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与难点
2020-07-04苏继旭
苏继旭
摘 要:城市道路平坦通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道路的使用年限决定了市政运营成本问题,要降低道路运用成本提高使用期限就要强化路基稳定性,而路面积水是降低路基稳定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解决道路排水问题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经常出现排水管堵塞等问题,引发城市道路积水严重,严重影响了交通和人民生活。本文从道路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必要性出发,结合排水管道常见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排水;设计
1 引言
道路排水设计是否合理与道路积水现象息息相关,道路积水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也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同时也制约着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科学合理的道路排水设计是城市道路规划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解决路面积水问题,还可以维护路基性能并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在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必要性
社会公共设施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质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增长需求,还对生活品质、城市建设有着更高要求,道路积水问题一直是城市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积水引起的路面湿滑不仅不利于人们出行,也会让车辆容易因滑移而导致交通事故,同时,长期的路面积水会破坏路基结构。因此解决道路积水,合理做好市政排水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常见道路排水问题
3.1 管道堵塞
在城市道路中,排水管道发挥着排洪、处理生活污水等重要作用,作为排水管道往往每天需要承受多达几十吨的排水量,实践中,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大量的污水處理,从而造成排水管道堵塞。而排水管道一旦发生堵塞,其管道流通水流量势必减小,雨水无法及时排入河流或湖泊。在污物无法排出,日积月累的堆积下,排水管道的排水功能将无法发挥最大功效,当遇到暴雨等洪涝灾害时,雨水无法从排水管道排出,将不可避免的导致路面积水进而引发城市内涝。
3.2 施工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不规范也是造成市政管道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质量管控,一味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而施工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较差,不能妥善处理好道路排水管道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施工单位出于工程承担能力的考量,将部分工程以分包的形式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这样就造成了无法全面实施质量管控,也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
3.3 污水管道深埋深度不合理
深埋污水管道排放污水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深埋管道的合理深度决定了污水处理的效果,由于污水水源大部分是工业废水与污染物的混合物,其腐蚀性大、危害物质高,一旦渗漏进土壤必然会严重损坏土壤,而若是通过其他的缝隙流入其他区域,混入干净的水源之后,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排水工程系统运行的正常有序,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
4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
4.1 路基排水的设计要点
路基作为城市道路的基础性支撑,其稳定性及其强度关系到道路是否能发挥其正常功能,而排水设计对路基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做好路基排水设计需要明确几个方面重点:一是要仔细明辨不道路结构特点,发挥其最优化作用;二是收集城市气候环境特征等相关资料,明确水文地质和雨水分布情况;三是在做排水综合设计方案前应综合考虑农田水利等情况,要做到合理规划、协调发展;四是要有详细的排水系统布置图。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有几个方面注意事项:
4.1.1 潮湿路基的疏干处理方法
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换填好土、填石挤淤的方式处理,不可使用暴晒晾干或者碾压致干等方式处理。而对于路基含水量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在路基两边挖竖形排水沟,并在不远处挖横向水沟,以这种方式帮助余水排出,再使用吸水泵完全排干路基水分。
4.1.2 下立交道路路基排水设计
降低下立交道路地下水位可以采取在路基下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盲沟,可以用沟四周使用颗粒大小相近的碎石、砾石,沟中间使用用土工布包裹有孔PVC管的组合方式设置盲沟,也可以在盲沟底部、中间填充4CM左右大小碎石,并在填充碎石的上面和两端逐层按粒径比例4:1递减的沙粒大小作为反滤层。
4.2 路面排水设计要点
道路积水或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将对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路面排水合理设计非常重要。路面排水设计分两种即路面表层排水设计和路面底层排水设计。路面表层排水可以快速处理路面积水,及时下降路面积水水位。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较宽,所以一般采用双坡排水方式来排路面积水,这种排水方式主要是在道路两侧分间隔设置雨水收集口,然后将雨水收集管道连接到地表排水主管道中,用以排出地表雨水。
而仅靠路面表层管道排水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做好路面底层管道排水设计也非常必要。排出路面结构内部积水要注意:(1)在道路排水施工时,需按照路面坡度的纵横向来进行,使路面结构层形成一个层级坡度有利于水流沿坡度排入沟渠内水渠道内,从而使水流汇聚到雨水井内。(2)在路面上层和路基层间设置下封层,下封层需使用乳化沥青材料,下封层可以阻隔渗水继续渗透,并让其顺利排出水分保持路基干燥。(3)设置排水垫层。在地下水较多、水位较高的新建路面,可以在路基与路面中间部位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垫层铺设需有一定的坡度,选用材料必须是砂、矿渣等透水性好的材质。道路两侧要设置与雨水井相连的纵形盲沟,在连接处设置反滤织网、集水管、出水管等以便将雨水汇聚排出。
4.3 绿化带里的排水设计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进程的深入,城市道路绿化带面积也越来越大,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因绿化带积水排入地面、深入路基,影响路基结构,减少道路使用寿命。因此,绿化带排水设计非常必要。
绿化带排水设计是一般采用在路面结构两侧边缘与绿化带衔接处用混凝土进行封闭,以此将绿化带与路面结构分隔开,同时在绿化带的中间部位设置纵向盲沟,且每隔一定间隔设置可以连通道路两侧雨水井的集水井,及时排除绿化带积水,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即成本较高。因此还可以采用粘土填筑的方式来阻隔水渗透,即将30CM厚度的粘土填入绿化带分隔带中,并在此留设1%的坡度,同时在绿化带间隔中间设置连接下水井的盲沟,在阻隔积水渗透的同时将积水引流入下水井中。这种绿化排水系统,不仅成本低,且效率高,可以及时排出绿化带积水,并阻止积水流入地面深入地基,据统计,这种方式也可排出绿化带中70%的下渗雨水,也可大大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
实践证明,合理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不仅关系到路面结构和路基的稳定性,也关系到城市建设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以,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至关重要,而在进行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土质结构和城市规划等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洁.ppp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雪豹,2010(1):73~76.
[2] 张荣敦,鲁军瑛,郑建晓.公路路面表面水排除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3):282~283.
[3] 杨臻.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9).
[4] 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