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
2020-07-06陈美红
陈美红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中医科,山东邹城 273500)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1],脑卒中已经成为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危害了身心健康,并给社会带来了负担,患有脑梗死后,由于神经功能的缺损,通常会产生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认知困难、失语、认知困难等,在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较差,甚至由于吞咽困难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是一般并没有很好的效果,不能改善吞咽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改善,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行针刺治疗及V 康复治疗联合治疗脑卒中后的偏瘫障碍[2],并取得一定效果,为进一步确定其疗效,促进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院2017 年11 月—2019 年1 月为研究段特进行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总共60 例进行观察和研究,完全遵循随机化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小组。 对照组患者有男16 例,女14 例,年龄在60~75 岁之间,平均年龄(68.6±3.57)岁。 他们的病程约在2~8 年之间,平均病程(2.32±0.26)年。 实验组有男17 例,女13 例,年龄在61~75 岁之间,平均年龄(67.9±4.11)岁。 他们的病程在2~8 年之间,平均病程(2.25±0.89)年。 纳入标准:(1)在该院就诊并长期复查随访;需要进行康复护理;(2)均需要进行长期系统治疗干预者,可遵医嘱自觉服从治疗。 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以致严重的意识障碍, 不能遵从医嘱用药,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等需其他药物干预,有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较低。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施行目前主流的护理干预方案,定期查房,完善查房记录,对肢体功能进行基础训练,防止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严密关注血压,凝血指标等,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偏瘫症状采取被动的肢体功能的训练,实验组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同时调配补血益气以及活血作用的药物具体方法如下。
1.2.1 针刺治疗 头部取天冲、率谷、角孙等;上肢针穴主要有手三里、外关、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等。 下肢针灸治疗取穴主要有足三里、环跳、血海、阳陵泉、太冲、阳陵泉、悬钟等。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针灸补益疗法,留针在30 min 以内,每日进行针灸治疗1 次,10 d为一个疗程。 嘱患者对感觉作出反馈,维持适当的刺激,1 次/d,共治疗4 个疗程。
1.2.2 肢体及语言高功能护理 脑梗患者的治疗主要在于其后遗症的康复,改善其正常生理功能,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尤其是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康复,让患者常翻身,时刻调整患者的体位, 让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床上训练方法,定期进行按摩,控制好按摩的力度[3]。 此外,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前提下, 指导患者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此外,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尝试发音,从一些简单的字词开始,逐渐成句,训练要耐心,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这也是临床治疗的首要目的。
1.2.3 日常生活能力锻炼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日常给生活能力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基础的生活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患者的帮助,让患者独立进行,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要多加练习,如筷子牙刷的使用、穿衣、系鞋带等,掌握各个方式的运动,培养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起到转移注意力,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干预作用,培养患者独立生活的习惯,通过反复有效的练习,再加上耐心的指导,患者的生活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使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ESS)量表评估不同组患者经差异化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差异,患者的评分与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呈正比;同时选择针对性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组间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差别, 项目主要由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况等,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的整理以及计算, 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s),用t-test,计数资料选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经差异化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以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另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ESS 与ADL 评分比较[(±s),分]
表1 组间患者ESS 与ADL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前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ES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实验组(n=30)t 值P 值52.34±4.32 52.33±3.42 2.109 0.225 74.11±3.11 80.09±3.32 13.204 0.019 53.29±3.52 52.32±3.43 1.005 0.893 71.31±3.24 82.21±3.12 11.242 0.032
2.2 比较不同组患者生活质量
差异化治疗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包括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在内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s)
表2 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s)
组别认知功能情绪情况社会功能身体状况 行为问题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82.37±5.08 71.33±5.16 11.298 0.018 81.33±4.91 63.11±4.61 7.938 0.039 82.34±4.28 62.32±5.22 9.005 0.025 81.32±5.17 53.67±5.22 8.249 0.031 83.23±4.77 70.43±4.43 10.298 0.009
3 讨论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缺血或出血所引起的器质性脑损伤[4]。 发生脑卒中后,由于相应中枢或支配运动肌肉的神经受损,正常的肢体运动发生障碍,造成患者偏瘫,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偏瘫的治疗及预防极为关键,临床研究上也在探讨更加多样的治疗方案。
以往对于脑卒中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通过康复治疗,常规西药治疗,如尼莫地平及。 但是因为有患者神经功能较差,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5]。 目前,对于偏瘫有多种治疗方案,除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还有中医药治疗,康复治疗及针灸治疗,但是单纯依赖西药治疗,未能防止复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偏瘫,在临床工作中也在不断证实。本次研究采用此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创伤小、花费少、毒副作用少[6]。 行针刺可以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取穴,同时注重补益,从根本上治疗患者的偏瘫症状。 同时,辅助进行康复治疗[7-8],有效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 加强肌肉的神经支配效果,可以保证针灸治疗的效果,起到协同效应[9-10]。中西医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理论上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干预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干预后ESS及ADL 评分明显低于另一组,此外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该治疗方案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表明, 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除此以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依从性及便利性较高,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