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时代

2020-07-06编辑雷鹿茸

厦门航空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球化新冠疫情

编辑_雷鹿茸

实实在在地转变思维

未来经济的恢复,乃至转型和持续增长,还是要靠我们企业家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思维的改变。有远见的企业家都知道,这次疫情冲击之后,很多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都需要转型,现在要改变思维,不要老想着在当下倒下的会不会是我,更要考虑未来站起来的人会不会是我。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可以想象,随着各国对策配套、认识深化及总结经验,或形成相关战“疫”战术的“新冠非传统安全学”“新冠国防经济学”乃至“新冠地缘政治学”。“新冠理论”或影响全球治理及经济全球化。

——陆忠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在一个回不到以前的世界里,向前看,往前走。

“后扬经济”与“地摊经济”

“后扬经济”并不是频繁被提及的“报复性消费”“反弹经济”,是通过主动发现由疫情中暴露出来的新需求、新形势,来进行新的经济规划、新的经济创造。“后扬经济”也并非只会存在于线上业务中,过去不被重视的社区商业没有整体规划和运营,其重要性会被重新发掘出来。

——袁岳,独立媒体人、零点有数董事长

地摊经济是一个较广泛的概念,大意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其合法性存在争论而被视为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形式。纵使地摊经济给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带来种种外部成本,但它的社会收益性亦不容忽视。例如便利市民的就近生活购物,降低交易费;迎合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是对城市消费层次的有利补充;促进低技能人员就业;丰富城市企业文化等。

——MBA 智库百科

全球化将迭代发展

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全球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更像是生命的演化,无论是顺流直下或遭遇拐点,方向的变换并不是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全球化是一种演变,此次疫情促使全球化进程的迭代发展,产生多样性全球体系对单中心全球体系的替代。

——王湘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云上”的机遇与挑战

实际上,今天和2003年一样,无论是“云看病”还是“云上班(学)”,其不光是特殊时期带来的短期需求,内在的目的都是人们期望借助科技手段来摆脱线下成本,提高整体效率,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长期逻辑是一致的。

——大成基金

疫情期间,大量企业无法正常复工,只能被迫选择远程办公,那些平时朝九晚五的员工一旦脱离了办公室的藩篱,再没有颗粒度很高的KPI 要求,你很难要求他们去挑战人性慵懒的弱点。对于工作效率的把控绝不是仅仅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实现的,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工作计划的精细化管理都不可缺少。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习惯不断“暂停”与“重启”

昨日世界既已坍塌,新的可能性也总会浮现。瘟疫之战里,我们并没有赢,疫后的生活也并不会复原,只会继续向前,谦卑地学会在其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就好。

——贾选凝,资深媒体人、时评人

(以上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