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07-06李成猛

时代报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河二弟淮河

李成猛

淮河东流去。其中游河南固始段,镶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三河尖镇,那便是我的家乡。

家乡是一座古镇,真可说得上是历史悠久,蓼风楚韵。镇中心建于春秋战国的永乐城古迹,明清是其鼎盛时期。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几度春秋,竟于繁华深处无声没落。但其“十里河港桅杆林立,水陆灯火交相辉映”“鸡叫狗咬听三县”“小上海”等溢美之词,犹在耳边回响,故事传说尚未走远……

家乡是美丽的。美到什么程度?可写作四个字——山清水秀。分明是大别山清,淮河水秀。十里荷花飘香,百亩柳条摇荡,千里航运繁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麦稻轮作,江南北国,北国江南,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走在家乡的田野上,开始是一个人,后来是一群人。这个人叫万正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领头雁!这个群体是务实奋进的三河尖人民,他们凭借小柳编,做出了一篇发展乡域经济的大文章。

三河尖乡在2003年就获得了“中国柳编之乡”的称号,2007年撤乡建镇。柳编精编细织,驰名全国。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成了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座上宾”,高高跷起的大拇指,足见老外们喜爱的程度。

家家搞柳编,户户抱金砖。从事柳编,简单易学,门槛较低。柳编、木编、草编、蒲编、藤编、混编,造型独特,品种繁多,不仅是技术,简直是艺术,乡人凭借勤劳的双手,编出了楼房,编出了小汽车,编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妻从外面回来,闲着无事,也加入了编织的行列,开始好奇,继而欣喜,轻轻松松,一个月几千块钱进了腰包,让她打消了出去创业的念头。

柳编在三河尖是主导产业,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规模化,已在沿淮扎地生根。一花带动百花香,一业兴则百业旺。近年来,乡镇大棚蔬菜基地、生态种植园和养殖业也如雨后春笋出现,这样,一年四季都不缺新鲜的蔬菜瓜果;不出乡即可领着孩子旅游观光,尽情享受田园风情;提到养殖,我们乡的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山坡养牛羊,滩涂放鸭鹅,靠近淮河的大塘小沟里满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有技术的还养起了甲鱼,甚至还有养黑鱼、黄颡鱼、小龙虾的,要知道,这些可是淮河里野生的东西,要想养好,谈何容易,可偏偏有人做到了!

二弟去年在自家责任田里养了小龙虾,见到了效益,今年又承包了十几亩地,四周挖深蓄水,便于龙虾潜藏、换水、休息、打洞、繁殖,中间田块插上秧苗,为小龙虾提供了活动和觅食的场所。前段时间,我去虾田看风景,二弟喜滋滋地告诉我,每天早上收头天晚上下到秧田的地籠,少说也能收个几十斤小龙虾,根据个头大小,价格每斤八元到十几元不等,缺货的时候,还有卖到二十多元一斤的情景。刨去承包费、饲料费和人工费,短短几个月,光小龙虾这一项就足足赚了两万元钱,田里的稻子也卖了一万多块钱,加上附近塘里养的鲢鱼,长年收入还是可观的。二弟掰着手指头算的时候,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他表示,明年还要扩大规模,让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也回来帮忙料理。但他又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天气转凉,小龙虾都钻洞里去了,不好抓了,不然的话,非请我吃一顿油焖大虾不可。

由于鱼塘、虾田土埂都已经由政府出资修上了水泥路,所以像我这样的观光者走起来很方便。我随便问了一下,咋没见着农村养泥鳅的呢?二弟说,养泥鳅好是好,就是难管理。“难道还有人去偷不成?”见我质疑,二弟连忙解释:“那倒不是,主要是防鸟。这些年,环境好了,鸟也不知都从哪里来的,格外的多,还各式各样的,让我们的养殖格外费力。小龙虾苗、泥鳅苗,各种鸟都喜欢叼,你说烦人不烦人?”我打趣道:“这是好事!最起码说明这里的环境好,水质好,鱼虾质量有保证,小商贩们乐意往这跑,买你们的鱼虾,老百姓吃着也放心。”“那是!那是!经你一说,我懂了!”

我们一路叙着聊着,不觉走到了一片树林边,只见树林周围已经被网围住了,隐隐约约还有几个大棚,里面是二叔散养的当地的固始鸡。固始鸡俗称“笨鸡”,下的蛋称为“笨蛋”,肉味香醇,筋道不柴;蛋质细腻,营养丰富。笨鸡笨蛋和固始鹅、豫南黑猪一样,名声在外,走俏全国。

我在外面喊了两声,鸡场里没有人,二叔可能回家吃饭去了,我也没敢贸然进去,因为有一条凶神恶煞似的看门狗正向我龇牙咧嘴,狂吠连连……

由于近几年当地政府对河道采沙、拉沙进行了硬性管理,于是出现了河清水净的大好局面;淮边乡镇已没有了烟尘滚滚、轰隆声响。蓝天上白云徜徉,淮河里清波荡漾,三河尖——我的家乡,人们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道路正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

猜你喜欢

三河二弟淮河
淮河
一条草鱼
三河古镇巢湖风韵
我最爱的美食
二弟
险渡淮河
大象
投鞭断流
内奸
旺铺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