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分析
2020-07-06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北襄阳441021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湖北 襄阳 441021)
刘 杰 贾世军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是一种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1],是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60%,占骨肿瘤样病变的1%[2]。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表现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骨EG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例经病理确诊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1岁,平均16.1岁,病程为15天~5年。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局部轻度压痛或疼痛、局部软组织包块或轻度肿胀、活动受限或跛行等。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出现血沉加快、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
1.2 方法 15例患者中,行X线平片检查者13例,行CT检查者7例,MRI检查11例。X线检查应用西门子AXIOM MX DR机摄取正、侧位片;CT检查采用飞利浦64排128层高端螺旋CT机;MRI检查采用西门子3.0T超导型MR机。
1.3 图像分析 所有图像均通过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读片。主要从病变的大小、部位、密度或信号、病变周围的软组织情况进行阅片分析。
1.4 病理检查 标本经过常规HE染色,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用EnVision两步法来标记。
2 结 果
15例骨EG中13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
颅骨7例,均是单发病灶,其中顶骨3例,枕骨2例,颞骨及额骨各1例。3例X线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破坏,边界清楚而无硬化边,X线可见“双边征”。CT检查6例表现为地图样或穿凿样骨质破坏,病灶相对于脑组织为稍高密度影,骨质破坏以板障为中心向内外板侵犯,3例病灶内可见死骨。MRI检查3例,其中2例呈稍长T1、T2信号,1例呈等T1、稍长T2信号,其中1例伴有周围软组织增厚,增强后邻近脑膜有线样强化。
椎体3例,其中胸椎2例,腰椎1例,X线表现椎体变扁,椎间隙正常;MRI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前后径增厚且变薄,1例可见周围软组织影并压迫脊髓。
锁骨1例,X线检查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不连续,MRI上呈长T1、长T2软组织信号,增强后病灶及周围软组织明显强化。
骨盆2例,病灶位于髂骨,X线表现为类圆形透亮影,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无硬化边;MRI显示病灶呈稍长T1、T2信号,骨皮质不完整,周围软组织肿胀,增强后病灶及周围软组织明显强化。
长骨3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股骨下段1例,胫骨中下段1例,肱骨远段1例。X线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透亮区,边缘清晰2例,边缘硬化1例,1例伴有骨膜反应;CT检查1例,表现为穿凿样骨质破坏,可见骨膜反应;MRI检查2例,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髓腔膨大、扩大,骨皮质变薄、中断,STIR序列均有骨髓和周围软组织水肿,其中骨髓水肿范围较广,增强后均呈中度以上强化,其内可见坏死灶。
肋骨1例,病灶位于右侧第6肋,X线表现为肋骨局部溶骨性破坏,其内可见死骨形成,周围可见少许骨膜反应。
3 讨 论
骨嗜酸性肉芽肿又叫骨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发病原因不明,它和勒雪病及韩-雪-柯病同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它们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同时伴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故命名为嗜酸性肉芽肿(LCH)[3-4]。LCH最早于1940年由Lichtenstein等[5]报道。骨EG是LCH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临床症状轻微、可自限自愈的特点,病灶多发且此起彼伏等特点,目前一般认为此病属于原发免疫缺陷性疾病[6-7]。
在病理上,骨EG在病理组织学上分为四期[6]:Ⅰ期朗格汉斯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部分炎性细胞增多、聚集;Ⅱ期上述三种细胞彼此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Ⅲ期泡沫细胞的形成;Ⅳ期纤维成分增多,细胞成分减少,甚至无嗜酸性粒细胞。
在相应影像学上,骨EG的早期或活动期,骨质为溶骨性破坏,局部有膨胀及软组织肿块影;后期随着纤维成分增加,病灶周围可见骨膜反应或硬化边。颅骨是骨EG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以顶部最多见[8-9],病灶多呈穿凿样或类圆形骨质破坏,病变较多时可融合呈“地图样”。X线上可见“双边征”及“纽扣”样死骨[10]。病灶一般以板障为中心,跨越颅缝,向内外板侵犯;CT上病灶密度高于周围软组织,且可清楚发现病灶内的死骨,这点优于X线;MRI上多呈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多伴有周围软组织增厚,增强后有强化。脊柱EG最好发于胸椎,其次为腰椎和颈椎。影像上椎体多呈溶骨性破坏,周围可见硬化边,其内见死骨,可累及椎弓根,椎间隙一般正常,椎旁可见软组织影;病变广泛时,椎体塌陷变扁,呈“铜板椎”改变,部分患者可有脊柱后突畸形[11]。长骨EG多发生于肱骨、股骨及胫骨的骨干及干骺端,较少累及骨骺;病灶呈囊样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纵径往往大于横径,髓腔可膨胀,骨皮质变薄,有时可病灶可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骨干周围可见层样骨膜反应,病灶的长度一般大于骨破坏范围。Jen等[1]认为“袖套征”可认为是骨EG的特征性表现。所谓“袖套征”是指MRI增强扫描时,长骨病变周围的软组织水肿、肿块及骨膜反应,如袖套一样包绕者病灶。有些长骨EG病灶中的囊样低病灶内可见到更低密度灶,形成“洞套洞”征,也是长骨EG较为典型特征。骨盆、肋骨及锁骨EG骨质多呈溶骨性破坏,局部可呈轻度膨胀性改变,周围可伴有硬化边,有时可见层状骨膜反应。
图1-2 右侧额骨EG。图1 CT骨窗矢状位示右侧额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图2 容积成像示右侧额骨局部骨质缺损;图3 左侧股骨干中下段EG,髓腔膨胀,骨皮质变薄,可见层状骨膜反应;图4 颈7椎体变扁,呈“板”状改变,椎间隙正常;椎体后缘见软组织影压迫脊髓;图5 左侧锁骨远端EG,骨质密度减低,其内可见囊状低密度灶,骨皮质不连续;图6 右侧股骨干EG,典型“袖套”征,长骨病变周围的软组织水肿、肿块及骨膜反应,如袖套一样包绕者病灶。
骨EG由于发病部位及病程的不同,影像学表现也存在着多样性及易变性,给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与尤文氏肉瘤、骨髓炎、骨髓瘤进行鉴别:①尤文氏肉瘤:此病的病变范围较为广泛,临床症状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而骨EG临床表现较轻微,仅有局部轻微疼痛。尤文氏肉瘤骨质破坏呈虫蚀样,骨膜反应为葱皮样改变,有放射性骨针形成,这些和骨EG还是有很大区别的。②骨髓炎:急性骨髓炎临床表现明显,局部皮肤有明显炎症改变;慢性骨髓炎一般有畸形骨髓炎病史,骨皮质增生较为明显。③骨髓瘤:多表现骨质穿凿样破坏,可伴有病理性骨折,一般无骨质硬化,无骨膜反应,尿检本周蛋白阳性为其特征。
综上所述,骨EG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综合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