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不良情绪因素分析及预防和调节策略

2020-07-04谢振华

卷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策略

谢振华

摘 要:心理情绪的波动变化对临场比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学生进行有关排球比赛中的心理调查,反映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学生的基本竞赛心理特征,发现在比赛中心理情绪的不同反映,找出不良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增强对排球运动比赛中心理情绪的调控,使其处于最适的运动状态,也为保证学生技术、战术、水平和身体潜力的充分发挥及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球比赛;不良情绪因素;策略

1 前言

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它分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使队员处于良好兴奋状态,使其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加强,动作协调、准确,进而发挥较好的技术水平。而消极的情绪,往往会使队员反应迟钝,动作生硬,应变能力弱,认识范围减小,比赛失利。一些细微的事件,就很可能对运动员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使运动员的心理发生很大的波动,产生不良情绪,影响运动水平。

2 排球比赛中不良情绪调查的基本分类

1)过渡紧张情绪。过度紧张占的比例最高,大部分运动员在其以往比赛中都有此经历。在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运动员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行为紊乱,致使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减弱。一定的紧张情绪能产生增力,这是一种内在动力,符合人的行为规律,但过犹不及,过分的紧张情绪会导致焦虑,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新队员和关键性的重大比赛中,在排球比赛时由于环境气氛、比赛任务的压力,会使运动员精神上过度紧张、注意不集中,这将导致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暂时下降,造成无谓的失误增多,战术意识障碍、进而导致动作失常甚至比赛失败。

2)过渡兴奋情绪。过度兴奋情绪在赛前就开始,其身体机能兴奋过早,能量无谓消耗。队员表现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手脚出汗、口渴而尿频、坐卧不安、精神恍惚等症状。有时出现急于上阵而又信心不足,欲战不成,欲罢不能的矛盾状态。赛前过度兴奋的状态又称为赛热症,此种运动状态多发生在新运动员身上,老运动员在意义特别重大的比赛任务面前也会出现。

3)盲目自信放松情绪。盲目自信状态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种状态的运动员看起来很兴奋,有时也很沉着,但内心较空虚。由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不愿冷静思考,总相信能轻易取胜。心理上的过分放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机体上的放松,因而做出不符合目的的活动,如:运动员在比分遥遥领先时,过分放松导致发球失误。这样的运动员在比赛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束手无策,进而影响队伍整体水平的发挥。

3 排球比赛中不良情绪形成原因

1)自身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运动员要避免比赛失常,获得个人的战术水平稳定的发挥,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除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外,还需要个人的认知活动的配合,情绪和自信心以及技术掌握的是否全面、娴熟,战术运用是否及时合理,对运动员心理情绪都会产生影响。

2)双方运动员的实力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双方运动员的实力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较大,对手较强、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力较差一方的队员往往会产生对胜利缺乏信心,临场表现出斗志不高,动作不果断,束手无策等现象。对手较弱,容易产生轻敌的情绪,主要表现在对克服困难的准备不足,防守不积极进攻中处理球随便,若遇到困难,特别全队处于可能会产生急躁情绪。

3)意志品质、个性特征。比赛中由于失误,队员们相互埋怨,会引起全队情绪波动。这在不良情绪原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要的比赛,在环境压力下自信心显得不足,或由于求胜心切,发挥失常后受到队友埋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情绪过分紧张,从而影响了技战术的正常发挥。

4)比分和时间。比分和时间在排球比赛中也是不良情绪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排球比赛比分关键时刻,比赛胜负的重大责任感就会使比赛队员的心理压力倍增,往往易产生过分紧张的心理,有时表现出急躁、急于求成的情绪;有时会产生胆怯心理,害怕失误,害怕教练和同伴的指责以及害怕承担失败的责任,失去了时间感、速度感、距离感以及空间定向能力,以致产生失误。

5)比赛规模大。当比赛规模大且赛事重要时,人们对比赛的期望值较高而运动员对取胜的把握不大时,运动员就会过多的考虑比赛的重要性并盲目的进行各种幻想,往往出现赛前失眠,坐卧不宁等焦虑情绪,当运动员处于高焦虑水平时,空间知觉,速度知觉及时间知觉能力下降,把握时机能力降低,肌肉紧张程度增高,致使动作技术变形,不必要的失误增多。因此,比赛规模大也是不良情绪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6)观众、裁判。临场裁判的误判、漏判、错判,会引起队员们的不满。带有倾向性的观众及噪音也会使运动员感到烦躁,直接影响比赛,当裁判的判罚对本方不利时,运动员心理不受到影响的极少。

4 预防与调节

1)心理训练。在排球比赛过程中,仅仅靠身体素质和熟练的技术,没有过硬的心观素质,是很难达到取胜目的的。只有在心理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在技术稳定的基础上,在重大比赛的关键时刻超水平发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在平时训练当中应注意加强队员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队员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教练员在训练中把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赛前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要让运动员轻松上阵,充分发挥已应有的战术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丰富的比赛经验、临场的出色发挥和队友间的信任、鼓励,都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又能转化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把自己置于安静情绪状态的能力。

2)进行放松调整。比赛中及时地进行自我放松调整。教练员要调整好运动员的心理,教练员在比赛中应充分利用暂停和休息时间及时对运动员实施管理和控制,并注意自身情绪对队员的感染作用,要保持镇静、自信和乐观,利用简明的语言,客观准确地分析情况,妥善调配力量,合理组织战术,果断决策,敢负责任,以带动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比赛水平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

3)依靠集体力量稳定情绪。排球是集体项目,需要每个运动员从感情到行为都融于集体之中,为了集体的荣誉,必须明确统一的奋斗目标,形成凝聚力,并转化为全队团结的心理优势。其次,根据位置分工,要忠于职守,但又要相互配合,容忍同伴的失误,才能及时解除同伴的心理压力,排除恐惧、消沉、信心不足等消极情绪,动员一切力量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4)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培养队员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的训练。在比赛中造成队员紧张的原因很多,其中很多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强造成的。而信心不足往往又是由于对某项技术缺乏信心。教练员要及时给予帮助并争取得到解决;意志力不强是由于畏惧困难,面临强手缺乏全力拼搏的精神。在赛前训练中,教练员要多鼓励队员,使队员相信自己的力量。

5)端正比赛动机。动机是运动员进行比赛的心理动因,教练员首先要教育运动员明确训练、比赛目的,树立集体荣誉感端正训练、比赛作风,使运动员自觉地接受教练员的指导,自觉地克服困难。此外,对以往的战绩也要客观、正确地评价,把对方的弱点找准、想透,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马振友.论排球竞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培养及训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张贵平.排球运动员的情绪调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

[3]余世和.排球运动员赛场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

作者简介

謝振华(1981-),男,汉,河南济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
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术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