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职业院校田径短跑训练效率的有效办法分析

2020-07-04丁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职业院校

摘 要:随着体育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短跑成绩也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应当探索有效的短跑训练方法,在消除短跑训练枯燥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短跑成绩。

关键词:职业院校 训练方法 短跑成绩

引言

新世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不断应用于体育领域,通过单一训练方法无法适应激烈的短跑比赛中,运动的量、强度不断增加,运动员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美国短跑教练温特提出“放松是获得冠军的良药”,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说道:“我将在100米跑前50米加速,后期放松肌肉,我越放松,速度越快,所以到终点时我比任何人都快”。可见只有充分的放松,运动员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短跑属于典型的体能主导类无氧型运动,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这一无氧代谢过程完成人体的能量供应。因此,运用技术、各种措施放松肌肉,加速生物体的恢复,已成为短跑训练过程和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短跑放松技巧可以帮助增加专项的耐力,并更好地提高短跑运动技术的标准化和自动化。[1]

一、短跑训练特点

1.目标明确

职业院校学生的短跑训练的目标较为明确,主要目标是在短跑項目上获得满分,或者在短跑项目上不失分。教师应当根据职业院校考试的短跑项目要求,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明确训练目标,合理规定每日训练量,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训练任务,实现提高短跑成绩目标。[2]

2.综合实施

职业院校学生不仅要做到短跑成绩合格,而且还面临着较大压力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因此,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通过短跑训练放松学生学习压力,还要增强短跑训练趣味性,注重采用强度适宜的短跑训练方法。

3.制约性大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学生个体短跑练习密度不同。而且,受到学校场地因素等客观条件制约,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短跑训练难度增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质量。[3]

二、学生短跑训练思路

1.短跑放松心理训练方法

运动员技战术和良好技能的提升得益于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地促使运动员机体处于最佳状态。而好的心理品质可以在实际训练中通过各类手段进行有效训练、调节,现阶段较为常用方法有: 直观语言放松训练、音乐调节训练、心理暗示训练、优化训练环境( 个人、场地设施,环境) 等,以激发运动员的进取精神。

2.大幅度训练法

大幅度训练法指的是让学生在进行爆发力训练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动作的幅度,使学生在运动时,充分对肢体的各个关节和肌肉进行练习,在增加动作幅度的过程中,增强肌肉力量,以此来提高肌肉爆发力。这种大幅度训练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增加技术动作的加速距离,提高技术动作的力量,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还能够有效提高其身体部位的柔韧性,对于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提高也十分有利。这种大幅度训练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举重等练习为主,这种大幅度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肌肉会进行充分的收缩,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肌肉力量,使肌肉在等长的静力性收缩状态下不断提升力量,从而增强肌肉的最大力量,增强肌肉爆发力。在进行大幅度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实施区别对待原则,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柔韧素质不同,稍有不慎可能造成肌肉拉伤,应该在运动员充分活动身体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动作的幅度,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柔韧练习和力量练习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不可有偏颇。[4]

3.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1)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3~5组,每组2~3次。(2)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3)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5]

4.灵敏度专项训练方法

对于田径短跑运动员而言,步长、步频的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田径短跑成绩,也是提升运动员速度的基石。因此,在田径短跑专项训练中,不仅要重视步长、步频的训练,还应重视身体灵敏度的训练。通过此种训练方式,使运动员身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进而在田径短跑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强化性的加快动作频率练习及跑的专门性练习

加强练习频率的加速,让运动员适应更高的速度训练和发展两条腿的快速交换能力。台阶跑、听信号、上坡跑等。具体的跑步练习需要运动的协调和放松,强调专项训练与轻松跑、加速跑步的结合,例如小步、高举腿和车轮跑步。利用动力性力量练习手段。如:各种方式的级跳、用轻重量铃铛,实心球和腰腹练习等来发展特殊力量,增加运动员的运动幅度使快速肌肉协调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

结语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短跑成绩,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在短时间内运用有限强度训练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短跑运动成绩,并且注重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基础上提高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潇溢.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计划探讨[J].体育科技,2017,38(02):16-17+22.

[2]果佳.沙滩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3]陶金晓.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实施躯干支柱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4]许志良.提升高职田径短跑训练效率的有效办法研究[J].运动,2017(02):128-129.

[5]张婷婷.递增负荷运动对不同田径训练队学生心肺耐力及能量代谢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丁贺(1974.12.31—),女,汉族,黑龙江巴彦县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健美操,幼儿体操,体育教育。

高职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框架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