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同题共振”张水鱼
2020-07-04张水鱼
张水鱼
从源头上的一个写作故事说起。
五年前,我为《新作文·初中版》写了一篇卷首语《窗前有幅画》,写的是办公室窗外文瀛公园一角的景物。那时刚到新作文杂志社就任,刊物对我也是一扇窗,窗内有景致,窗外有故事,于是借此文题表达了一点思絮。出刊不久接到黄厚江老师的电话,印象颇深的是,黄老师说他最近换了办公室,他的窗前也有一幅画,他要写一篇同题文,这让我喜出望外。黄老师的文章很快就发了过来,题目也是“窗前有幅画”。黄老师笔下的窗前画空灵,有美学意韵,突出了窗之妙处,闪烁着黄老师的人生智慧。
大家都知道,黄厚江老师是共生写作教学的倡导者,写同题文章应当也是他共生写作理念之一景,他的写作行为启发着我对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因此格外珍爱这两篇同题文。
后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给国培班的老师们上课,分享了黄老师的共写佳话,课毕收到贾海艳老师发到邮箱的一封信,她问:老师,我能也写一篇“窗前有幅画”吗?这个“也”字饶有兴味。我回说好啊好啊。不久收到贾老师回稿,她写的是“车窗有画”,描绘了特定心境下她从车窗观赏到的绝世美景,由端详美景到端详自己,从而心生顿悟。
我是穿针引线的编辑,深感这三篇文章连缀在一起有不可言说的美感和价值,于是以“共写佳话”的栏目登在了本刊2016年第4期。
2017年开启微信公众号“水先生的语文生活”,一方面展现我看到的语文之美,另一方面想激发更多的老师拿起笔来写作,因为我深信:能写作的老师一定能教好写作。试探性地先后发布了我和黄老师的两篇同题文,马上收到南京袁源老师的微信,她说这个话题她也有话要说。很快袁老师写的《窗前有幅画》也在公众号上和大家见面了。读袁老师对窗外风景的描述和遐想,可以感受到一座城的人文风景画,美不胜收。接二连三,信箱里收到“窗前有幅画”的同题文竟有三十多篇,故事同样从窗前讲起,风景各异,有写窗前的花、鸟、树的,有写窗外的大路小径的;有写窗前绿色荡漾的,也有写窗外云卷云舒的;有写窗口的目光的,也有窗外之背影的。有好友相约写来的,也有师生一起交卷的。有散文小品,也有教学设计。风景各不相同,故事别有情趣,写作者各有主张。
我想,带着学生一起写作的江苏华罗庚中学张和忠校长,为初中生和高中生各写了一篇教学设计和下水文的安徽马鞍山教研室陶年生老师,应当是超脱了自我抒写的乐趣,把“同题写作”当作一种教学策略和写作教学的课题在实践了吧?
同题共振,从三个人共写佳话走起,到友人共振,师生共振、生生共振、亲子共振、自我共振。形式上从随意跟写到命题写作,从全篇抒怀到片段练写。写作主题从“窗前有幅画”发端,先后生成了“中年油腻男”“乡愁”“舌尖上的记忆”“家书”“节日的思絮”“女人花 ”“春之梦”等50余个写作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是一长串紫藤萝瀑布一样的佳作。就这样,“同题共振”成了同频文章多频人的写作舞台,从一条小溪汇成一条浮光跃金的河流,从一棵小树蔚然成一片生机盎然的树林。在这里,大家走在同一条写作路上,体味不同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人生风景。
“同题共振”是“水先生的語文生活”微信公众平台的主旋律,因这个缘故,经常有人问起“同题共振”四个字的意思,以上算作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