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村若干姓氏渊源及其相关文化浅析
2020-07-06谢小康
谢小康
石角村,曾用名“枫围村”,因位于众多石山的角落里而取现名。本村隶属平远县长田镇长田村,与梅县大坪、梅西接壤,是平远最南端的一个自然村,村中心距离圩镇约9公里。本村在公社化时期称石角“大队”,分设上石、下石、严坑、小水坑等四个“生产队”(图1),现设上石、下石和小水坑+严坑三个村民小组。1993年,该村被梅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1]。石角村户籍人口108户425人,目前常住人口已不足100人,共有谢、蓝、熊、凌、丘、巫、廖、吴等八个姓氏。近年来,基于田野调查,笔者对其中三个主要姓氏及其相关文化进行了初步探析,希望能为“讲好梅州故事”、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图1 石角村示意图(谢梅兴手绘,1994)
一、主要姓氏的渊源
(一)谢姓
谢姓人口在石角村各姓氏中居多,鼎盛时期总人口超过200人。据碑文考证,石角村谢姓由八世祖君旺公在清初来此开基,至今已传至二十一世,即传13代人,时间在260年上下(每代人以20年计算)。谢姓梅州始祖为谢朴六(葬梅县丙村罗塘面上,喝形“浪里摇船”)。其后裔大致经白渡大坑头—梅城五里亭阿髻岭岗—城北曾坑里,最后来到上石角村。
据查[2],谢氏发祥于河南,至西晋传至申伯之三十五世孙谢缵,任中郎将,居阳夏(今河南大康)。永嘉之乱,中原世族大举南迁,谢缵之子谢衡在十六国战乱之初,从河南大康迁居浙江会稽(今绍兴),始宁东山,为东山会稽派谢氏始祖,故谢氏后裔多以“东山”为堂号。又,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时任宰相的谢安(谢衡之孙),使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军御秦,取得淝水大捷,谢安从此威名显赫,晋穆帝曾赐“宝树增辉”匾以光其门第;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则有“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语,意谓谢家子弟多才俊。是故,村中谢氏均以“宝树”为堂号。
图2 谢氏祖屋
谢姓祖屋在上石角龙岗寨脚下(图2)。谢姓门联为“东山世第,宝树家声”或“将军世第,太傅家声”。其中,“将军”指谢玄,“太傅”乃谢安之官衔。祠堂联为“承逸韵于东山想当年祖德宗功俎豆千秋绵世泽,绍遗徽于南国垂此日兰馨桂馥冠裳百代振家声”。“俎豆”是指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冠裳”指官吏的全套礼服,引申为文明﹑礼仪制度。
(二)凌姓
凌姓是村里的第二大姓,主要居下石角,鼎盛时期户籍人口近200人。《河间堂凌氏四续族谱》(丙子年)载:中国凌姓始祖暨河间凌氏祖先甸公,本姓姬,名甸,官衔凌人,掌冰政,人常称其凌人,遂以官为姓。凌氏历史名人有凌策、凌统等。凌策,北宋泾县人,字子奇,雍熙年间进士。据传凌策初登第时,梦中见有人送他六颗印章和一把剑,后来果然六次到剑外任职,为官精审,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官至工部侍郎。凌统,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字公绩,十五岁任别部司马,征讨江夏时为前锋。凌统曾随周瑜在乌林击败曹操,后任校尉、偏将军,曾在合肥魏兵重逢中救出孙权。
梅州凌姓始祖为隆祥公(吉公七世),从江西寻乌澄江迁来梅城梅塘开基,其后裔从梅塘迁往平远河头,后又至石正(祥公),再到梅县梅西龙虎蕉坑里,最后至本村下石角秉廉公(吉公十三世)开基,至今已传二十四世,即繁衍11代人, 时间大概220年。凌姓祖屋(老屋下)在下石角村的“坑子菜头”。
