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04周小海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微课信息技术

周小海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代下微课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并从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以及教学等方面来阐述微课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微课在信息时代下的教学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课;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教学应当强调的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应用手段和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标准》为信息化高中教学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前程,要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微课作为在新时代下的新式教学手段,由于课程时间简短,内容精炼,针对性强,可以在手机或者是电脑上进行反复学习,能够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微课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将微课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实际的课程过程中去,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1]。

1   微课的简述

微课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和学习者需求的最佳学习方式和最快捷的学习手段。微课的制作由教师或者是设计人员围绕一个特定的专题进行。微课的分级、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的环节,都与教学的主体内容相互补充,因而微课的教学内容短小、精炼。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内容占据一大部分的时间,在信息技术的练习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信息学习的内容需求不同。并且我国高中的教学基本是大班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只能基于班级大部分的学生水平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这就导致了会有一部分信息技术水平在平均之上或者是在平均之下的学生不能够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引入微课教学方式,这相当于给学生配置了一名专门的“教师”,可以使课堂上的教师从大的教学环境中“解放”出来去与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人。引入微课,可以使得課程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在高中的信息教学课程中开展微课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教学主题明确

微课教学主题不能模糊不清、界限不明了,且微课的内容需要做到精炼、简短、针对性强。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之中,可以选择教学中的一个知识难点、知识重点,或某一个题目、概念、图形的分析来进行讲解。如“循环语句的用法”,这样的一个标题就显得过于宽泛了,不适用于微课这样的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因此可以将“循环语句的用法”改成“双分支结构语句的应用”,或者是更加直接地以知识点命名:“for语句的使用方法”,“while语句的简析”。将复杂而繁琐的教学内容改成某一个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使其更加符合微课本身的特性。

2.2  教学时长适中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有限,对电脑和手机上教学内容所保持的专注力就更加短暂,因此在微课的制作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学时长有所限制,最好控制在5~8分钟,时长太短容易使内容的讲解不够全面,使学生无法将相关的知识了解清楚,导致教学不到位;而教学时间太长了的微课视频则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下降,学生听了一半就没有耐心继续学习下去了。因此,对于微课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2.3  教学语言得体

由于微课的时长限制,因此对于教师就要求语言精炼、简明得体。教师应当准确把握不同教学情境所适用的方式和语气。为了保证微课的质量,教师应当在微课录制之前自行练习几次,反复斟酌每一句话,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4  重视分析学生特征

信息技术的微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更有效的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就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一般内容的教学不相同,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教师的教学可能不适应所有学生的基础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基础水平,通过微课的教学方式,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上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

2.5  选择恰当的微课资源类型

微课教学资源有视频、2D或3D教学视图和录屏等。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资源。偏向于理论的内容,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讲授;偏向于实际操作的内容可以采用录屏的方式进行教学[2]。如“FLASH动画的制作”,教师可以先自己制作一次,将制作的过程用计算机的录屏功能记录下来,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3   微课的制作方式

3.1  摄像机记录

用摄像机拍摄视频的优点是画质清晰,噪音较少。但是用摄像机录制微课视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前期制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采用多个机位进行拍摄;二是在拍摄结束之后,还需要对素材进行剪辑,比较复杂。

3.2  手机录制

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几乎是人手一部。用手机录制微课视频较为方便快捷。但是手机有一定的短板,其音质和画质都远不如摄像机,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手机录制视频的效果会越来越好[3]。

3.3  动画制作

有能力的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漫以开展微课的教学,这种形式比较直观有趣。但是,制作动画对于教师而言工作量大,并且技术难度高,只适合于具备一定动画制作能力的教师。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的省份都已经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差距大,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随着各种学习平台的发展,微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微课一定能够使得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

【参考文献】

[1]梁乐明.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式教育.2013(1).

[2]孙重.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式教育.2012(1).

[3]杨钊.微课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3).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