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降钙素原检测在康复患儿医院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2020-07-06布茂华
布茂华
(山东省阳谷县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山东聊城 252300)
康复科主要是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一个科室,患儿的疾病类型比较多,但是大部分患儿主要以缺氧性脑疾病患儿,脑损伤患儿,脑瘫患儿居多。 这些疾病的患儿自主活动量相对比较少,同时住院康复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相比于其他科室更容易发生感染现象。相关数据研究显示,康复科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为呼吸道,下呼吸到感染多于上呼吸道感染现象,还有少部分患儿会发生胃肠道感染。 因此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血清降钙素原是临床针对感染的一种诊断方式,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高的临床特点。 鉴于此,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 该次选取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康复科患儿92 例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康复科的患儿随机抽取92 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46 例为发生医院感染患儿(实验组),46 例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如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7 例,女性19 例,年龄范围在3 周~16 岁,中位年龄(2.92±0.75)岁;实验组患儿中男性 22例,女性24 例,年龄范围在4 周~18 岁,中位年龄为(2.58±2.01)岁。 对比两组患儿资料,数据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选患儿在康复期间均进行血常规、胸部X 片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小便常规检查以及血项检查。对医院感染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在注射前,对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采用的是免疫发光法,采集血液后进行血清PCT 水平检测,检测采用的是Elecsys2010 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 采用免疫比浊法的方式对患儿的血清CRP 进行测定。 检测时采用的是特定蛋白分析仪(CoulterImmage800 型), 对患儿进行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测定 ESR,型号为(XC A30 型),WBC 的检测是采用的电阻抗法, 型号为Coulter JT 型的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 该次研究所有检测项目均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
1.3 指标观察和评价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降钙素原、 超敏C 反应蛋白、血沉、包细胞等检查,其中降钙素原检测正常范围0~0.5 μg/L,超敏 C 反应蛋白正常范围 0~5 mg/L,血沉正常值低于 20 mm/h,白细胞(4.0~10.0)×10~/L,同时将检测结果超出正常指标定义为阳性,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检查阳性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的92 例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数据进行统一计算,其中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检测结果采用()描述,组间经 t 检验;阳性率采用[n(%)]表述,行 χ2检验,结果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超敏C 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降钙素原、白细胞检测结果与实验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降钙素原(μg/L)超敏C 反应蛋白(mg/L)血沉(mm/h)白细胞(pg/L)实验组(n=46)对照组(n=46)t 值P 值28.61±6.27 0.29±0.14 30.626 4 0.000 0 13.16±4.46 12.86±5.93 0.274 2 0.784 5 17.32±3.67 16.18±3.5 1.524 6 0.130 9 12.68±1.47 7.39±0.94 20.562 5 0.000 0
2.2 检查指标阳性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超敏C 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不达标15例,阳性率32.61%;实验组患儿超敏C 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不达标16 例,阳性率3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 7,P=0.824 5),对照组患儿血沉检测结果不达标11 例,阳性率23.91%,对照组患儿血沉检测结果不达标9 例,阳性率1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 6,P=0.613 1);实验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不达标43 例,阳性率93.48%;对照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不达标2 例,阳性率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61 7,P=0.000 0);实验组患儿的白细胞检测结果不达标22 例,阳性率47.83%;对照组患儿白细胞检测结果不达标8 例,阳性率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4 6,P=0.001 8)。
3 讨论
由于康复科多数都是脑部患者疾病,长期处于卧床康复状态,因此由于疾病的关系导致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长时间服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同时也导致康复科患儿的感染概率要比其他科室的患者高。 在康复科治疗的患儿中,普遍年龄相对较小,因此自身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缺乏相应的抗体。 在发生脑瘫,脑部疾病,脑损伤等现象后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和进食困难等现象。 这也是导致康复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主要因素。 在康复期间患儿出现感染现象, 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儿的康复治疗,康复期间发生感染会使患儿的住院时间延长,同时还会增加住院费用。 因此对患儿进行早期检测室对康复科患儿感染有重要意义的。 康复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问题以后就会缺乏特异性,因此作为金标准的病原分离鉴定就会比较难以诊断。 同时这种金标准的检测方法用时比较长,操作比较烦琐,同时还会存在滞后性,不利于临床早期诊断。 PCT 是一种降钙素的前体糖蛋白,不存在激素的活性,因此在患儿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PCT 含量极少,在患儿发生感染情况下血清中PCT 水平就是增加,同时根据血清PCT 水平的不同可以判断患儿感染的严重程度。 其严重程度是与血清pct 水平呈正相关性的, 因此近年来,PCT 检测被逐渐应用在康复科的医院感染诊断中。 为了验证其检测存在的优势, 在该次调查中对院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间康复科患儿进行分析调查, 将感染患儿和未感染患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PCT 检测对感染的直接影响,再一次验证其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取PCT 检测,能够早期发现感染现象,从而对治疗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