石角村凌姓开基祖堂号为“河间堂”,堂联为“益州世泽,江表家声”。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间市,河北省沧州市下辖)。联中“益州”为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及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江表”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亦为古时南方六都之泛称。祠堂联:益州绵世泽缅宗祖立德立功永绍箕裘勿替,江表远家声期后裔允文允武长垂兰桂腾芳。“箕裘”原指由易而难、有次序的学习方式,这里比喻祖先的事业。
(三)蓝姓
据《蓝氏族谱》(2006梅区印准字第001号)记载:蓝姓赐姓世系127世大一郎公,长汀水口坪岭村开基后,其七子128世念七公在上杭扶阳立基。传至146世日攀公,由梅县大坪嶂下迁到平远县长田镇石角里定居,至2006年传159世。照此推算,开基时间与同在上村的谢氏大致相同。蓝姓老祖屋在上石角村的南端,隔谢姓老祖屋不远,曾经是革命时期游击队的驻地。族人蓝海清曾任当年石角游击队交通员,负责运送情报和协助发行蕉平寻边[3]县委机关报——《曙光报》(图3) 。
图3《曙光报》报道(翻拍自《平远红色地标》一书)
蓝氏堂号为“汝南堂”,门联为“汝南世第,相楚家声”。“汝南”系指一世祖昌奇公受为蓝姓封居汝南(今汝南县,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相楚”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蓝氏祖先在楚国出过相官;二是“相楚”或为“湘楚”,指湖南和湖北。石角蓝姓堂联为“祖有德宗有功惟烈惟光永保衣冠联后裔,左为昭右为穆以享以祀长承俎豆振前徽”。“昭”“穆”是一种古代宗法制度,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 始祖庙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居左,称为昭,也就是“左为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即“右为穆”。
二、开基首姓的争议
石角村旧时本是荒凉之地,开村前人迹罕至,迁入的客家先民只能试探着在山间谷地搭茅舍住下来。他们披荆斩棘,开山造田,种植五谷,同时还饱受野兽的干扰,生活十分艰辛。上石角村有杜、宋、董三姓人家,后终因环境艰苦而另迁他处,至今村里还有一称“杜窝尾”的地名。在杜、宋、董三姓人家迁离本村后,接着又来了蓝、谢、熊三姓,他们在这山野间建居筑室,垦荒造田,传宗接代,因此便有“未有蓝谢熊,先有杜宋董”之说。综上所述,熊姓人入村在谢、蓝之后应是无疑,但谢、蓝两姓先来后到者属谁则未有明确记载。据蓝姓村人反映,旧时民间就有“未有长田墟,先有蓝公碑”之说,能否据此推断蓝姓是石角村乃至整个长田镇最早开基的姓氏?这尚需进一步考证。
除此之外,石角村一直有一个传说:下石村凌、丘两姓的祖先来到村里定居伊始,自以为是村中最早的开居者,直到有一天去河里洗衣裳,发现水上漂浮着菜叶,才知道村子的南面(石角河上游,现在的上石角村)已经有人家居住。笔者认为,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这一现象似乎合理,因为上石谢、蓝两姓先祖与下石凌、丘两姓先祖的迁徙方向是不同的——前者从梅县方向由南而北,后者从平远方向由北而南。今之上、下石角之间当年可能隔着难以穿越的“蓬头”(客家话,“荆棘”之意),彼此长时间不相往来。照此说法,应该上石村人先开基才对,这与前述三姓人的开基时间也吻合。
图4 修葺一新的凌姓祖屋
但是,下石村凌姓与丘姓之间先来后到者究竟熟谁,亦有争议。据凌姓人称,现在新修葺的凌姓祖屋(图4)旁有一地名叫“丘屋厅”,是旧时丘姓人做屋的地方,能否据此就推断丘姓人一定比凌姓人来得早呢?从现有族谱查考,石角丘姓开基祖乃长田丘氏十世廷超(汝盛四子,移居严坑约高排上,配凌黄氏,生子一:孔伟),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一世,共11代人,约220年。据此,丘姓开居时间与凌姓人大致相同。然而,族谱也显示,与廷超同世的廷新、廷连都葬石角,他们究竟是石角一脉所传还是从其他地方迁来(二次葬)呢?
