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科学备战高考
2020-07-04李香玉王梦茜
李香玉 王梦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对学校和考生而言,今年实际上面临两场考试,一是战疫情,二是战高考。高考延期,师生如何调整备考心态?学校在安全精细化管理和教育教学上如何做好平衡?高考进入倒计时,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这一系列话题倍受多方关注。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了几位中学校长,基于各自的观察与思考,共同求解疫情之下的特殊高考。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疫情给学校备战高考提出了哪些挑战?该如何去应对?
王教凯: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疫情告诉我们,社会需要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有用之才。如何培养与选拔这样的人才?这要求学校注重立德树人,在育人上下功夫。学校把疫情当教材,要求学生向抗疫英雄学习,高三学生把“学习强国”的内容作为高考备考的必备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是对第二轮复习的重大挑战。疫情打破了第二轮复习的时间规划,应对这一挑战,教师要真正懂学生、懂高考,知道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清楚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態和价值观念。我认为第二轮复习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的“导”,一要精准导方向,把握好高考的方向;二要适当导方法,指导高三学生有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学习方法;三要贴切导信心,走近学生、贴近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充满信心,从而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与潜力空间。总之,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发力。学生的“学”,要从学习别人的方法为主转为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建立思维框架,提高第二轮复习的质量。
第三,是疫情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应对这一挑战,需家校协同,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尊重。高三教师要把学生心理状态融入教研内容,进行科学预判与心理演练,保证学生以最佳心态应考。我校采用了“导师团云家访”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精准把脉。
周恩芝:疫情期间备考,我们着重抓住两点——
高考信息管理。关于备考,我们首先要深入学习高考的评价体系,并和近三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进行对比研究。其次是关于高考命题的研究,在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中找共性,在近年高考真题重点研究中找趋势。
教学进程管理。首先,将四轮复习计划按现在的高考时间进行了调整,帮学生把握节奏。其次,做了学科双向细目表,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帮学生把准备考方向,抓准复习重点。再次,利用好“两工具一参考”,旨在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将高效自主学习设计出来。“两工具”即学科远程在线教学项目管理流程与学生在线学习一日流程,“一参考”即针对某一重点学科经过详细研讨后的一节示范课。最后,我们针对居家复习进行了系列联考,旨在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通过联考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把握高考难度,把控教学质量。
高考延期,让学生的最佳迎考期与延期的高考时间相吻合,是备考的关键与保障。基于此,学校备考计划、学科备考计划和班级备考方案都要进行调整,细致推进各项备考策略,强化过程监督与过程性评价。学校组织是个生命体,在这样一个共克时艰的时刻,领导者要冲锋在前,激发组织原动力,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
疫情之下,安全精细化管理和教育教学如何做好平衡?
张林江:精细化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关涉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那么,如何做到二者的平衡?
一是“渗透”。防疫安全应向教育教学多维度和诸多环节渗透。第一,防疫安全精细化管理,向安全教育系列化渗透;第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向大德育渗透;第三,新冠肺炎及其防控相关知识、理念向学科教学渗透……这些以生命安全为中心的不同纬度、不同主题的内容,以不同形式向教育教学渗透,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从而自然做到安全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平衡。这样能够使管理不那么冰冷、生硬,还能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课程开发上体现出特色,从而丰富学校的内涵。这一点需要校长和教师有温暖的教育情怀和为学生一生奠基的长远眼光。
二是“对等”。安全管理精细化与教育教学精细化应做到对等。安全管理是教育教学的保障,安全管理是精细化的,那么教育教学也应是精细化的。如时间管理的精细化、教学环节的优化、管理形态的精细化、课程的精细化、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精细化等。这样,才既有“管”,也有“理”,既有“教”,也有“育”,从而实现双方的平衡。如果做得好,这些措施可以避免因安全精细化管理而占用过多时间,也可以尽量避免因战“疫”对高考备考的干扰,产生一种积极影响。
孙英杰:对此,我有两点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是防疫和备考平衡的保障。学校领导班子要确立“安全是前提,备考是重点”的思路,二者并举并重。当然,学校的主体工作是教育教学,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学校仍选择高三开学,是教育教学工作重要性的体现,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复课后,学校迅速采取了措施:摸实底,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做实事,调整备考计划、内容、步骤和节奏;重实效,努力提高备考效率。
合理分工是防疫和备考平衡的有效手段。学校管理者和二线人员是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一线教师在落实好防疫规定的同时,完成备考任务则是重中之重。各方需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保证防疫和备考工作的平衡。
如何降低疫情防控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乃至以抗疫促进教育教学,是学校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真正排除安全隐患,让师生放心备考。学校要健全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形势,压实防疫责任,落实防疫措施,解除师生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师生的幸福感,让师生积极备考。疫情下备考,存在双重压力,需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学校要想方设法服务好师生。三是实施全校封闭管理,让师生有效备考。封闭管理可以有效切断传染途径,在满足防疫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备考时间,集中了备考精力。
议题二:怎样调整备考心态
在疫情和高考延期的背景下,高三师生应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高考冲刺?
