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20-07-06刘姝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髋关节护理人员康复

刘姝君

(天全县中医医院,四川雅安 625500)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受间接外力作用的影响, 导致患有股骨粗隆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该疾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外伤性疾病[1]。 该疾病易造成患者行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术后疼痛现象加剧,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针对此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就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2016年3 月—2019 年3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共80 例, 是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 观察组:男性26 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范围 62~88 岁,平均年龄为(74.14±3.89)岁, 其中 A1 型 22 例,A2 型 18 例; 对照组: 男性 27例,女性13 例,患者年龄范围61~88 岁,平均年龄为(74.74±3.27)岁,其中 A1 型 24 例,A2 型 16 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该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会批准;(2)患者符合股骨粗隆骨折诊断标准;(3)积极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病理性、开放性以及伴其他骨折患者;(2)并发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疾病;(3)精神异常者;(4)不配合接受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病房干预以及基本的生活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的前提, 为此需要护理人员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年纪较大的骨折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较重,易滋生许多不良情绪,影响后续的康复治疗措施。 为此,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断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耐心陪伴患者,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安抚好患者情绪后,将后续的康复治疗训练主动告知患者,加深患者的康复意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疼痛护理:当患者主诉疼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冷静,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主诉、疼痛位置、程度、持续时间等,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其中腿部疼痛肿胀较为明显,护理人员可适当为患者进行按摩,按摩时,注重手法和力度,询问患者的感受,以舒适度为准,同时也要加强术后保暖措施的实施,促进下肢血流循环,以免因寒冷导致静脉挛缩,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2]。 (3)基础护理: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间断性做好深呼吸运动,提高肺活量;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多饮水, 多食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饮品,同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发生腹胀、尿路感染等疾病。 (4)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健康锻炼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术后患者清醒之后,且在镇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行患者踝关节运动、趾以及背做曲起、伸展活动,患者可根据护理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且勿操之过急[3]。 同时也可鼓励患者行臀大肌、股四头肌以及腓肠肌等收缩训练,避免关节僵硬,促进四肢肢体功能康复,进行5 s 时间锻炼,每天进行2 组,训练次数为10 次。 术后第2 天可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扩大训练范围, 加强对患侧髋关节以及相关肌群力量训练,做等长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对患者做好主动外展以及内收训练, 训练幅度由小到大, 训练次数为10次。 术后3~4 d,指导患者进行卧坐练习,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叮嘱患者缓慢进行,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不适,立即处理。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拓宽训练范围,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量。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压疮、深静脉血栓、再次手术以及尿路感染)例数,并进行分析比较。

(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4]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4 天、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6 天的疼痛变化, 总分为 0~10 分,7~10 分表示重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需要给予患者镇痛药物;1~3 分表示轻度疼痛,患者能够忍受;0 分表示无痛。

(3)采用该院自制的髋关节活动度量表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5 天、1 个月、3 个月以及半年后的髋关节功能变化。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变化比较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时间 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 P 值术后第1 天术后第4 天术后第7 天术后第16 天7.14±1.68 7.17±1.07 7.19±1.24 6.27±1.36 7.23±1.17 6.14±0.59 5.15±0.32 3.56±0.16 0.278 5.331 10.075 12.516 0.782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t 值 P 值术后15 d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术后半年62.14±5.68 69.17±6.07 73.29±5.24 84.27±5.36 62.23±5.17 74.14±6.09 81.15±5.32 92.56±5.16 0.074 3.656 6.657 7.047 0.941 0.001 0.000 0.000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股骨粗隆骨折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 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易并发各种心血管类疾病, 再加上患者受负性情绪、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佳,故而临床上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干预[5]。 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以病房干预、用药指导等为主要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关节功能恢复并未加强重视,故而护理效果较差。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术后疼痛现象会让患者逃避正常的功能锻炼,从而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疼痛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而有效的配合接受康复锻炼计划; 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尽早开展康复功能训练,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该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疼痛有效缓解,髋关节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充分表明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从康复角度出发,给予老年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髋关节护理人员康复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