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及媒介使用调查研究
——以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为例
2020-07-06蔡正华
蔡正华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 福州 350300)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建设学派”进行的改造农村的实验,它是我国萌芽状态的农村社区教育[1]。2003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社区”的概念开始广泛使用,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也自然运用到在农村开展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中。2018年,福建省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加大对社区教育重要意义和发展成绩的宣传力度,总结推广社区教育典型经验”[2]。可见,媒介使用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中,如何利用媒体开展农村的文化教育活动、村民的媒介素养及使用媒体的状况对社区教育的成效如何还鲜有涉及。鉴于此,笔者选取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作为调查对象,从该村文化建设和媒介使用入手,深入到该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了解福建农村社区教育中的文化建设与媒介使用情况。
一、囷瑶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的农耕经济和传统的农村文化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厦门作为福建沿海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两岸金融、贸易、新兴产业以及东南国际航运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囷瑶村隶属于厦门市海沧区,是厦门市最大的水叶菜种植基地,其水叶菜年供应量占厦门岛内的50%以上。但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厦门市的经济重心,厦门囷瑶村这个典型的农村社区,其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脱节,发展社区教育势在必行。
笔者于2018年4月到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作实地走访,为期三个月,以发放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研。其中,问卷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为主。本次调查采用分组等量调查的方法,在九个自然村通过随机抽样确定被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问卷195份,问卷回收率为86.7%,最后选取有效问卷192份。在回收的19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为101人,占52.6%;女性为91人,占47.4%。年龄15岁以下的有3人,占1.6%;15~19岁的有9人,占4.7%;20~29岁的有50人,占26%;30~59岁的有101人,占52.6%;60岁以上的有29人,占15.1%。此外,笔者还选择四名囷瑶村村民进行深入访谈,他们是87岁老人潘宝琴、蔬菜收购人林丽惠、蔬菜种植者林文生以及集美中学高三学生林洁嘉。通过访谈,笔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和参与社区教育的情况,并把收集到的资料与相关数据进行比对。
(一)囷瑶村概况
囷瑶村,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西南部,与海沧保税港区、海沧出口加工区和角美开发区相邻。该村由大埭、毛穴广、石岑、山仰、北市、雍厝、大埕、后山尾、西宁坑九个自然村组成。辖区面积为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余人,暂住人口300余人。[3]
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村内很少有人远赴外地打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收购蔬菜、饲养牲畜、周边打工及个体经营等。在192份有效问卷中,收入来源为周边打工的人数最多,达到60人。见表1
表1 囷瑶村村民收入来源
调查发现,囷瑶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村民提供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在调查中,有31.3%的村民选择在周边的保税港区、汽车4S店、出口加工区等地方就业。此外,囷瑶村作为厦门的蔬菜基地,拥有耕地面积1924亩,种植蔬菜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占调查人数比例的19.8%。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机械的普及,越来越多村民开始逐步用机械取代人力进行科学种植。蔬菜种植者林丽惠告诉笔者,大约在2005年,村里已经有人开始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到2008年,几乎所有田地都架上竹制大棚,棚内安装喷灌设施,配备抽水设备,实施自动喷灌及人工调温。实施科学种植使得人力投入明显减少,年产蔬菜却不断上升,农民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
(二)囷瑶村文化建设状况
关于乡村的文化建设,有学者提出要“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内涵,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形成与现代文化交融并进的公共文化空间”[4]。所谓“空间内涵”,即是保存于各地农村的庙宇、牌楼等物质文化。同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是中国社会重构自己的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5],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散布在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在考察农村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作为文化建设的另一个主要方面。
1.物质文化
囷瑶村是典型的闽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大大小小文物古迹七处,包括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的玉真法院、青铜时代的网山古文化遗存点、北宋至南宋时期的古窑址、清道光年间的功德碑、清同治年间的记事碑、清雍正年间的贞洁坊以及晚清闽南古厝。
2.非物质文化
在囷瑶村,多数家庭信仰宋代“神医”保生大帝吴真人。吴真人本名吴夲,生前精通医术及“三五飞步”之法,结庐于今海沧青礁岐山东鸣岭下龙湫坑畔。吴真人谢世后,民间将其谥为“医灵真人”,在龙湫坑畔修建龙湫庵,并把吴真人作为神仙供奉。保生大帝信仰从这时开始普及。此外,石岑社和北市社还有“送王船”的民俗活动。“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沿海渔港、渔村的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海神来祈求海上靖安和渔发利市。
