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职思政课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2020-07-04汤颖
摘 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色文化资源对中职思政道德教育的意义,并指出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调整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模式及拓宽教育载体四项实际应用。相关学校利用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道德教育 中职思政课 红色文化资源
引言
基于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该文化在我国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过去的历史及精神不应忘记。相关高校的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的爱国活动,并在课堂上利用资料或文物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对该段历史更加了解,不断完善其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红色文化资源对中职思政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可丰富高校课堂内容,使该课程的内涵与深度得到提升,还可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依照相关教学案例,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而利用课程教学联系实际,再结合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能深入挖掘事物规律,使学生们对红色文化产生真正的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外来文化涌入我国,高校学生对文化的筛选十分重要,应注意外来文化的侵蚀问题。学习红色文化能增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抵抗能力,并改善其对文化的判断力,从而避免其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高职学生应有对外国文化去粗取精的能力,并不断学习红色文化,丰富其内涵,以减少西方文化的侵入。此外,学习红色文化还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文化学习氛圍,教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输出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思想,提升其爱国精神,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与完善[1]。
二、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在中职思政课道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各高校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到一起,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将红色实践活动内容加入到教材中,使各高职院校的实践体系得以完善,与此同时,各学校的领导人员需增强对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度,并积极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实践活动的水平。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可行性,学生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该理论知识。高职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增加对生活实践的联结,并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使学生们获得真正的感受与丰富的知识。
例如,江西省某高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周末组织学生去毛主席故居,面对毛主席像,学生们了解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得之不易,好好珍惜,把握当下才能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回到课堂后,学生们听课的神情更加专注,教师对该课程的教授也变得简单,学习效率显著增强。
2.调整课程内容
大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来自于思政课,而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核心为马列思想,因而有些学者将红色文化纳入该课程,是符合该课程的指导思想的,通过教师对红色经典的教授,可提高其教学效率,增强课堂质量。此外,高职学生学习该课程还能改进其人生观,并加强爱国精神的培养,透过红色经典教育,更能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们珍惜当下,明白幸福生活的不易,总而言之,教育部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思政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引入红色文化,从而使思政课内容更加丰富[2]。
3.改善教育模式
虽然引入红色经典能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但红色经典理论通常都较为枯燥,很难提起学生们足够的兴趣,因此,高职教师需对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方式可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案例教学相较于理论知识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案例可加强实践与理论的联系,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某些有情节的案例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该案例中的理论也会有更好的领悟,对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校内的高职教师应定期开展讨论,不断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并互相交流体会与心得,切实解决课堂内遇到的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4.拓宽教学载体
思政理论课程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引用情况,高职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讲述红色经典故事与理论,还要“接地气”让思政课进入每名大学生的心中。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红色经典文化资源对教学载体进行拓宽与拓展,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等形式直观教学,并将某些革命故事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该方式可有效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其对该段历史的兴趣,对学习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在课后组织学生们去当地的博物馆或纪念馆参观瞻仰,学生们在历史面前会有更深的感悟,直面先辈的生活,也会使学生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与沉淀,运用该方式可使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例如,哈尔滨市某高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运用幻灯片的方式讲述井冈山的故事,该教师将朱毛会师的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该方法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了其学习的热情,听课效果大为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我党在严峻的形式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也被巧妙的融入其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应利用文化优势,不断改进教育模式,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通过深入挖掘思政课内容,可极大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其成为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彤.试论哈尔滨市红色文化资源在我省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理论价值[J].黑河学刊,2020(01):146-148.
[2]舒前毅.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教育观察,2018,(21).
作者简介
汤颖(1971.08—),女,汉,山东荣城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心理、德育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