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2020-07-06黎家宇
黎家宇
[提要] 笔者从操作风险理论及文献综述出发,结合相关案例追踪考察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当前主要的违规操作类型,对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6日
当前,随着人们对金融需求的不断丰富,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延伸,金融业务操作难度也随着增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愈发困难。基层商业银行较上级行在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其风险管控能力低下,更容易受到操作风险的冲击。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频繁发生,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基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控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一、操作风险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操作风险可以理解为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损失风险。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没有把操作风险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操作风险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操作风险定义的研究。在操作风险的定义研究方面,一直以来,操作风险最权威的定义是巴塞尔协议Ⅱ作出的定义,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是由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带来的损失的风险。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他们从多方面论述了操作风险,如从涉及范围的大小,是否可识别和量化来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国外学者 Allen(2007)还认为很难对操作风险作出明确的定义。
(二)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在操作风险的计量研究方面,操作风险计量往往比较困难,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得也比较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風险计量提出了较多有意义的观点,在国外方面,国外的学者较早从多方面研究了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而在国内方面,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巴曙松、王思奇、金玲玲(2017)认为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计量的能力有待提高,要保证操作风险计量的超前性。童晶、罗首壹、邬飘(2018)认为操作风险可以由收入模型反映,且收入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受信用因素的影响较小。
(三)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操作风险的管理研究方面,操作风险管理是整个操作风险体系实施方面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对操作风险的防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管理来看,国外学者讨论了多种背景下操作风险的管理问题,如Rajesh Karki(2012)通过计量分析,指出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可以通过IPO来提高。而在国内方面,巴曙松(2003)参考了国外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分析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外的差异,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操作风险管理计划。孟冰(2015)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仍待提高,在操作风险防控方面仍需加强。
从近年来国内外操作风险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已对操作风险有了初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操作风险,为银行业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方案,有效降低了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目前,国内外较少关于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文献,在较少关于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文献中,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总体上研究了基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控,较少从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主要的违规操作类型的角度出发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
二、基层商业银行主要违规操作类型
操作风险在国内外普遍被认为是涉及面广而且又难以防控的,从近年来商业银行暴露的违规案例可以看出,商业银行难以管控操作风险,而基层商业银行较上级行在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更是无能为力。结合近年来在基层商业银行发生的违规案例,可以发现基层商业银行存在如下违规操作类型:
(一)信贷管理方面。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和主营业务,从各级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中,可以发现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违规操作案例频繁发生,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违规操作有:一是贷款核查不到位,具体表现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确保贷款安全的关键,但基层商业银行往往忽视这三个环节,导致违规操作,如2019年4月广西某村镇银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受到了银保监会的处罚,2020年3月河北某城市商业银行某支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而受到了银保监会的处罚。二是贷款发放不合规,如2019年3月广西某县农村信用社违规发放超比例贷款,2019年5月广西某城市商业银行某支行向主体未封顶楼盘发放个人按揭贷款。三是信贷资金支付违规,突出表现在贷款资金使用与用途不符以及被违规挪用等,如2019年10月广西某城市商业银行某支行贷款资金被挪用,2019年11月广西某村镇银行贷款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用来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四是授信业务违规,如2019年10月广西某城市商业银行某地市分行违规办理授信业务,该行行为被监管机构指出违反审慎规则,2020年1月广东德庆某农商行在处理集团客户信贷业务时,未对集团客户进行统一授信。五是贷款业务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如2020年1月广东中山某农商行经营贷款业务时,被监管机构指出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20年1月广东肇庆某农商行被监管机构指出存在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原则的问题。
