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等院校学生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情况与对策研究
2020-07-06罗廷分张德春
罗廷分,张德春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啦啦操运动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被纳入到体育教学选修系统当中,并利用其阳光健康的形象特征,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顺势成为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养成的新途径。
为此,通过深入地了解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情况,发掘及总结影响啦啦操开展的因素,并制定系统的科学对策及改革措施,从而发挥成都文理学院自身资源优势,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期望能够为高校啦啦操运动的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
通过调查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的普及情况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的对策,为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的普及情况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以成都文理学院的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选题及研究内容的实际需求,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期刊网,以及成都文理学院图书馆等途径,将“啦啦操运动”、“啦啦操运动高校开展现状”为关键词,共检索相关文献资料3318余篇。
2.2.2 问卷调查法
依照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要求,以自编的形式设计了《关于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的问卷,其中包括师资队伍、开展情况、学习情况、认知情况等方面。另外,在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方面上,本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成都文理学院的2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192份,有效率为97.9%。
2.2.3 实地调研法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便对成都文理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为本课题的研究及撰写提供现实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本课题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相关整理,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总结,从而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2.5 逻辑分析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概况,从而有效地增加本文论证的科学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3.1.1 成都文理学院师生对啦啦操运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表1 成都文理学院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200)
图1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知程度调查
根据表1及图1中的数据显示,不难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对啦啦操运动非常了解的学生只有6人,所占比例为3%;对啦啦操运动比较了解的学生有60人,所占比例为15%;对啦啦操运动一般了解的学生共有90人,所占比例为45%;还有68人表示对啦啦操运动不太了解,所占比例为34%。由此看来,目前成都文理学院的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知情况明显呈现出金字塔结构。
表2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了解啦啦操运动的主要途径(n=200)
根据表2中的数据表示,其中通过校园传播媒介得知啦啦操运动的有49人,比例为24.5%;通过NBA、CBA等赛事得知的人数为58人,比例为29%;通过周边同学、朋友等传播途径的仅为58人,比例为29%。这也表明在学校当前已经停设啦啦操运动的前提下,多元化的校园传播媒介及专业赛事转播是学生获取啦啦操运动信息的重要途径,反观体育社团、人际传播等方式则效用不大。
图 2 学生关注啦啦操运动比赛、表演实际情况
事实证明,校园啦啦操比赛及表演是提升学生认知的最佳途径,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图2中,发现被调查的200名学生只有46人表示经常关注啦啦操比赛及表演,占总人数的23%。此外,还分别有25%和3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一般了解或从不关注。
3.1.2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学习啦啦操运动的调查分析
图3 学生学习啦啦操运动时间的调查情况(n=68)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共有68名学生学习过啦啦操运动,其中有30人学习啦啦操运动为2年,占总人数的44%,这部分学生主要为大四学年学生,并通过体育选修、专修的形式学习啦啦操;还有27人学习啦啦操的时间为1年,占总人数的40%,这部分学生主要为大三学年的学生,经过短暂的培训指导后,其专业能力及技巧水准相对较低。
3.2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相关领导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一般来说,高校体育类项目经常是“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因此,上文的调查研究,发现成都文理学院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对啦啦操运动并不重视,这直接影响到了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情况。
3.2.2 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成都文理学院每年也会组织及举办体育教师培训讲座及课程,并吸引了广大师生的一直关注。但是,由于啦啦操运动的教练员人数相对较少,并且还存在健美操专业兼任的现象。
3.2.3 啦啦操运动开展经费不足
通过现有的调查得知,成都文理学院在开展啦啦操运动
比赛及活动时,除学校所提供的专项经费外,实际上大多以自费或社会赞助的形式,无法对啦啦操运动队队员及其他学生形成激励作用。
3.2.4 啦啦操运动训练及内容配置不科学
正因为啦啦操运动融合多项体育运动的优势,才能够得到大学生群体的一致喜爱。因此,作为一项系统的训练工程,只有依靠科学的训练方案计划及合理地时间安排,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但是,成都文理学院啦啦操运动项目的训练虽然为每周三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大多集中于赛前的高强度训练。这既容易操作学生身体体能及机能的严重透支,也难以让学生在学习及训练中,领会到啦啦操运动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存在“轻理论、重实际”的问题,长期以往,必然会忽视学生们的基础动作训练,导致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学习潜力不断下降,进而出现技术动作能力及运动损伤几率的提升。
3.2.5 学生对啦啦操学习的兴趣存在认知偏差
但是,通过前文调查所述,发现学生群体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兴趣普遍较低。
3.3 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啦啦操运动的推广策略
3.3.1 引进专业师资队伍,强化现有培训机制
为不断适应高校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创新发展、多样化演变的趋势,成都文理学院体育专业管理部门应该构建完整、科学的培训机制,用于为学生群体提供更加专业的理论教学及专业指导。
3.3.2 提高啦啦操宣传力度
竞赛及表演是体育项目运动得以开展的最好途径及载体,也是学生深入了解运动形式的窗口。
3.3.3 实现啦啦操运动训练及教学改革
通过借鉴其它体育运动项目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等有益经验,将啦啦操列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遵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3.4 构建稳定经费制度,推动竞赛活动进一步开展
首先,建立快速的场地设施使用报批、审批制度,在学校计划安排的训练时间之外需要时间场馆、设施进行训练的,场馆管理部门应根据舞蹈啦啦操队的报批要求积极进行协调,加大场馆、设施的开放力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建议
4.1.1 首先,成都文理学院啦啦操运动的教练员队伍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应当从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层面入手,通过人才机制的创新来实现学生技能及理论知识的进步。
针对师资力量不强的问题,应当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引进专业的优秀啦啦操教师,在提升现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实现啦啦操运动的多样化发展。
4.1.2 在训练方面,目前啦啦操运动队主要以赛前集中训练为主,其训练内容及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科学的理论教学方案及实践训练。
面对以上内容既要拓宽现有的训练内容及方法手段,还应该充分重视起其基础训练及素质训练,改善现有学生体能及技术动作不达标的现状。
4.1.3 在经费制度及学校重视程度方面上,成都文理学院当前并没有相对完整的经费补贴制度,而是通过有限的教学设备及器材进行教学训练。
校方应该增加啦啦操运动项目的专项经费计划,集中并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促进校园及校际啦啦操运动表演及竞赛的开展。
4.1.4 在学生缺乏有效地正确认知方面
对于学生认知偏差的问题,需要借助学生社团、俱乐部等现有的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拓宽啦啦操运动员后备人才范围,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宣传的优势,实现啦啦操运动校园开展宣传的强化。
为此,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也相应地提出了相应地对策,即:一是开展教练员培训制度及人才引进机制;二是>构建稳定经费制度,拓宽现有渠道;三是转变现有教学内容及模式;四是推进啦啦操比赛多样化开展,促进高校宣传及教学资源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