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2020-07-04余坦军
余坦军
【摘 要】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另一种是微创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虽然两种手术治疗都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手术创口更小、更美观,患者术后的疼痛持续时间短,相较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更短,患者可以尽早出院,而且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该修补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治疗腹股沟疝并积极推广。
【关键词】腹膜前疝修补术;脐部美观度;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
前言:下腹壁和大腿的交界处有一块三角形区域,该区域就是腹股沟区, 如果腹股沟区发生了破损,突出体表形成可复性包块,就形成了外科常见的腹股沟疝。包块形成后腹腔壁会逐渐变薄弱,仅有一层薄薄的腹膜覆盖,男性的精索、女性的子宫圆韧带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穿过该处腹膜。腹股沟疝通过外科手术可以痊愈,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疾病。
传统的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主要用来腹股沟疝的方法,但存在患者疼痛剧烈、恢复缓慢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已经逐渐被临床停用。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行业不断寻求创新突破,改良后的治疗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整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其中,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也得到了创新,比如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就以手术切口小、疼痛持续时间短、并发症相对较少、恢复更快等优势成为先进主要应用的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如果正确实施手术,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1 患者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到2019年6月之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20例患者及家属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保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全过程。然后将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临床治疗技术,实验组则予以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变化情况。
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斜疝、直疝、复发疝;对腹腔镜手术及麻醉耐受者;原发性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疝。
排除标准:无法接受全身麻醉;患有腹水、腹膜炎等其他脏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总之一切会干扰病情研究的其他疾病,均不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3 手术方法
对比组:傳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医师首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与耻骨结节位置,切口大约5cm的斜形切口,切开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和提睾肌,确定疝囊所在位置,将其剥离后放到精索后方,对其缝扎固定。在手术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患者要进行术后需要对患者进砂带加压处理。
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在患者的脐下两层腹直肌的外部,做一个手术观察孔,然后在患者的腹直肌前和腹膜前间隙处放置腹腔镜和套管,将患者的疝囊进行剥离处理,观察疝囊情况,一直到患者的腹膜盆壁化。在疝上方做弧形切口,避开腹壁下动脉,逐层切开腹膜,分离疝囊;接着分离腹壁下血管、精索、韧带等组织,定位危险区及疼痛区,防止损伤其余组织;之后根据情况进行补片,将卷起的补片通过脐带端口引入到创建的空间中铺平、固定;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腹膜[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并发症情况来进行对比:依据腹股沟疝的的诊断评估标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灶完全修复,手术后的生活功能不受限制,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灶基本修复,手术后可以自由行动但部分功能受限,则为有效;如果临床症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病灶修复效果差,且手术后无法正常行动,那么则为无效治疗。
采用美容效果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脐部美观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
5 研究结果讨论
传统的疝气手术治疗老年疝气重点是将疝囊高位结扎后置入补片进行修补处理。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大批先进的医疗相关设备进入临床治疗中,其中,微创技术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是从患者的腹腔内做直疝三角分离处理,裁剪适当的补片放置到直疝三角中,减小患者的创伤面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摆脱疾病的困扰。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在治疗时没有禁忌症,这一治疗方式对复发疝及双侧疝都存在比较显著的治疗优势,如果患者仅出现一侧腹股沟肿块而另一侧存在隐匿疝的情况,要尽早的发现,并及时修补。但这种治疗方式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持续时间较长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使得相关专家学者不断对其加以关注和重视,并给予不断的研究和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腹膜前疝修补术更精细,手术创伤会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应激反应使机体消耗增加,影响疾病康复。高水平炎症因子会加剧机体的损伤和炎症。SS 能调节胃张力,而腹部手术刺激会影响胃肠功能,使GAS、MLT、SS 分泌功能受限[2]。两种术式都能有效修复腹股沟疝,因为腹腔镜技术能清楚分辨解剖结构,操作空间开阔,腹膜前疝修补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更精准,对机体及腹部脏器组织的牵拉等刺激操作较少,故引起的应激及炎症反应较轻。分离腹膜及游离组织时对腹壁小血管及精索管的刺激小,避免产生副损伤,故应激刺激较小。切口更小,操作时避开了部分神经及分支面,减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缝线面积。
结论:利用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愈效果明显提高,无论是手术创口小,还是更轻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都证明该手术法相较以往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更好,术后脐部更美观,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且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手术后可以自由行动,不需要继续住院观察,患者能够更早的摆脱疾病的困扰。但该手术操作需要医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临床还须不断寻求降低手术难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范学刚,吴立娜.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在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44+46.
[2] 刘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TAPP)与传统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