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0-07-06邬雨晴
邬雨晴
摘 要: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反思,从中寻找其普遍存在的因素,并对这一现象给予家长和幼儿园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应该正确地对待幼儿出现的攻击性行为,采用正确的态度及方式来指导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消除攻击性这种处理问题的行为。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建议
引言
幼儿攻击性行为成为幼儿园、家庭、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家庭、社会越来越高度重视幼儿的这一行为,因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的道德行为的发生,而且任其发展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及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是指:幼儿在家庭、社会、幼儿园中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一种最具代表性表现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包括身体上的攻击、言语上的攻击或者借助第三方势力实施。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受到攻击以后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是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自身因素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往往对其周围生活中的现象分不清是非好壞,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时间久了,便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行为问题。例如,有些幼儿在学校不努力听讲,在同伴中没有影响和地位,长期受冷落、轻视,久而久之情绪易冲动,喜欢惹是生非,对别人进行攻击,或破坏公物等。在攻击对象或其他人且不会受到惩罚的情况下,攻击行为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作为家长或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教育。
2.家庭因素
首先随着当今社会很多家庭出现变故,离婚率越来越高,中国目前的离婚率(从20年前的0.7%到现在的5%),离婚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双方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是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个环境中,幸福的家庭的幼儿在父母的爱和呵护下快乐成长;离异家庭的幼儿会因缺失父母双方其中一方的爱而无奈,得到心理创伤。
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3~6岁的幼儿的学习方式通常是模仿,无法辨别行为是否正确,导致幼儿会将一些不良行为也进行模仿和学习。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它影响着幼儿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影响着幼儿的社会责任感。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渗透性的、隐蔽性的、非强制性的,可以让幼儿无意识的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受到不恰当的影响会让自己产生不恰当的行为,长时间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带来咨讯和提供功能,而且改变了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
1.减少同伴之间的交往
2.攻击性较严重的话会导致极其错误的行为的产生
3.攻击性行为会改变幼儿的性格,严重的会影响其人格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
1.榜样示范法
据调查,模仿是幼儿一出生就有的行为,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模仿能力特别强,因此在教育、教养幼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为幼儿作出示范性的榜样,这样幼儿模仿的就是家长好的行为举止,幼儿园和家长应该时刻保持相互配合,互相沟通,共同为幼儿作榜样。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教养幼儿的不同方式影响着幼儿不同行为的发展”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示范榜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人际交往关系,优化生活环境等,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关爱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
2.移情训练
所谓移情训练就是指通过其他方式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供幼儿自主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作为家长以及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体验,创设有利于幼儿活动的环境,发展幼儿的操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例如:当幼儿出现不好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指向,让幼儿集中参与到父母的劳动中,通过与父母一起做家务等来体验快乐,消除不良情绪。
3.运用正强化鼓励幼儿
据调查,许多家长教育幼儿时采用动不动就打骂的方法,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家长应从自身做起,避免打骂幼儿,多与幼儿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多听幼儿的内心声音,以便更多地了解幼儿。面对幼儿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家长以及教师应该及时恰当的对其进行强化,如表扬、鼓励等,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
4.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必要的批评也会改善幼儿的行为。当幼儿有过错时,家长首先应该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对幼儿进行耐心的说服,切忌一上来就采用惩罚手段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家长要正确处理自己的孩子被伤害和伤害别人的行为。面对这样损害别人的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适当的批评不一定就会起到反作用的效果,因此,家长应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幼儿、批评幼儿,让幼儿清楚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结语
通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很重视,由此我们应该有更好地解决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江华.浅议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6(2):20-21.
[2]王越.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预防矫正[J].亚太教育,2015,(9):12-12.
[3]刘园园.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J].才智,2014(21):103-103.
[4]潘泉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10):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