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某矿区土壤化探找金
2020-07-04鲁海平仇晓春
鲁海平 仇晓春
摘 要: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属热带雨林,找矿难度大,地质填图、物探等勘查手段找矿效果不佳,而利用土壤化探找金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地区金矿找矿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土壤化探;地球化学;金矿勘查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5-0176-02
1 前言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属热带雨林,常年高温、高湿、多雨,地表风化强烈,土壤覆盖厚度大,植被发育,因此该地区找金矿具有一定的难度。地质填图、物探等勘查手段找矿效果不佳,甚至“失盲”,对此,采用布置合适的网度,利用土壤化探找金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找出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为以后同类地区金矿找矿提供了借鉴作用[1]。
2 土壤化探概述
测区位于马来半岛东北部,属热带东海岸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在18℃至38℃之间,平均湿度85%,年降水量2500mm。测区属丘陵地貌,沟谷发育,海拔100~256m,植被茂密。
土壤化探取样与Au有关的指示元素9种,分别为Au、Ag、Sn、Cu、Pb、Zn、As、Bi、Hg。取样网度为线距100m,点距40m,测线东西向布设,采集B层土壤,采样深度一般30-50cm。
3 地质简况
3.1 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纪变质岩系,主要岩性千枚岩、板岩、灰岩或大理岩等。千枚岩风化后呈黄棕色,绢云母化,原岩局部见细脉状浸染状黄铁矿。板岩中偶见星点状黄铁矿,局部与灰岩互层。板岩一般走向北东,倾向西,倾角约45°。灰岩一般南北走向,零星出露,或呈溶岩状的灰岩山体,或隐伏在沟内。
3.2 构造。局部褶皱发育,褶皱轴向南北,多发育有次级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韧性剪切带,断裂带两侧岩层产状变化明显,东侧产状较缓,西侧较陡。
3.3 岩浆岩。测区岩浆岩主要为石英岩脉,多呈细脉状,北东向展布,倾向西,一般顺层产出,倾角45°-70°。
3.4 矿化类型。金矿化类型有褐铁矿型、含金细脉浸染型、含金石英脉型。
3.5 围岩蚀变。矿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
3.6 矿石矿物。金矿石主要矿物黄铁矿、毒砂,次要矿物黄铜矿,少量矿物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
4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4.1 元素富集特征。将测区各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与地壳元素丰度(泰勒Taylor1964年)数据作比较,计算浓集系数K(元素平均值/地壳元素丰度值),测区元素浓集克拉克值K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As、Bi、Sn、Au、Pb等元素浓集系数大于1,为富集元素,Hg、Ag、Zn、Cu等元素浓集系数在1-0.5之间,测区分布相对均匀,无明显富集现象。
4.2 元素分异特征。元素分异特征用变异系数(Cv)表示,衡量元素相对离散程度,计算方法为标准差S/平均值x×100%,各元素原始含量变异系数计算见表2。
根据测区各元素的变异系数,将9种元素大致分为下列三类:第一类:分布极不均匀的元素(强烈分异元素),Cv>150%,有Au、As、Bi元素。第二类:分布不均匀的元素(弱分异元素),60% 4.3 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绘制各元素聚类分析谱系图(见图1)。
由各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及谱系图分析可知,Au与As、Bi元素为一类元素,相关系数0.53,Ag与Pb、Zn为一类元素,相关系数0.40。Cu、Sn、Hg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小,各自为一类元素。
综上所述,Au元素变异常系数(CV)369.93%,CV>150%,说明Au元素极不均匀,局部富集,有利成矿,Au元素的相对浓集系数1.8,为偏高型,说明测区Au元素背景值相对较高。Ag、Cu、Zn、Hg元素浓集系数小于或等于1,在测区相对富集较差,变异系数(CV)<50%,为分布均匀元素不利于成矿。Sn、Pb元素浓集系数大于1,测区背景值较高,变异系数小于71%,为弱分异元素,也不利局部富集成矿。As、Bi元素浓集系数K相对较高,特别是As元素K为24.1,为特高型,因此该地区As、Bi元素背景值明显较高,且两者变异常系数超过190%,局部富集。而毒砂为金矿赋存的重要矿物,因此As、Bi作为金矿的指示元素,有利于找Au[2]。
5 异常特征及验证
5.1 异常下限(T)的确定。首先分别对9种元素取对数,循环剔除平均值加减3倍標准离差,对剔除后的数据计算平均值(背景值C0)和标准离差(S0),通过背景值(C0)加上2倍标准离差(S0)计算出对数异常下限,再由对数异常下限返回真值,即为异常下限(T)。再以T、2T、4T圈出各元素异常的外、中、内三个浓度带。由计算结果可知,Bi元素有三级分带,Au元素有二级分带,其他元素只有一级分带,各元素异常下限及浓度分带见表3。
5.2 元素的异常。从异常分布可知,Au、As、Bi元素相对异常较好,其他元素异常少且小,因此测区找矿以Au为主。
5.3 异常查证。出现土壤化探异常的位置一般地表有石英砂砾,排除了几处因人工堆积河砂引起的异常。其中一处异常面积较大,土壤中Au含量最高>500ppb,As、Bi、Sn、Cu等多种元素组合,且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见图2。
异常中心地表零星见石英脉石,个别较大,通过地表揭露发现了宽约10m的金矿化体,石英脉石呈蜂窝状,褐铁矿化,多见黄铁化流失孔,以及石英脉石中呈灰色团包状黄铁矿等硫化物,经剥土取样分析金矿体宽约4m,Au含量1.61~5.97g/t。
6 结论
反映了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某地区土壤中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合理计算各元素异常下限,圈出各元素的异常范围。该地区以找金矿为主,重点找出土壤中含金较高,且与其他指示元素套合较好的异常,排除因人工堆积、采矿污染等引起的“假异常”。重视异常区存在与金成矿有关的地质特征,如异常区有石英脉石,石英脉石呈蜂窝状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对重点异常的揭露和系统取样,发现了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说明该地区利用土壤化探找金具有良好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 刘崇汉.马来西亚妈祖信仰与乡籍文化——以吉隆坡三座天后宫为例[J].妈祖文化研究,2020(01):22-28.
[2] 周云水.义利之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会馆的传统与变革[J].嘉应学院学报,2020,38(01):22-26.
[3] 洪丽芬,黄曼凌.马来西亚华人语言混用原因——以华语与粤语为例[J].八桂侨刊,2019(04):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