囷瑶村对保生大帝的信仰和送王船活动已成为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目前,保生大帝信俗和闽台送王船习俗已分别被列入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囷瑶村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它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国家正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囷瑶村的文化建设当迎来新的契机。
二、囷瑶村村民媒介使用及文化传播调查
(一)囷瑶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囷瑶村文化活动中心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包括室内280平方米和室外2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其中,室内活动场地包括书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综合展示厅、教育培训室、棋牌室、体育健身房、办公用房等,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学习、运动、娱乐为一体的活动中心。
自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囷瑶村村委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讲座及培训等。笔者对2015年和2016年囷瑶村组织开展的所有活动进行了资料统计,见表2。
表2 囷瑶村文化活动统计表
(二)村民媒介使用的调查分析
社区教育与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因此也往往涉及到传播媒介。村民们是否会使用传播媒介将会直接影响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效果。因此,探讨农村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了解村民的媒介使用情况十分必要。
村民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其对各种媒介及其内容的接触频率。调查发现,囷瑶村村民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在有效回收的192份问卷调查中,小学文化水平的村民有52人,初中文化水平的村民有44人,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村民有38人,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村民各有24人,然而不识字的村民仍有10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5%。
1.媒介及设备拥有情况
电视是家用媒介,其节目形态和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吸引较多村民观看。在192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中,仅有两名独居老人家里没有电视,电视机的普及率达到了99%。更为重要的是,厦门卫视针对本地居民先后推出了闽南语新闻、电视剧、歌仔戏,极大地方便了不识字且只会说闽南语的村民。87岁的被访者潘宝琴老人告诉笔者,因为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只能看懂闽南语的电视节目。2004年之后,开始有了闽南语节目,自己在闲暇时间就会看闽南语节目。
在囷瑶村,计算机的拥有率为94.8%,仅次于电视机的拥有率。村里少有人外出到别的城市,男女老少都聚居在村庄里,青少年的居住率与计算机的拥有率与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在192名接受调查者中,仅有10户家庭没有计算机,有147户家庭拥有一台计算机,有35户家庭拥有两台以上计算机,拥有计算机的家庭几乎都开通了上网服务。而手机则以93.2%的拥有率位居第三,年龄在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村民手机拥有率较低,主要原因是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求学阶段,较少家长会为孩子配置手机;65岁以上的村民多数文化水平偏低,不会使用手机。此外,正是因为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作为对阅读者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的报纸及杂志的订阅率也随之偏低。在被调查者中,有84名村民家中订阅了一份报纸,报纸的订阅率为43.8%。大部分村民认为比起报纸,电视更加直观,还可以边看电视边做其他的事,而阅读报纸除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花时间阅读,收看电视则更加轻松,对于劳作了一天的村民来说,收看电视是一种文化休闲。
2.媒介接触时间调查
表3 囷瑶村村民每天收看电视时间调查表
调查结果显示,42.7%的村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1~3小时,所占比例最多。被访者林文生告诉笔者,自己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是3个小时,和村里所有种田的村民一样,自己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要到田里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在天黑后才有休闲放松的时间,而大部分人放松的方式就是看电视。13%的村民平均每天收看5小时以上的电视,其中大部分为老年人。潘宝琴老人告诉笔者,村里大部分老年人都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平时消磨时间的方式就是打麻将、打纸牌、看电视、串门,大部分时间是在家看电视;很多老年人和自己一样文化程度偏低,且深受闽南传统文化影响,尤其爱看歌仔戏。
订阅报纸对读者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村居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无论是在报纸的订阅量还是在接触报纸的频率上都相对较低。在囷瑶村,49.5%的村民从来不看报纸,19.3%的村民每天必看,3.1%的村民每周看一次,12.5%的村民每周看两至四次,15.6%的村民隔几周看一次。在192名被调查者中,97名有看报习惯的村民中并不是家中都订阅报纸,大多数是到村里有报纸的小卖部或者是在上班的工厂、公司看报。
表4 囷瑶村村民观看电视节目内容统计表
3.媒介接触内容的调查
从囷瑶村村民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可以看出,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接触媒介内容类别相似,总体呈现出“重娱乐,轻信息”的现象。此外,笔者得出的另一个结论为:在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间,对节目类型的选择存在着明显差异,相对于新闻或者是知识信息含量较高的综艺娱乐节目,文化程度较低的村民往往更多选择简单易懂的、更生活化的电视剧、歌仔戏,如潘宝琴老人只能收看歌仔戏。集美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洁在周末回家时会选择看综艺节目放松心情,看新闻节目了解最新信息。而另一位高中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林文生的则习惯收看中央二套的财经节目、中央三套的综艺节目以及厦门本埠新闻。
