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方案
2020-07-05刘为民
刘为民
摘要:当前,地下建筑越建越多,其内部不但层数众多,而且与营业区域衔接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我国的消防技术较为欠缺,不能对大面积区域的建筑场所快速设定出科学合理的救火方案,甚至出现指挥失控的情况,无法发挥及时救援的作用。另外,地下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倘若火势迅速蔓延,就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与有毒烟雾。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地下空间结构的火灾特征,然后详细介绍了地下空间结构火灾问题灭火救援计划。
关键词:地下空间;火灾问题;灭火救援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工作空间的安全思想不断提高。但是,受火势蔓延迅速、高温毒雾和浓烟高温和人员集中疏散较难等因素的影响,地下空间结构极大限制着灭火救援的正常开展。由此,工作人员要从实践角度着手,在了解地下空间结构火灾事故出现特征的基础上,列出针对性的救援计划。
1 地下空间结构的火灾特征
1.1火灾发展快、燃烧迅猛、扩散快速
地下空间结构中装修材料较多,且内部各种电气电路管道分布四方,有些地下商场、车库以及仓库保存着许多可燃物品,地下空间结构通道繁琐、扩散路径多,加上排风机的影响,出现火灾烟雾扩散快速,造成火灾初起时间不长。若无法及时把控,将迅速进入迅猛发展阶段,短期内烟火会充满整个地下空间结构。
1.2高热浓烟,火灾救援较难
地下空间结构出现火灾,在密封空间中,如果烟气无法排出,烟热在热对流状态下,浓烟四起,将毒气蔓延[1]。由于中性面下移等情况,起火环境四周温度迅速提高,短期内就可以高达800℃-900℃,起火点周围温度将更高,高温高热,这种环境对疏散和灭火非常不利。
1.3人员集中,疏散组织较难,极易引起伤亡
地下空间,除了一些地下车库外,各种地下空间商业繁盛,通常消费、娱乐人员集中。而大型的综合地下空间、商场等日均量将多达数千上万人。若出现火灾,极易引起人员慌乱,若无法及时指挥疏散,或是排险抢救措施不合理,后果不堪设想。
2 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原因分析
通常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主要是有人为因素、电气故障、火灾扑救困难这三方面原因。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主要是有人故意在地下空间放火或者是无意识引发的一些火灾。比如:在地下建筑场所吸烟忘记掐灭烟头,或者是有人携带易燃易爆炸的物品进入地下停车场等因素,这些都会引起火灾情况发生。有些地下建筑空间电气设备与电缆比较多,由于建筑时间年限较长,地下空间过于潮湿,导致鼠害泛滥,电气设备老化严重,使得电气线路出现短路、漏电等情况,继而容易引发火灾。除此之外,地下建筑空间较为复杂且地域环境存在一定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人员只能通过消防通道或者特殊通道的方式予以进入,无法同地上建筑火灾扑救情况相对比。当前,最为常见的灭火方法就是内攻,然而这种灭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难度。值得注意的是,地下建筑温度、毒气以及烟雾较高,使得消防队员常常处于地势较为恶劣的环境当中,未能对起火点予以有效控制,增加扑救难度。
3 地下空间结构火灾问题灭火救援计划
地下空间结构出现火災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电气电路老化、故障和设备运转异常;机械设备操控错误引起的火灾;人为破坏引起的地下空间结构火灾问题,例如爆炸、纵火等。简而言之,出现火灾的因素较多,整体上能够将至归纳为两点内容,即人为因素和电气异常因素。具体能够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提升火灾救援效率。
3.1第一时间采取一切措施救人
当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应第一时间采取一切措施疏散与营救被困人员,并启动消防控制警报系统,快速有序地引导地下人员向未发生火灾的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对于情绪较为惊恐不安的人员应予以安抚,并有组织有秩序地让地下建筑的工作人员在重要消防通道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疏散与营救。与此同时,消防人员还应根据地下建筑的火势制定救援方案,并在水枪掩护下进入到火灾重灾区域开展营救工作。由于地下建筑空间地理结构较为复杂,无法准确判定某些区域有无受困人员。为了营救更多的生还者,消防人员还要根据火灾实际情况与地下建筑区域的地理位置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策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控制火势,防止火势发生进一步蔓延。倘若火势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消防人员应使用专业消防器材快速营救,防止地下建筑物出现坍塌,一旦发现建筑物有坍塌倾向应做好预警工作,及时提醒其他消防救援人员紧急避让。
3.2充分利用地下建筑消防设施
为了更好的预防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应充分利用地下建筑消防设施,并根据地下建筑结构制定防火设计,确保地下建筑区域内拥有较为完善的建筑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倘若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消防救援指挥官达到现场以后,需立刻进入消防控制室,对该地下建筑火势予以监控,通过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了解火势蔓延情况以及消防设施现场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启动防火卷帘装置,对火势较大的区域再次使用自动喷水装置,开放排烟系统与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等消防设施,避免火势快速蔓延。通常地下商场都严格依照消防规章条例设置防火分隔区域,每个防火区域都要配置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这样消防人员可以快速到达现场,并对被困人员开展营救。
