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
2020-07-04姚登峰
姚登峰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信息技术+”如何赋能特殊教育是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对残障学生因材施教,让残障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深刻认识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结合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信息流动系统。在普通教育中,信息的流动发展为循环式,学生既接收信息,又流出信息,他们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调整输出,从而形成信息流动的循环回路。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流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保证了每个流动环节顺利通畅,确保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间的信息及时有效流通。
然而,在特殊教育里,这种师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渠道被学生的生理障碍阻断了,从而导致残障学生没法捕获更多的信息。根本的问题在于残障学生在心理、生理结构上的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健全,无法以正常方式接收信息。因此特殊教育除了指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残障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包括针对残障学生的缺陷补偿与康复训练,也要求教师学会手语或盲文等信息交流技巧,以培养残障学生无障碍接收信息和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
信息无障碍是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结合的体现,为了达到信息无障碍目标,屏幕阅读器、语音识别技术、眼球跟踪器等技术应运而生,为特殊教育赋能提供了可能。信息无障碍的本质是重新打造残障学生因生理障碍所阻断的信息流动通道。此处,信息技术充当了生理器官的扩展和中介,能够支持教师呈现、模拟、放大教学信息内容,为残障学生创造更多观察、触摸等亲身体验感知的机会。它充分利用了生理缺陷补偿,把残障学生每一个生理器官都当作一个信息通道,发挥了残障学生不同信息通道的功能,从而解决了残障学生接收信息的障碍问题,保证了残障学生能够接收同等的信息。同时,信息无障碍技术可以帮助残障学生反馈信息,调节自己信息输出的行为活动。比如手语机器翻译技术可以帮助聋生把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
“信息技术+”如何赋能特殊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白皮书认为,传统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赋能作用体现在补偿、教育和交流这三方面。
补偿作用:信息技术赋能学生,使他们具备了控制环境、根据经验做出选择的能力,这种赋能是通过生理补偿来实现的,从而使残障学生无障碍地获取信息。
教育作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师,使他们具备了针对残障学生提供教学、评估策略的能力。这种赋能是通过改变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从而使教师无障碍地输出信息。
交流作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使得教学体系成为流动畅通的学习网络。这种赋能是通过辅助技术来实现的,从而打破残障学生与教师双向沟通的各种生理障碍。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空间是巨大的、无限的,其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之下,特殊教育课堂的信息流动网络跟普通教育课堂没有了区别,这就意味着可以把特殊教育扩展到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从而给予残障学生公平选择教育的权利。同时,信息技术抹平或缩小了学习者之间的差别,将极大地释放残障学生的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社会认同感和幸福感。
“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赋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传统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赋能意义和实际作用。经验表明,不管哪个行业,重复性的、仅靠记忆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最终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因此,人工智能进入特殊教育的第一步,将会从取代烦琐机械的教育活动开始。这种赋能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教学。“信息技术+”赋能了教师,将教师从重复性劳动(如听写单词、口语练习、复述课文)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去从事更具技术含金量的工作。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将有可能催生“人机共教”的教育常态。“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教师提供决策和支持,其可有效分析残障学生的行为数据,从而挖掘出学生个体的认知特征和班级群体的共性问题,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还能根据残障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掌握情况,对知识内容进行标记,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残障学生的精细化服务需求。
智能评价。“信息技术+”赋能了评价过程,使其具备了追踪溯源的能力。它可通过建立课程知识图谱,实现自动出题和批改。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评价模式,即将传统的注重评价结果转到重视残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通过采集残障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全方位展现残障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行为数据分析,可将残障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准确反馈给教师,教师可根据每个残障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
智能管理。“信息技术+”赋能了特殊教育决策部门,使其具备宏观层面的科学决策和指导能力,使“信息技术+”的惠及受众从师生两个主体扩大到整个特殊教育体系,即从微观层面(课堂教学)扩展到宏观层面。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赋能特殊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传统特殊教育的信息流动效率,充分调动并发挥教学活动中各个主体在信息流动中的作用,使教与学相得益彰,从而真正实现信息传导中信息的倍增,进而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回归特殊教育的本质——个性化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介入传统教育,教育体系和流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会不断加深,这种量变一旦达到质变的临界点,就会触发教育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标准化的教育体系被打破,教育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回归特殊教育的本质,即个性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已足够支撑教育达到精准化和个性化的目标,即根据残障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情况定制一个最合适的学习方案,这样一来,学科、班级、学习地点等边界开始淡化甚至消解,传统的特殊教育体系和流程将被重新定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新的挑战,教师和残障学生要努力适应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重塑。在未来的教学场景中,教师的角色职能转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方面,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要求被放置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未来,任何组织或个人都要持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没有严格制度约束的学习会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残障学生要和健全学生一样,能够自主开展自我学习,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和满足自己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把 “信息技术+”化为特殊教育整体变革的内生动力,推动特殊教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评价体系重构,打造“信息技术+”赋能的特殊教育体系。这种新的教育形态能够创设多样化的发展机会,精准地贴合残障学生需求,让残障学生有更多的个性化教育选择,努力满足每一个残障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此文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智慧教育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420202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