周恩芝:关于如何调整备考心态,我要送给师生16个字,即“因势而变、顺势而谋、应势而为、稳中有智”。
稳定情绪,安全为首。我校进行心理教育,开展师生、家长心理讲座;进行心理陪伴,为高三班主任群体提供全程在线心理服务;提供心理辅导,为有需要的班级和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加强心理干预,筛查危机学生,及时干预和转介。
关注差异,个性化指导。为缩小学生间学习差距,我们采取了分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高三年级积极持续开展学生谈心活动,要求教师同学生谈出笑容、谈出激情、谈出效果。
系列活动,助力成长。比如:“奋斗的十八岁”微视频评选活动,“感谢有你,一路相随”“减压释负,乐学善学”等主题活动。其中我着重想谈的是“慢递时光,期许未来”时光盒活动,通过“写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孩子们把心中的想法藏在时光胶囊中,真正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种期盼。有的孩子写“相约20年,你在哪里”,有的孩子寫“相约40年,我要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还有孩子写“相约60年,你身体还好吗”……他们写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给未来留下美好的回忆,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激励彼此,一起慢慢靠近理想,成为更优秀的人。
强力实施激情教育。包括激情早读、激情课间操、激情课堂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全校师生,上下一心,为高三的孩子们加油,让他们自信地迎接高考。
王成杰:调整备考心态,我认为可进行以下尝试——
缓解焦虑情绪。可以从“六美”入手。一是美梦,要坚定梦想,不断激发、调整自己的情绪。二是美誉,要坚持肯定成绩、强化优点、增强自信,认识到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成功。三是美境,营造充满力量和温馨的备考环境。四是美文,励志故事使人充满斗志,优美文章令人心旷神怡。五是美景,可实地或上网领略美好风景,开阔视野和胸襟。六是美食,可在大快朵颐之后让身心得到放松。
切实增强实力。高考是智商、情商、逆商等全方位的竞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压力、定力、耐力和体力。适度保持压力,有助于激发潜能、提高效率、产生质变;学会转移注意力,把“考得怎样”转移为“学得怎样”“怎样去考”;努力增强定力,既不好高骛远,更不妄自菲薄;有效增强耐力,做到“三个紧跟”,紧跟老师不掉队、紧跟计划不落空、紧跟真题不乱做;切实保证体力,最后阶段尤其要注重加强身体保护,积极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锻炼。
把握重要环节。疫情原因,学生居家学习时间较长,训练的强度、密度与在校学习相比有一定距离,因此,学生要珍惜现在每一次作业和练习的机会,做到作业考试化、模考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牢记作业“独立、限时、仿真”三要素,发现真问题,确保真解决,高考时才会有底气、勇气和神气。
高考焦虑不仅体现在师生身上,家长的情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生。可否从学校的角度给家长一些建议?
毛道生:家长情绪稳定,孩子情绪才能稳定。孩子的心理压力来源很多,其中一部分来自家长消极情绪的传递和诱导,家长的紧张焦虑会通过眼神、表情和语气表现出来,敏感的孩子是会感受到的。
积极阳光看待高考成绩的人生价值。首先要防止“妖魔化”高考,家长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从而在认同和悦纳高考时认同和悦纳自己。其次要防止把高考视为人生的独木桥,认识到成长途径是多元的。
不要渲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题。很多人过于夸大了线上教学的弊端,导致孩子返校复课时“负罪感”过重,急于想通过复学来弥补而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理性客观地评价高考延期的利弊。面对延迟一个月的“决战”,有人欢喜有人忧,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唤醒学生内心那颗自强不息的种子,利用这黄金般的延考期,用奋斗的汗水去浇注和滋养那黄金般的奋斗之心,实现“我命由我定”。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自述的努力学习。家长和老师要始终对孩子正面鼓励,给孩子以信心和期待。对孩子不能一味抱怨,而要换种方式和孩子交流,如“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让孩子自己去寻找上升空间和改进之处。
适时分享运用舒缓心理的实用技巧。帮助孩子减压,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必紧张,安心去考,能考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而是要教孩子一些具体技巧,如正向冥想、转移注意力、适度运动、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等。
孙英杰:家长要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一是坚定对孩子的信心。家长对孩子多一份信心,孩子就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分成功的机会。二是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会使人患得患失,产生焦虑情绪。如果把期望值降下来,孩子轻装上阵,才能提升效率。三是多关注孩子的进步。家长应与孩子多互动交流,全方位了解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
备考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助力。那么,家校如何合力帮助考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是家校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学校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形成共识,统一思想。二是给孩子一个合理定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学校、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精准的备考计划,并在学校、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实施。需强调的是,定位和目标一定要得到孩子的认同,只有孩子认同,他才会为之努力。三是营造轻松的备考氛围。学校除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开展必要的课外活动,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家校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避免给孩子过大压力。四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家校要以孩子复学后的实际情况为参照物,多关注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并不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随时看到自己的正向变化,保持学习动力。
议题三:如何做好高考前的最后冲刺
高考临近,学校、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使其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