由此可见,丘姓开居时间亦有可能早于凌姓,甚至早于上石村的谢姓和蓝姓。究竟谁先谁后,仍有待探究。
三、双碑墓里的故事
图5 华母与刘母合葬墓碑
下石角村有个地名叫“华树下”,相传旧时此地住有华姓人家,后其族人迁往平远八尺和中行拐湖等地。此间至今有一块田地称之为“屋场坵”(华姓开基祖屋旧址),田间地头仍不时发现瓦砾碎片。
要求证华姓究竟有无在村中住过,查找墓葬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严坑村客子坑“苗竹窝”山顶就有一穴坟墓,且很特别:墓头镶嵌着两块碑石,其中一块刻着“华母王老孺人墓”,时间为“雍正十一年重修”,即1733年;另一块刻的是“刘母魏大孺人之坟茔”,时间为“民国十五年重修”,即1926年(图5)。显然,这座墓是两位母亲而并非夫妻的合葬。令人惊奇的是两者的落款时间竟相差193年之久。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华姓和刘氏分别为江西寻乌人与平远热柘人,他们年轻时就结了同年,感情甚笃,相互也都非常孝敬对方的母亲大人,两位母亲相互也把对方的儿子视如己出,厚爱有加。华氏在当年考取了功名,事业兴旺发达,积累了不少财富,刘氏则生活比较艰难,日子过得一般。尽管这样,二人还是商量着:待各自母亲百年归仙后,一定要找个好风水,把她们合葬在一起。谁知后来因各种变故,两位母亲于雍正年间去世后都在各自的居住地先行安葬了,从此便无人再传讲两家人之间的故事。直到民国十五年,刘氏的后人才得知以前与华氏人家有过“君子协定”,为秉承先祖遗训,传承良好家风,决定选择严坑里客子坑苗竹窝这个喝形叫“蝴蝶过岗”的地方安葬双亲的遗骸,碑石仍沿用原重修时所置。从此,蝴蝶过岗的双碑墓遂流传为乡里间敬亲孝母的美谈。
或许以上故事只是一种传说,但它很好地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动听而感人!至于真相如何,就有待于历史学家去求证了。
四、有关五谷墩的传说
五谷墩位于石角村北的严坑里一条小溪口。这个“墩”在客家话里原指低矮的土丘,但这里的五谷墩是指一个颇耐人寻味的建筑形制。
话说旧时严坑里廖屋除了出过武官(四川游击将军)廖元盛外,还出过“十八担书笼”(“书笼”是古时装运书籍的木箱或藤箱),可见古时廖姓族中有过不少读书人,但究竟是十八个读书人都有一担属于自己的书笼,还是几个读书人的书笼加起来共有十八担,今已无从考证。据族人反映,严坑水口旧时曾经有个八角亭,说是专门管廖姓人风水的,廖姓人若不先到亭内,其他姓人是不敢贸然进入的。但不知何故,这个八角亭后来被拆了,村人只好在原址上以供奉五谷大帝为名重新修建神龛,故称“五谷墩”(图6)。笔者无从考证旧时八角亭与十八担书笼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也无法评估其被破拆之后对廖姓族人的文化基因有无影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中廖姓族中共出了6位大学生,其中一位还留学美国。
图6 严坑水口五谷墩
严坑村旧时流传着一句民谣:“好地严坑口,背手牵金狗,谁人葬得着,黄金万万斗”。传说当年嘉应州知州王者辅曾经到过此地。从远处望见这里有多重山脉包围,似块风水宝地,心中暗喜:“莫非此地有富贵人家?”而当其走近所见出乎意料时,只好留下以上几句话拂袖而去。
另据报道[4],明朝国师、宰相刘伯温有过一句偈语“好地出在胜坑口,金龟把水口,右手牵头牛,左手牵头狗,人若葬得对,黄金万万斗”,明末清初大师刘江东证实这句偈语所指在大埔银江龙颈凹,即大埔“三市”中的“龙市”(另二为“虎市”和“塘市”,即青溪石下坝和大东大塘头)。
那么,到底是王者辅真来过石角严坑村,还是这句民谣乃刘伯温的偈语误传而来(“胜坑”与“严坑”之误?),尚需进一步考证。不过,流传于村中的一句风水口诀似乎印证了严坑口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鸡龙山上一条龙,偷踪脱脉起三峰,头结贞武拔剑,二结金龟浮水”。这里的“金龟浮水”说的正是严坑水口之“五谷墩”,周边也确实葬有几个好风水(坟墓),至于那个“黄金万万斗”的发财之人倒是没听说过。
五、结语
“本立而道生”,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中国那么大,中国的故事那么多,我们每个人该从哪讲起?作为客家人,要会讲客家故事;作为梅州人,更要讲好梅州故事!村落是中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一个村落里每个姓氏都有它自身形成的宗族文化,这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族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石角村越来越多村民热心修祖屋、盖宗祠、编族谱,重新响应传统习俗,不少外出工作的村民立言退休后要回乡度假甚至养老。因此,对乡村的姓氏渊源、村落变迁、历史人文、民间轶事等进行系统梳理,以讲好乡村故事,既是使村民找回身份密码,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