、秆腐[1]。该病对麦类造成的危害影响很大。一是减产,病害流行年份可减产至2~5成;二是品质下降,出粉率低、种子发芽率下降、出苗率差;三是病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中毒[2]。为了高效、安全地防控小麦赤霉病,生產上需选用适宜的防治药剂,进行适时、适量防治[3]。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是小麦初花期[4],但防治药剂仍需筛选。本试验主要比较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氟环唑等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分小区试验(上农九队)及大田示范(上农四队)。其中,小区试验位置在上农九队东2排3号,供试品种为郑9023,播种期为 2018年10月28日。大田示范位置在上农四队3排6号,供试品种为扬富麦101,播期为2018年11月30日;上农四队4排14号,供试品种为农麦88,播种期为2018年11月26日。前茬作物均为水稻。

1.2    试验药剂

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安徽久易)、43%戊唑醇悬浮剂(江苏丰山)、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安徽久易)、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先正达)、40%“咪鲜胺·氟环唑悬浮剂(30%咪酰胺铜盐·10%氟环唑,江苏辉丰)、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丙硫菌唑·20%戊唑醇,溧阳中南)、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25%多菌灵·3%丙硫菌唑,海利尔)。

1.3    试验设计

1.3.1    小区试验。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675 mL/hm2;处理2,30%丙硫菌唑悬浮剂450 mL/hm2与43%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复配;处理3,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300 g/hm2;处理4,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 050 mL/hm2;处理5,40%咪鲜胺·氟环唑悬浮剂600 mL/hm2;处理6,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L/hm2;处理7: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处理8,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1 950 mL/hm2,以清水作对照(CK1)。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3 m2。于2019年4月19日施药,兑水375 kg/hm2,在小麦扬花初期施药1次,施药当天天气多云,微风,采用电动式喷雾器施药[5]。

1.3.2    大田示范。在上农四队3排6号、4排14号的示范中,东格均为处理药剂,西格均为对照药剂,采用牵引式药水机施药,兑水量450 kg/hm2,在小麦扬花初期第1次施药,隔5~7 d进行第2次施药。具体如表1所示。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4月19日至5月23日)平均气温13~23 ℃,其中最低气温7 ℃,最高气温34 ℃,雨日8 d,总降雨量为62.8 mm(表2)。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九队小区试验于5月23日(药后34 d)、四队大田示范于5月20日(6号田药后19 d、14号田药后20 d)调查防效,均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0个穗,记录病穗数、病穗严重度,计算病穗率、病指[6]。

严重度分级标准: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 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Σ(病穗数×病级)/(调查总穗数×4)×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观察,各处理小区内小麦生长正常,均未发现药害。

2.2    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2.1    小区试验。由表3可以看出,综合来看,小麦感病品种郑9023在扬花初期施药1次的情况下,在药后34 d(5月23日)处理5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只有0.67%、0.17;处理8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分别为0.67%、0.37;而处理3、1的防治效果最差,病穗率均高达1.07%,病情指数分别为0.70、0.57,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差异不明显。

2.2.2    大田示范。在小麦扬花期连续施药2次(扬花初期、隔5~7 d)的情况下,处理A、B和CK2、CK3均未发病,病穗率和病指均为0,效果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2019年上海农场小麦赤霉病属中等发生,较2018年发生略轻。小区试验中,感病品种郑9023在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药后34 d 40%咪鲜胺·氟环唑悬浮剂600 mL/hm2、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1 95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大田示范由于防治2遍,示范区与对照区均未发现病株,无法判断药效的差异。

上农四队示范中,在农麦88、扬富麦101(均中抗赤霉病)上分别用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安徽久易)300 g/hm2、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溧阳中南)750 mL/hm2防治2 次的情况下(小麦扬花初期防治第1次、隔5~7 d后防治第2次),均未发病。由此可见,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与品种抗性、防治时期及防治次数有密切的联系。

4    参考文献

[1]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等.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13-115.

[2] 刁春友,朱叶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杨兴志,陈立玉.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106-109.

[4] 谢松华,陆邢峰,杨凌峰,等.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初探[J].现代农药,2016,15(6):51-56.

[5] 高启迅.小麦赤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6] 邵莒南.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药剂筛选及其作用方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葡萄杀菌剂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技术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墨西哥使用生物杀菌剂提高芒果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