张林江:帮学生调整心态,使其正视所谓的损失。尽管高考延期一个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疫情耽误的在校学习时间,但大部分师生仍认为损失较大。我们需从全国或本省的情况综观全局,高三学生都是一样居家学习。在这个自我心理调适的过程中,焦虑会慢慢平复,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给学生创设一个“静养”的氛围。疫情下的特殊高考,我认为采用死板而严苛的纪律、红满天的标语,甚至声嘶力竭的宣誓口号,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激情似火的疯魔状态”未必适合。我们完全可以让心态静一些、语气温一些、管理柔一些,尽可能给高三学生提供一个和风细雨的氛围。
学校和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维度给学生赋能。首先,赋能就需要“动”,这里“动”是指活动,也指固化思路的变动,以及思维的灵动。比如:教师多准备一些短平快的小型专题强化训练;多提供一些高考成功案例、学习方法、心理调适方法;开设学业规划与成绩提升讲座或交流会等。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辩论和动手训练的机会;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升学成绩与核心素养。再有,结合学生的理想志向和人生规划为其赋能,指导学生结合目前整体水平和综合成绩,制定阶段性成绩目标和高考分数目标。
王成杰:斗志求高昂,着力激发活力。首先要塑造精神。人是靠精神站立的,越到最后,越要激励师生的拼搏精神,坚决摒弃“无用论、定型论、过时论、无救论”等错误观念。其次要突出重点。校领导要率先垂范,积极担当“设计者、领航者、驱动者、陪伴者、克难者”的角色;着力抓好“班主任、学科组长、学生导师”三支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各类临界学生,强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研究求高招,着力增强功力。一是精心研判教情与学情,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二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专业五提升”:听课常态化、交流密切化、阅读专业化、随笔即时化、做卷本真化。三是对复习资料去粗存精,做到“三精心三杜绝”:精心筛选试题,杜绝浮光掠影;精心整合各地模拟试卷,杜绝原卷照搬;精心打磨复习材料,杜绝狂轰滥炸。
课堂求高质,着力提升引力。一是注重“规范和示范”。考前冲刺阶段,学校要更强调课堂的计划性,教师要更注重规范解题示范。二是注重“分类和分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三是注重 “灵动和灵活”,课堂上合理确定“讲、悟、做、问”的时间分配比例,实行“独学”“对学”“群学”。四是注重“全面和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实导师制,注重每一次课堂练习和作业。五是注重“深度和广度”,要求教师注重夯实基础,不随意拔高难度。
经历高考一战,希望学生有哪些成长?
王教凯:高考只是一场考试、一段记忆、一个起点。可经历过高考的人会明白,那是人生中“绝版”的好时光,它为人生无穷无尽的可能拉开了序幕,它教会你为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教会你忍耐、承受压力,也教会你坚持、不放弃,教会你选择和取舍。经历了此次疫情之下的特殊高考,学生们定会有更好的成长、无穷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
第一种成长,是关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一场疫情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考验了国家的治理能力,让青年学生对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种成长,是学生的内生力。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成長是自我成长,最大的力量来自内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疫情下备考,让高三学生更加重视自主、自律、自觉,从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这便是生命成长的力量。
第三种成长,是学生的抗逆力。经历了疫情之下的高考,学生会更加坚毅。改变人生的机会在拐点处,拐点之处有机遇。在备战高考中,拐点在哪里出现、何时出现,取决于学生努力的程度。高三学生经历了疫情和高考的双重考验,必然更有意志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毛道生:高考是你个人的事,但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有关。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三大核心功能,事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复兴之路。希望高三学子强化把奋战高考与为国成才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人生信仰,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灌注最强劲、最持久的内部动力。
高考确是人生路上重要一站,但不是独木桥。古人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人生之路极少有一路坦途,大多是曲折前行。即或是高考失意,只要你保持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坚韧奋斗,胜利之花终会盛开。
在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中体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考是一个炼丹炉,让那些积极向上、内心强大、坚韧顽强的人变得更加优秀。高考也是一个分拣器,把那些消极怠世、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淘汰出局。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当你以奋斗者的姿态穿过高考的硝烟迷雾,回首自己的奋战过程,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高考如人生,不只考知识更是对综合素质的考查。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高考录取由“选分”走向“选人”,这些高考改革方向就是指导广大学生要思考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强调要成为“真善美的活人”,而不是“书呆子”。高三学生要将学业成绩的提升建立在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上。
结语
胡克州:高考一天天逼近,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抓住抗击疫情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们收获成长,为将来积蓄能量。教育的成功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战“疫”中涌现出无数抗“疫”英雄,像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医学科学家,以张文宏、李文亮为代表的一线医护人员。希望广大高三学子能以他们为榜样,唤起自己心底的勇气和力量,追寻新时代英雄的足迹和发展路径,努力学习,长大后能成为他们那样力挽民族于危难的国之骄子。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可谓有人得有人失。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异军突起,这方面能力相对缺失的学生则受到较大影响,拉大了与同学的差距。学校和教师应该抓住此次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刻反思,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高考前屈指可数的日子里奋起直追,以战斗的姿态去迎接高考,争取收获属于自己的最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