(二)账户管理方面。账户管理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基础业务,账户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该银行的口碑。从各级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中,可以发现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因账户管理不规范而受到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目前基层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的违规操作主要有:一是账户开立不合规,如2019年12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地市分行,开立相关账户时未按监管要求按时向当地人民银行备案,2019年12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地市分行未按监管要求按时报送相关账户开立资料;二是账户撤销手续方面不合规,如2019年12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地市分行撤销相关账户后,未按照监管的要求按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2019年12月广西某村镇银行账户撤销未及时备案;三是账户变更不合规,如2019年12月广西某村镇银行账户变更未及时备案。
(三)其他业务方面。操作风险涉及面较广,操作风险往往存在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各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中,可以发现基层商业银行违规操作还有以下方面:一是内部欺诈,如2019年1月广西崇左某农商行副行长侵占行内资金,2019年1月广西某城市商业银行某地市分行行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贿赂,授意违规发放贷款;二是内控管理违规,如2019年1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支行内控管理不到位,2020年1月广东中山某农商行内控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三是员工管理问题,如2019年5月某股份银行广东某地市分行员工行为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19年8月广西某城市商业银行某支行内控管理不到位,对员工行为监督排查不力;四是征信工作不合规,如2018年12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支行在人行执法检查中发现了该行存在未取得信息主体书面授权查询其信用报告的情况,2019年1月广西某农村信用社将从征信系统查询到的结果用在了规定以外的目的;五是日常经营的一些违规操作,如2019年5月广东韶关某农商行以序列支出方式违规发放薪酬,2019年8月某国有银行广西某支行财务顾问服务收费质价不符。
三、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建议
针对上述基层商业银行违规操作的类型,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来防控操作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外部监管、强化人员管理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一)完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通过制定比较完善的制度、流程,实现有效控制的机制,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已制定了全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实施上,特别是在基层的商业银行,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了违规操作案例的频发。鉴于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探索适合基层商业银行实施的内部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完善授权制度,明确各级行的权力与职责,坚决防止越权现象;二是明确岗位职责,重要岗位不能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除此之外,要确保各个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三是完善业务流程,加强每个流程风险点的提示,同时避免冗繁的业务审核流程,保证每笔业务的风险都可控,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外部监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愈发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不断推陈出新,业务不断拓展延伸,业务操作难度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外部监管机构应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关制度或指引来强化监管,确保银行业各类业务都在监管之下,严防违规操作的发生。同时,外部监管机构应该对一些创新业务以及操作难度较大的业务及时提出操作指引或风险提示,来降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最后监管机构应当加大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商业银行起到警惕的作用,促使它们合规经营。
(三)强化人员管理。基层商业银行较上级行在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方面都处于劣势,有些基层行业务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人员配置上并没有得到改善,繁重的工作量基层商业银行往往会捉襟见肘,容易导致一线员工工作压力过大,为贪快完成工作任务而放松警惕,而且基层行的员工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背景可能比较复杂,而学历各方面较上级行的员工处于劣势,往往会不注重业务合规操作以及监管制度的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現违规操作的现象。因此,基层商业银行应当强化人员管理,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人员配置制度,科学管理人事安排,避免出现一线员工工作压力过大而忽视风险控制的现象;二是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在加强业务水平培训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发生的各类违规案例,提升各部门员工的合规意识;三是加强员工的监督,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风险苗头的员工,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控风险,如谈心谈话、轮岗等;四是完善员工招聘制度,避免出现因裙带关系而发生内外部欺诈。
(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的绩效压力会导致基层商业银行忽视内部控制,甚至因为绩效考核而倒逼上级行,大大削弱了全行的内部控制效果。为此,商业银行上级行应当科学安排业务发展指标,同时对基层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行动态监督,防止基层商业银行为完成业务发展指标,搞突击工作而忽视风险的防控,同时应当强化基层行风险防控能力的考核,上级行要把基层行的风险防控能力作为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来提高基层行合规经营的动力,促使基层行合规经营。
主要参考文献:
[1]童晶,罗首壹,邬飘.“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41(3).
[2]巴曙松,王思奇,金玲玲.巴塞尔Ⅲ下的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及监管框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1).
[3]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4]孟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检查以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经贸时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