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小实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020-07-04陈胜友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陈胜友

【摘 要】物理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借助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丰富学生实践活动,能使得课堂活动更加有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巧妙引入物理小实验,通过小实验的观察和操作,加强学生物理知识的认知和体会;还要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构建高效物理课堂,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提出几点小实验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

【關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在初中物理课堂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巧妙引入物理小实验,结合学生的操作与观察、分析和总结物理知识,加强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实验具有新颖和灵活的特点,操作更加方便,可以穿插在课堂活动的每个环节,以激发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热情,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小实验的作用,为小实验的开展创设平台,在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丰富小实验资源,构建实验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比较多。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学习情况,选择最佳的实验切入点,并结合教材、实验条件等,优化小实验资源的选择。通过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的综合分析,教师应构建相应的实验情境,为小实验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小实验具有实践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引入丰富的小实验资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在“乐音与噪音”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实验,开展课堂探索活动。在具体的小实验活动中,教师结合常见的物品进行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如利用直尺和桌面开展相应的弹拨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和聆听声音的特性;也可以利用乒乓球在地面的跳动,让学生仔细聆听声音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声音的特性会有一定的认知,能了解声音的高低、响度的大小分别受到振动频率、跳动高低(振幅)的影响,并和它们成正比关系。结合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判断,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实现实验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2   把握小实验引入时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小实验作为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因素的分析,准确把握小实验引入时机。笔者认为,导入、重难点知识突破、知识巩固等阶段,是穿插小实验的最佳时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合理分析教学情况,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小实验的有效性。小实验的实验要求比较低,操作比较简单,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实验准备,如准备实验用品等,保证小实验顺利开展[1]。如在“光的反射”的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块茶色玻璃板,做好相应的实验布置。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块茶色玻璃、一支蜡烛,自己操作实验,完成平面镜成像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师的指导,开展具体的操作活动。如先点燃蜡烛,移动蜡烛位置,观察蜡烛成像情况,记录蜡烛和像的距离以及像的大小,获得相应的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操作活动,学生能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情况。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实验的结论。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予以肯定,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物理课堂质量。

3   加强小实验课堂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实践性特点。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做出示范引导,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互动学习,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保证小实验活动顺利开展。小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教师要对实验结果和作用进行分析,设置相应的数据搜集和分析任务,开展相应的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物理认知。在具体操作中,要加强实验操作的体验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如在“熔点与沸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引入相应的小实验。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借助实验室器材开展示范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结合生活内容进行实验操作。在示范实验中,展示相应的实验器材,开展相应的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在温度达到90℃之后,每间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完成相应的数据表格统计。在水沸腾之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相应的记录。在达到沸点之后,继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实验步骤。在课后小实验中,学生可以利用家中的灶具开展实验,取得相同的实验结果。借助课后小实验,学生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教师的课堂指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小实验,虽然实验条件简陋,但是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提高自身物理学习效率。

4   注重小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小实验的创新,深入开展探究活动,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物理知识内容具有多元化特点,在实验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优化实验内容选择,对实验形式进行创新,保证课堂活动更具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经历开展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实验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如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刻度尺测量方法,要引入相应的小实验活动。在实验开展之前,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测量方式,引导学生测量相应的物品,如硬币、铁丝、纸条、别针等。直尺、三角板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测量工具,为了使小实验活动更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胶带、纸条等将直尺的0点刻度掩盖,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剩余部分开展测量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测量出最佳的结果,要指导学生多次开展测量活动,记录相应的测量数据,并且求出平均值,保证数据准确。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小实验资源非常丰富,物理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地选择,能保证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初中学生对实验较为感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小实验,能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小实验操作方便,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特点,有利于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俊玲,王瑜.“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1).

[2]李福.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甘肃教育,2019(7).

猜你喜欢

小实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