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农田水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几点建议
2020-07-04苏超杰孙娟娟吴俊颖
苏超杰 孙娟娟 吴俊颖
摘 要:即将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是指导农田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农田水利规划、建设标准,提升农田水利工作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条例;建议
现根据地方农村实际情况,对《农田水利》条例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田水利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保证粮食产量,以种植粮棉油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主要是满足粮食作物的基本生长需要,建设标准较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对灌溉、抗旱的标准更高。加之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规模化大农业对农业灌溉、排涝、农业机械化的标准在不断提高,要求农田水、电、沟、桥、路配套齐全,以满足经营者的需要。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标准要相应予以提高。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进一步加快,土地规模经营整片开发利用将形成大的趋势,要充分调动土地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财政补助等形式,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护的积极性。
三、要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排标准作为今后农田水利工作的重点
随着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化,对水资源管理和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水资源供需平衡。农业灌溉作为农业大县的用水大户,要把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作为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加大节水农业建设力度,加强节水设施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四、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领导,统一农田水利工作
目前,水利建设投入渠道较多,农办、国土、财政、农业等部门实施的项目中都有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而这些项目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工程规划和建设时各自为政,难以做到统一,致使在工程规划中出现旱涝不均现象。一些交通便利、易出形象、出效益的地区扎堆规划建设,而一些偏远地区 、边缘村庄长期无项目资金注入,形成水利建设的“真空地带”,农业生产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应当加强农田水利规划的领导,树立农田水利规划的权威性。县级政府定期开展农田水利调查,编制农田水利规划。规划一旦批准,各部门要围绕批准的规划安排农田水利年度投资,加大各个项目间的建设协调,单个项目农田水利建设要服从于全县农田水利规划。
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的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事业是基础的公益事业,既是公益事业,就要有政府来主导。现在农村农民的基本概念还是水利事业应该有政府来办,因此要建立各级政府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良效机制,尤其是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现在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时期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而在维修养护管理上投资力度不够或者是基本没有,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这行费用比较高,比如小农水重点县机电井工程的水泵维修一次1-2千元,由农民全成本负担比较重,不按成本收费建设的供水工程难以良性运行,尽快研究制定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要区分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工程性质,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设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专项管护资金,用于管理运行维护。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问题。
六、加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水利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乡镇水利站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末梢,乡镇水利站在服务“三农”承担基层水利工作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的目标,更需要基层水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乡级水利服务站,但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仍归乡镇领导,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多数时间都是和其他人员一起被乡镇政府派到各村开展信访稳定、三夏、三秋生产等工作,水利的专业职能被淡化,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服务无法实现。建议将水利服务站作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将人员从农业服务中心分离出来,由县水利部门直接管理。同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水利站职能,科学设定管理职责和岗位,管理权限和范围,强化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站有效服务于农村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行政水利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优化调度,保证工作的系统性、延续性和有效性。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水利服務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落实经费,理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渠道。将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及公益性支出纳入财政公共预算,确保损毁的水利工程及时得到维修;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基层水管单位运行管理和设施建设,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