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2020-07-04刘湛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对策安全隐患

刘湛妤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1月-2019年11月的15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2003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未实施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划分为参照组,将2011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实施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划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参照组供应工作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回收工作评分和外包装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器械消毒不合格发生率、器械消毒后包装不合格发生率、器械回收超时发生率、无菌包内器械种类错乱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能够明显提升工作人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护理对策;应用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医院内应用到的各项无菌物品进行供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涉及到清洗工作、包装工作、消毒灭菌工作和供应工作等多项内容[1]。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操作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坚守无菌操作的理念,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认真审核,以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以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有序展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3年11月-2019年11月的15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2003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未实施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划分为参照组,将2011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实施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划分为研究组。15名中工作人员中有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5.35±2.15)岁;15名工作人员中有1名护士长,有8明显护理人员,有2名回收供应人员,有1名专职消毒人员。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具体内容有:①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严谨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是安全隐患护理对策展开的基础所在,严格遵循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等提出来的要求和标准,尽可能的减少或者是避免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2]。②强化质量监控系统: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的感染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包含全院的手术用品和相关器械,涉及到供应、回收、消毒、清洗、灭菌等多项任务,工作人员需重点加强对细节的管理力度,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无菌物品质量能够符合要求,进而对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控制。③重视职业危害因素:在消毒供应中心各项生物、物理、心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心理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相关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关注程度,需提升自我防护认知,需对防护措施进行强化,需对各种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降低或者是进一步避免,从而实现减轻危害、增强自我健康保护的意识。④定期展开培训工作: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各项新型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应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自身的知识储备系统进行实时更新、实时进步,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特别是对于在出现新员工上岗、科室内人员变动、工作内容增加等情况下,医院需要重点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定期展开培训工作和学术交流等[3]。⑤完善中心监测工作:中心监测的实际目的在于对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实时的全面化的掌握,以此来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对工作任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发现,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展开预防。中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监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⑥加强器械消毒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加强对侵入性诊治器械的关注程度,做好相关消毒工作,需要将手术器械归入到标准化管理的策略之中。⑦严格执行标准防护: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包括佩戴好手套、口罩,穿好塑料围裙和隔离衣,佩戴好面罩等相关防护工具,以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的经济化、有效化和成功化[4]。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质量,包括供应工作、服务态度、回收工作和外包装质量,单项评分满分均为1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现出正相关;评估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生器械消毒不合格、器械消毒后包装不合格、器械回收超时、无菌包内器械种类错乱的例数,对两组各项发生率进行对比;通过本中心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其中有超过80%的工作人员认为工作满意即为满意,有60-80%的工作人员认为工作满意即为一般满意,有小于60%的工作人员认为工作满意即为不般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行t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行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当(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

与参照组供应工作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回收工作评分和外包装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与参照组器械消毒不合格发生率、器械消毒后包装不合格发生率、器械回收超时发生率、无菌包内器械种类错乱发生率相比,研究组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进行充分的分析,结合长时间的临床经验,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全面性的科学性的护理对策具有至关重要的含义和作用[5]。

从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强化质量监控系统、重视职业危害因素、定期展开培训工作、完善中心监测工作、加强器械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防护等多个角度出发,给予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合理化的护理策略,有助于为本院临床医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升本院的医疗水平[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供应工作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回收工作评分和外包装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器械消毒不合格发生率、器械消毒后包装不合格发生率、器械回收超时发生率、无菌包内器械种类错乱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说明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工作,具有更高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能够明显提升工作人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靳靖.针刺伤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2017,11(1):220-221.

[2] 马凤芝.缺陷防范措施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的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2017,4(60):11807-11807.

[3] 田立美,周雪燕.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 38(3):364-366.

[4] 朱媛媛.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2017,5(32):125-125.

[5] 高爱华,蒙丽婵.消毒供应中心包装环境相关因素对护理缺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148-2150.

[6] 李娟,徐世薇,刁晓敏.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7(1):411-412.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对策安全隐患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