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密码
2020-07-04赵学军
赵学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机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立足点,在加快体系建设和能力推进上,既要联通并营造有利于助推教育改革的外部治理环境,又要梳理与重构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对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摸索中,山东滨州实验教育集团南校(以下简称“滨州实验南校”)尝试了一条多元共建、模式共融、协同共治、成效共享的新路径。
多元共建思路下的治理体系架构。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校长负责制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应在原有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经验提炼与优势整合,变校长单一主导为多元主体共治,实现外部融通政府、社会、家庭,内部疏通教师、学生、支持人员,建立相互依托牵制、权责均衡明晰的多元联动共治关系,确保教育治理体系实现科学、协调的运行,进而达成多元共治主体的能力提升,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模式共融路径下的治理成效优化。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载体,是内部治理体系的核心,也唯有依托课程才能将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育人思想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因此,学校架构了以课程为纽带连接师生的主轴育人思路,以此作为学校职能部门的设置原则。
梳理中外学校内部治理模式的嬗变过程,发现其先后经历过学院制、科层制、管理型和创业型四种形态,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发展到不同阶段对治理目标的不同诉求。学校在不同部门治理模式的选择上,采取了不同属性差异模式的方案,希望实现多样共融路径下治理成效最优化的效果。例如在业务支撑部门的治理模式选择上,学校采取“创业型”治理方案,通过扁平化措施,减少行政化隔阂,树立专业教师的业务权威,激励教师的业务热情;对于职能支持部门,学校则采取“科层制”的治理模式,实现部门人员行政任务的精准执行,服务成效的优质反馈;“学院制”治理模式,则用在学生十大学院社团的治理中,采取导师指导下的学生院长自治方式,鼓励学生们在自我治理的环境中,经历个体社会化过程,在共同的社团目标导向下,学会相处、习得合作。
协同共治视域下的治理能力推进。教育治理能力是在教育治理实践过程中参与治理的多元主体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协作能力。在学校的治理实践过程中,内部通过实施“支委带班”“校长助理”“头雁先锋”等扁平化治理措施,面向全体师生职工,普及共治理念,深化共治意识,铺就共治路径。外部采取开放办学的共治思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放管服”的政策支持下,依托发展委员会,搭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沟通议事平台。共建思想下治理体系的建构,共治视域下课程平台的搭建,助推了社会的参与力、教师的课程力、学生的学习力,实现了多元主体共治能力的全面提升。
成效共享原则下的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联通与改善外部治理环境,构建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滨州实验南校探索了一条“多元共建、模式共融、协同共治”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地方改革路径,达成了成效共促、成果共享的区域联动效果。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路上,探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山东滨州实验教育集团南校校长)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