3.3现场建立应急通信保障与作战指挥体系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以后,现场组织指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保证所有消防营救人员在营救过程中通讯网络始终保持畅通。在设置现场指挥部时,应将其设置在地下建筑区域的入口位置或者是进风口位置,这样既可以随时查看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情况,又可以方便指挥人员对火灾现场的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指挥应急方案,从而让现场指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地下建筑火灾在扑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消防干部与消防战士需组成3人以上的灭火救援战斗小组,并在防火救灾时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依照地下建筑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灭火救援方案。同时还要保证地下建筑应急通讯信号保持良好,倘若应急通讯信号时断时续,需采用移动中转台地下装备进行保持应急信号通畅,以便指挥人员随时了解所有消防人员的具体位置以及生命体征情况,继而保证消防人员生命安全。在部署消防救援战略时,指挥人员还要在灭火救援中不断完善灭火策略,对火灾现场的温度、毒气以及烟雾等予以科学处理,借助地下建筑中现有的通风窗口以及排烟窗口排放浓烟,或者采用相关机械设备加大烟雾排放量,从而为改善消防救援环境,为消防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降低灭火工作难度。
除此之外,现场指挥人员还要对火灾现场实际环境予以分析,借助水枪以及隔离带等消防措施减小火势,借助水流冲散地下建筑中的浓烟,防止火势持续蔓延。倘若火势较大,消防救援难度较高,消防人员应采用排烟散热装置,待地下内部温度降低以后,施工人员方可再次开展消防营救,并在营救过程中使用花射流方式驱散烟雾,以此保证内攻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内攻人员还要穿戴好消防装备、紧急呼救器、氧气呼吸器以及防爆照明工具等。如有需要还应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穿着隔热服、测温仪以及有毒气体探测仪等,通过这些先进仪器设备对火灾现场进行实时检测,避免因有毒物质或者是爆照物质危及周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4提升应急疏散和排烟散热效率
首先,全面加强地下空间结构建设者的心理素养和人员疏散排演,指经过宣传逃生知识,且使人员把知识用于应急通道管理之中。简单地说,即采取热成像仪和烟雾视像仪等工具,来保障人员可以有组织迅速的逃离火灾事故区[2]。其次,排烟散热是解决地下空间结构火灾问题的重点,所以,灭火救援者应合理使用排烟管道口和通风口完成排烟,以实现火灾区域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迅速分散目標,最后有效削减火灾周围温度升高的时间。另外,在依靠机械排烟的基础上,还能选择喷雾水枪完成烟热稀释,由此降低其影像。这一过程,要科学选择喷射时机、操控方法和作用位置,以防止火势扩散方向变化或者速度不降反增的情况产生,给灭火救援活动的开展带来较大困扰。
3.5保障灭火救援活动组织的针对性
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地下空间结构的建筑构造、功能、格局和应用状况等,如此就可以让消防设备、可用水体和安全疏散通道正常应用,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针对出现火灾问题的地下空间结构应用状况、客流量与运行管理现状有所了解,以建立出具备可行性的灭火救援计划[3]。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灭火救援者能通过建立多个方案来确保救援活动开展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地下空间框架的布局状况,组织救生通道、救援和防控等实践演习,从而根据原来的工作经验,选择救援预防。此处的演习指在地下空间结构、区间隧道和上盖建筑范围,组织具备针对性的火灾问题灭火救援演习。
3.6科学规划防排烟结构
针对机械排烟结构来讲,排烟量的多少是通过火灾烟气的形成决定的。因为建筑结构火灾现象千差万别,干扰室内可燃成分燃烧的因素较多,因此要精准计算火灾烟气产生量比较困难。在天然排烟结构设计中,以往的天然排烟能够采用建筑物阳台,凹廊和外墙上建立方便打开的外窗,这样能够让建筑空间具有较好通风采阳效果的基础上,实现系统运转的排烟目的。
4 结语
地下空间结构的火灾有燃烧猛烈、扩散迅速、浓烟高温、火灾扑救较难和极易引起人员伤亡等特征。由此,灭火救援活动的开展要根据原来这类火灾事故的实践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以提升地下空间结构火灾救援效率。实践表明,地下空间结构火灾事故的出现,唯有通过科学的防排烟结构规划、提升应急疏散和排烟散热效率以及保障灭火救援活动组织的针对性,方可更好保障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梁毅龙.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20(07):50+52.
[2] 周维建.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分析[J].低碳世界,2017(28):165-166.
[3] 严伟民,袁可夫.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