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更需“携同”

2020-07-04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协同育人协同

【摘 要】家长志愿者进班级是家校协同育人的一种有益方式,它紧扣“生本发展”理念,倡导以家校共同需求点为协同育人之基,智慧整合已有的身边资源,拓宽协同场域,丰富协同育人元素,携手组建育人共同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协同;协同育人;协同融媒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1-0010-03

【作者简介】夏令,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江苏苏州,215028)教师,一级教师,苏州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实施协同育人,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如何基于班级现状,通过家校合作让班级、家庭由“表面协同”走向“实效携手”,因地制宜扩容班级育人共同体,成为班主任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一、明需求,寻家校“携同”之源

笔者所在的地区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城市新市民占65%以上,家庭教育的基础样态是:学生的父母学历比较高,工作多为“996”式,节奏快、时间长;学生的祖辈退休后随儿女迁徙到新的城市,“祖辈管白天,父母管晚上”的家庭居多。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家校协同育人现状及需求,搭建有效共育平台,笔者对本班学生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分父母卷、祖辈卷。问卷旨在了解学生父母(祖辈)对自身亲子教育、隔代教育现状的满意度,他们在家校协同教育中愿意参与的项目等。此次调查父母卷参与者51人,祖辈卷参与者47人。

1.主体责任者,自我期许更高。

从表1、表2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和祖辈相比,父母对自身的家庭教育满意度不高,进一步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认为自己承担着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对自我的要求更加严格,自我批判意识更强。

2.育人合伙人,需要取长补短。

从表2的高频词中可以看出,父母欣赏祖辈的教育柔和度(有耐心)、亲子融洽度(祖孙关系好),不满意祖辈的溺爱和无原则;而祖辈欣赏父母的耐心、科学育人,不满意父母的高要求和责骂孩子。满意或不满意折射出各自的家庭教育期待,期许对方能够和自己携手成为同向的家庭教育合伙人。

二、搭平台,找家校“携同”之处

1.项目切入,家长都是志愿者。

从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家长愿意结合自身所长为班级贡献力量。父母的参与项目更多紧扣自身工作,祖辈的参与项目更多贴合自身兴趣爱好。

2.品牌打造,契合家校合作融合點。

班级家校协同育人有了自愿参与的项目,搭建有效、可操作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依从“打响品牌—精耕细作—有序推广”的思路予以推进(表4)。

就“打响品牌”而言,经过一番比对和综合考量,考虑到祖辈有时间、有精力且有意愿证明自己仍能发挥教育余热,借学校开展“五老进校园”活动和传统戏剧文化节的契机,笔者在班级开展了“超级爷爷进班级”活动。活动当天,爷爷们将戏剧爱好搬到班级舞台,同时在班级群里进行网络直播。活动引起了家长的热烈反响,引来更多的祖辈主动报名参与。

活动也引发了学生的反思:自己的爷爷奶奶不是只能围着灶台转、围着家务忙;自己在享受爷爷奶奶准备的丰盛饭菜、窗明几净的环境时,更要对爷爷奶奶多一些尊重,多一点感恩。“活动+教育”,让祖辈能够近距离观察、了解孩子,能够真切地理解教育,无声地为祖辈增权赋能,提升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话语权和威信度,增进了祖孙间感情,融洽了祖孙在家庭教育中的亲密关系;同时,家长参与本身亦成了快乐思考、积极反哺自身家庭教育的过程。

三、融媒介,续常态“携同”之力

打响“超级爷爷进班级”这一活动品牌,也点燃了家校携手育人的期待效应,笔者顺势而为,基于班级教育现状,寻找契合点来整合家长、教师资源,并融合多种媒介,对活动进行系列化设计,常态化、多途径地实施(表5)。

如前述的“超级爷爷进班级”,班级进行了线下线上的同步展示;又如“超级爸爸讲纳米”,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制作纳米小报,数学课上开展线上教育课《纳米有多长》,劳技课上家长和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动手制作纳米红领巾,录制制作视频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制作成品在校园宣传栏展示……真正实现了融合多门学科、多种媒体、多种资源来进行协同育人。

1.“携同”有序推进,由部分走向全体。

家校协同绝不能为了推广“品牌活动”而走向形式化——仅让部分有才艺专长的家庭频频亮相,局部受益,而应拓展适合家长普遍参与的场域,将活动“普惠式”地向班级每个家庭推进,如引导家长走向美育、劳动教育等领域,让他们在参与中相互学习、反思提升,实现协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2.家校“携同”融媒,由活动走向课程。

要保证育人效果的最大化,还要求教师能够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贴合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融合多种媒介,由基础的活动逐步融合所学课程,保证常态、长线开展,确保协同教育的系列活动,既和教育同频共振,又能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家校协同育人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找到携手育人的同行点、关键点,智慧整合,就能演绎出教育的美好篇章。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协同育人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