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07-04张昌

写真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张昌

摘 要: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合理有序的整体规划的教学活动。教学课堂设计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例如,在长开课堂内容的方法上就可以采用故事引入、生活事例引入、问题、问题引入等,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设计不是单一、乏味的,而是繁复变换的。引人入胜、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教学引入模式,不但能够让学生们产生学习的欲望、集中精力听讲、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让老师获得成就感,提高授课的质量。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仍然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老师不断的讲,学生被动的吸收知识,这种授课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5-0236-01

1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的问题

1.1 教学问题堆积现象严重

上数学课时,采用提问的方式作为学习一堂课的引入基础并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是值得提倡的教学引入模式。然而,从我国的数学课堂现状来看,相當一部分的老师并不是采用循序渐进的逐步提问方式引入课堂内容。比如说:“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老师会用一连串的问题作为课堂内容展开的铺垫:小朋友们,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正方体呢?”虽然这些问题设计的确是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过多或过于叠加的问题设置,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知识点混乱。就如上述例子,其中的问题往往让学生们不知所云,另一方面不容易让学生与所学的内容相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1.2 问题单一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性、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约束的时期,这使得老师更要花时间、精力思考如何让孩子们跟上老师的节奏,集中精力学习;另外小学生的知识架构尚未建立,他们更多的是碎片化的知识,怎样建立模块体系又给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相当的多的老师只是为了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既没有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也缺乏体系和针对性。例如,教授“1-5数字的认识”时,只是简单地以视觉效应刺激学生产生问题:黑板上这个数字是什么啊?等等,那么学生只对数字产生了印象,而缺少了对数字运用的思维链接。这容易使学生吸收的知识都是表面的,缺乏整体性思维,而且容易导致教学成果不佳,学生成绩不好。

2 小学数学问题设计要从思维深度着手

老师的提问不能没有深度和缺乏思考,也不能太过呆板只有唯一性答案,一定要既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脱口而出,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教学内容本身没有实质意义。这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让学生变得不爱思考,凡事点到为止。同样,超出学生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范围的问题不仅不能让学生们有效的思考,独立的学习,反而让他们觉得思考没有作用。所以,选择与学生们智力水平相当,又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在同学们经过仔细认真的思考后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是最佳的,既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掌握了新知识。一定要让同学们经过思考后可以得出答案,但又不能够太过肤浅。

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了一朵红花,然后问学生:“猜一猜,接下去老师会贴什么颜色的花?”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思考价值,让学生猜无非是胡乱猜。如果老师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同学们有规律可循,同学们就会认真思考老师下一朵花可能贴的是哪一种颜色。然后教师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3 问题设计中要突出学生主导作用

一名老师在讲《钝角与锐角》这一课时,不同于一般数学老师只是简单的提出众所周知的问题,而是以打比方为切入点,引入钝角与锐角的相关问题,非常成功的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在对角分类的过程中,有同学对一个角的归类产生了分歧。有一同学认为它应该是钝角,而另一同学则认为它是锐角。在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老师问道:“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教师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既及时避免了学生间的无谓争论,又让学生意识到要想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就得有理有据,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寻求证据。有的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有的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这样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4 问题设计要具有艺术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力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就教材,精心设疑布阵,营造出探究的氛围。如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张齐华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精彩的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一开始满怀期待来上课,但一走进会场,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担心你们会不会玩!(还有这等事!有的学生傻愣着,充满了好奇心。老师随即拿出一张纸。)你会玩什么?

学生纷纷说:“我会折飞机。”“我会折青蛙。”……

师:“真不错!接着,老师很快撕出了一棵漂亮的松树,老师利落的撕纸表演让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老师趁机问学生:“想玩吗?”

生:(跃跃欲试)想!

学生开始了折纸活动,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自然的谈话,有趣的撕纸活动,简单而又巧妙的疑问,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5 形式多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现在的在校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都是被“抱”大的,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模式,习惯了“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他们不敢也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相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懂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更不懂自己去制定学习策略,独创性明显缺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自主学习的独创精神。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通过思考角度的变化,思考方法的改变,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形态多样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种。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只有把问题设计在重点处、关键处,才能激发兴趣,诱导思维,引领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亮,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速读.下旬》.2014年06期.

[2] 党颖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33期.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浅析构建有效课堂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初中英语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与有效课堂教学个案分析
浅议新课标下创建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