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浅述

2020-07-04刘钰鑫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裂缝成因防治措施混凝土

刘钰鑫

摘    要: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土木工程也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混凝土结构是土木施工中十分常用的一种结构,通过总结施工经验发现,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问题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多样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深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之中,对裂缝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控制裂缝的出现,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裂缝处理技术,旨在为控制混凝土结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更多符合时代特色、适应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工程。然而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它是土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病害,其产生原因与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多个因素有关,因此裂缝控制技术的选择应用要具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2  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2.1  材料

混凝土属于土木施工中的基本施工材料,在应用前通过混制与搅拌制成。混凝土制备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重视混凝土制备工作,保证所有工序按照工业指导书执行,还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在施工中,材料与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工作。在材料配合比过程中,根据施工标准要求合理设置配比系数,提升混凝土强度,以确保施工项目质量。

2.2  温差导致结构变形,进而引发裂缝

通过对建筑物各部分温度进行实际测量我们发现,不同部位的建筑物温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建筑物本身会由于温度差异出现不规则的形状变化,因此会发生混凝土墙体开裂等问题。并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温差变化所导致的裂缝问题是十分常见的。根据裂缝形式的不同常将这些裂缝氛围水平缝、垂直缝以及八字裂缝,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裂缝的表现形式来确定混凝土的结构。

2.3  施工过程不当引起混凝土裂缝

土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比例搭配不合理、工艺落后、施工设计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操作、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施工中模板垫层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吸水量很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过分抹干或者压光会使细骨料浮在表面上过多形成水泥砂浆,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浆有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表面体积的收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内部过多气泡不能排除或钢筋受到过多振动时,钢筋表面的气泡则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配筋率小配筋间距大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多。无筋混凝土的裂缝比有筋混凝土多,钢筋的位置也影响裂缝数量,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3  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1)在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统计,明确其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情况。随后,在材料进场时,也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保证每批材料都能符合施工要求。(2)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性质进行检查和确定,保证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相关性质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位置都能得到充分的振捣,并对振捣时间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3)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材料存放环境能够起到保护材料的作用,并且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机械进行有效的养护,从而避免机械故障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3.2  科学控制温度

土木施工阶段应及早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因素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工作中可以灵活使用辅助性保温材料,避免室内与室外因为温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混凝土裂缝成因的研究发现,材料出现裂缝是受到水分的影响,因此水分控制是有效遏制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方法。在材料配比阶段,要选择水分含量少的水泥,防止混凝土材料因水热化导致出现裂缝。混凝土入模期间如果不能控制材料温度,易因混凝土热胀冷缩的特性出现裂缝,可采取混入冰块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还可采用冷藏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但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体积有一定要求。利用冷水循环系统,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在配比阶段易产生极大热能,可在材料搅拌期间加入适量的冷水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解决混凝土摊铺作业期间温度迅速升高的问题,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升项目整体质量。

3.3  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购前,首先要通过对多方进行决定,首先是搅拌站的考察,针对工厂供货能力与实力进行质量等有效防范,在材料配合比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流程与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在混凝土配合中对外界家具检验工作也要不断完善,审查图纸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單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制定出符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由于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区域根据现场经验对混凝土进行钢筋与网片等材料的增加,同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作业,对于安排施工过程中要与搅拌站不断地进行沟通,确保混凝土运输中不会存在差异。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更要在混凝土骨料与塌落度中进行检测,严禁混凝土自行配合比的调整。由于对混凝土配合比不正当的调配,可能导致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甚至通过严格的振捣时间,在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强度等级较差,对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后要通过实际的拆模时间进行有效确定。做好养护工作也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工作步骤之一。

3.4  浇筑控制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质量控制,要充分注重浇筑施工,混凝土使用商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能按照分区定点浇筑,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通过这一浇筑施工的工艺技术,就能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性质量。混凝土坍落度大,表面钢筋下部会容易产生水分,表层钢筋上部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技术应用中,就要在初凝混凝土前以及预沉后,通过二次抹面压实的方法应用来避免出现裂缝,在二次抹面压实后,要进行覆盖保温。

3.5  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土木施工中由设计问题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可从强化结构设计入手。在设计环节,应将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因素考虑在内,将相关控制措施融入设计方案中,以此来降低各种约束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结合不同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混凝土的抗裂系数,并在抗裂薄弱部位,通过采取增加配筋比例的方式来进行结构增强,由此为混凝土温度变化钢筋的热胀冷缩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外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约束影响,在设计时尽量采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这样可有效防止与外界环境温差过大而引发的裂缝。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对混凝土的应用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对混凝土裂缝引起重视,加强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对其加以控制,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盛汝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29):89.

[2] 文雅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0):78~79.

[3] 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9~20.

猜你喜欢

裂缝成因防治措施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探讨
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探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桥面裂缝成因及修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