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新探索
2020-07-04李小东
李小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追求,科学技能的掌握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日益蓬勃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对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做出了发展性的改革,使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掌握高新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地方。技术的研究是基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学好这门课程。学好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脑力,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师生应重视起数学学习来。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62-02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场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严,对其进行良好的思维和合理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本身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工具。然而,在实际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此我们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中等职业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内容理解不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太在意这一点,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缺陷,只是认为学生不喜欢数学不愿意学习它。这种误解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差,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也就阻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失责。
2.教学方法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特殊教育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型人才。专注于教授技术技能。因此,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时,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大量的单一输入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难以弄懂数学知识,误解数学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科地位的发挥。单向教学使师生交流机会很少,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足,没有提问的机会。数学学科地位无法体现出来。中等职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二、中等职业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新课堂氛围
中等职业学生的行为方式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感官体验,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即使一些中等职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参与工作,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不成熟,他们喜欢新颖,多变,鲜艳的、形象的事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用性,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应用做好准备。
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对他们更具吸引力。精彩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中,从而激發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提取适合教学需求的精彩情境,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数学的教学效率。
2.因材施教法
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不仅需要教师从主观上去学习,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有关教育和教学知识的讲座,聘请专家和学者来解释专业知识,或者请一些优秀的教师传授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对于一些新教师,应认真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学习他们的优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慢慢形成适合学生的独特教学体系。这对于老教师来说更加困难,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且一些方式和方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很大的改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太急躁,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熏陶,逐步会有所好转。
3.注重知识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在学习知识和实际应用方面,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在数学测试中,有一种题型是应用题,而且这种题型在分数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所谓的应用题就是把一些数学知识隐藏在一定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基于情景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情况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将数学知识点整合到适当的语境中,让学生通过语境认知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点。当教师创造情境时,他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创造学生熟悉的情境。以便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作为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各种有效的方法协调开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及建议[J].山西青年,2018(18):141-142.
[2]宋玲玲.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对策[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