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与微生物燃料电池之间的双向影响研究
2020-07-04高国彬张宏伟单子岳宗天宇
高国彬 张宏伟 单子岳 宗天宇
摘 要:在石油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抗生素则是现代医学必不可少的一类杀菌药物。本实验将探究MFC与抗生素间的双向影响关系,观测抗生素对产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判别MFC对于抗生素的降解是否有效,为MFC的前景发展提供基础,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抗生素;双向影响
引言
能源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全球变暖也使得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关注其他可替代型能源。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新型的产电装置,它利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作为催化剂,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理论上其能量转化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能源间接转换方式要更高。除此之外,MFC在常温环境条件下也可正常运行,且由于其产生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故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MFC在废水处理、生物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MFC可以利用海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在海底为无人值守产电装置产电;也可以利用少部分血糖为超微型心脏起搏器供电[1]。
抗生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抑菌、杀菌药物,由于其价格低廉、易于提取,在医学上被大量应用,也正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出现一些新问题,如耐药菌的产生及DNA污染等。人们因抗生素的滥用付出了代价,因此,如何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由于MFC可用于处理废水,在其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水体中抗生素积累的问题,而微生物作为MFC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MFC的产电效率。探究清楚抗生素与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双向影响,可以有效地为MFC的后续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对抗生素的降解和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实验方案
制备阳极培养液和阴极培养液各1L,组装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3组。设置三组平行实验,MFC采用双室模型。
双室MFC由两个电极室组成, 一个为厌氧室(阳极室),另一个为好氧室(阴极室)。在厌氧室, 物质被微生物氧化, 电子被外加载体或者介体转移到阳极。在好氧室,电子通过外电路、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分别到达阴极化合形成水。[2]
实验项目设置三组平行实验。第一组MFC正常运行,作为空白对照组;第二组MFC在实验周期稳定期时加入一定含量的抗生素,取抗生素加入一段时间后后电极上的微生物,观测其群落结构与空白组微生物群落结构区别;第三组MFC在试验周期稳定时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并断开电路。
1.1 培养液配置
本实验接种微生物为污水池活性污泥,取回后静置,倾倒上端上清液,与培养液按体积比1:3混合后接种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
阴极培养液为0.4mol/L NaCl和0.2mol/L K3[Fe(CN)6]以3:2体积比配制而成的混合液。
1.2 实验步骤
1.2.1 微生物群落分析
MFC反应器共设置三组。每组具体实验步骤见下。
第一组:通路情况下持续进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
第二组:稳定期时在阳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一定时间后取阳极上的生物膜,进行微生物群落的分析,同时进行第一组阳极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第三组:稳定期时在阳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同时将电路断路,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
为了确保微生物样品具有代表性,本实验取样时间定为MFC系统稳定产电后30天,将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进行半定量分析。
1.2.2 MFC产电性能比较
三组都进行极化曲线与循环伏安法分析,比较三者异同。
(1)极化曲线测定:MFC所产生的电压U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采集.由欧姆定律计算电流I, 电流密度J=I/A, 功率密度P=IU/A,
其中A为阳极面积。MFC的阴、阳极电势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测量。
极化曲线采用稳态放电法测量, 实验过程中在电极两端连接50~10 000Ω的一系列负载电阻, 每个阻值下稳定约1 h后测量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计算电流、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后, 将电压和功率密度对电流密度分别作图, 得到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
(2)循环伏安法:电极开路一小时后,阳极作为工作电极,阴极为对电极,连接参比电极并放置于阳极当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设置扫描范围为-0.5V至0.5V(Vs.SHE),扫速设置为1-5mV/s。
循环伏安曲线的处理方法:阴极反应的电流称为阴极电流,对应还原峰;阳极反应的电流称为阳极电流,对应氧化峰。一般國内规定阴极电流用正值阳极用负值,国外很多文献反之。通常,氧化峰位于较正的电位而还原峰位于较负的电位,这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1.2.3 抗生素降解性能分析
在稳定期,三组都定时测定阳极水质中抗生素的含量。本实验采用的抗生素测试样品为四环素,由于不同浓度的四环素吸光度不同,可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2 实验结果
2.1 伏安特性曲线分析
各组MFC运行产电情况用循环伏安法测量结果见下。
(1)第一组实验数据见下图。本组实验无抗生素影响,电路闭合,为空白对照组。从图中可分析出MFC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其产生电动势及电流基本可认为稳定增加,直到一个阈值。阳极反应为
阴极反应为
(2)第三组实验数据见下图。本组实验在本组实验在阳极液中加入20mg四环素,其余培养液成分不变,电路断开。
图1中黑色曲线为空白组伏安特性曲线,红色曲线为第三组实验伏安特性曲线。两组曲线对比可发现,第三组实验在加入四环素并保持断路时,在同等电动势的情况下,产生的电流要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四环素的加入会刺激微生物的增长。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加入四环素的实验组产电量高于不加入的空白组,说明抗生素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MFC的运行。但MFC必须保持闭路状态,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的生长将会受到抗生素的抑制,从而降低MFC的产电能力。
2.2 分光光度法曲线分析
王晰等人用离子液体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在3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本次实验采用此方法测量三组实验中剩余的抗生素量,共测量了10天的变化量。
由第二组和第三组曲线对比,可分析出在电路闭合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组吸光度下降的速率要高于第三组。即在通路状态下,MFC中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的效率要高于断路状态下的降解效率。
3 结语
MFC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受抗生素影响,但它们也会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分解。本次实验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适量的抗生素对MFC的运行是有利的,且对抗生素的无害化也有一定的帮助。由于实验室条件与实际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差别,而人们对于MFC的实际应用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若要在实际生活中大规模应用MFC,需要更深入和更全面的研究。由于M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其发展前景依旧十分乐观。
参考文献:
[1] 徐功娣,李永峰,张永娟,等.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与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44-245.
[2]贾斌,李小明,刘志华,杨麒,廖德祥,曾光明,邹高龙,胡劲梅,刘精今.双室和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比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05):74-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