在使用电脑的被调查者中,有41%的村民用电脑看新闻,大部分村民将电脑当作娱乐工具。中老年人接触电脑的频率较小,主要用来斗地主、打麻将;青少年则更多利用电脑来聊天和玩游戏。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脑上查资料的村民当中,文化程度为专科以上的村民占了大多数。
表5 囷瑶村村民电脑用途统计表
在读报内容方面,93.1%的村民选择时事新闻,他们不再局限于农业新闻,而是将注意力转移至时事新闻,开始关心国家乃至世界大事。可以说,村民们的现代化观念正在不断地加强。
表6 囷瑶村村民关注报纸内容统计表
4.村民了解政府信息途径调查
囷瑶村村民对政府信息的了解途径调查表明,69.3%的村民通过电视了解政府信息。正如陈莹所指出的:“电视既拥有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等信息传输功能,又拥有它们所不能匹敌的特性,包括信息传播的快捷性、音讯与视频的综合性,这些优势无疑使电视拥有了较多的受众群体。”[6]电视在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农村居民中尤其受到关注,电视也因此成为农村地区人们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57.8%的村民通过人际交流来了解政府信息,村里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经济实力较好,或者有一定声望的人一般就成为了“舆论领袖”,他们也乐于向其他村民传播信息或个人意见,政府信息往往就是通过“舆论领袖”与村民间的人际传播到达村民的。21.9%的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政府信息,在这些村民中,年龄在19~29岁的占多数。对于30岁以下的村民来说,网络更多地是一种娱乐工具,这使得网络在传播重要信息、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受到了一定影响。还有20.8%的村民是通过宣传栏了解政府信息的,12%的村民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政府信息。
表8 囷瑶村村民了解政府信息途径统计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厦门市政府对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项目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该村在硬件设施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但从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不足。
第一,村民作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其参与意识不强。在囷瑶村,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认知视野存在偏差。除了参与各自然村的民俗活动外,很少有村民积极主动参与村里开展的社区教育,他们对身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建设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度也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并不能直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因而就不会主动参与文化互动和传播。表面看是村民积极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供需错位的问题。正如司晋丽所指出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在于硬件数量,而在于供需双方是否能无缝衔接。”[7]
第二,镇、村二级基层组织在社区教育方面作为较少。近年来,囷瑶村虽然在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但每年所举办的文化、法律知识讲座和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次数较少,且参与人数不多,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在政府信息传递方面,目前通过在各自然村宣传栏及村网站上传达政府信息,内容多为计划生育和养老保险等相关信息,传播形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
第三,硬件设施虽有较大程度改善,但其配置还没有达到全覆盖。囷瑶村是一个由九个自然村落组成的行政村,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而囷瑶村目前只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设在北市自然村,对于其他自然村来说距离较远,其他自然村的村民几乎不会到文化活动中心阅读书报或者接受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的文化建设。
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一起来努力解决,关键还是认识和观念问题。首先,根据“需要与满足”的观点和“知沟理论”,提升村民的媒介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是关键。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大的资本,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囷瑶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是进行文化传播的关键步骤。但如何使一年四季都处在农忙状态的蔬菜种植户能对文化教育活动产生兴趣,并抽出时间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则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考虑的重点。笔者认为,重中之重是引导村民了解所在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并善用媒体,才能让村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文化传播中去。其次,乡村文化如何通过农村社区教育来建设和传承是一个专业问题,需要有专业队伍的介入。对于囷瑶村,传统文化是其内在精神宝库,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发展出一条适合囷瑶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仅靠镇村二级组织是不够的,要通过社会力量及其专业组织引导村民开发本地的传统文化,对村里的庙宇、古厝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修缮和传承,并加强对现代文化及城市文化的吸收,引导农民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寻找出适合囷瑶村的发展道路。
综上,囷瑶村的文化建设应该是福建乃至全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笔者通过三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初步了解到厦门农村文化建设以及村民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概貌。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逐步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差异,提升农民的知识和媒介素养,真正做到文化的均衡发展,就应该坚持中央提出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和改革创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