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
2020-07-04蔡莉媛
蔡莉媛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渗透与优化给小学教育课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对于一些音乐、美术、科学等科目来说,新课改的要求,让这些科目变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师必须要通过挖掘美术这一科目其独特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以及创新自我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發他们对美术的热爱。而这就要求了老师要将教学方法合理化,科学化,并且有效地进行设计,才能达到吸引学生,有效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美术 有效 方法与对策 教学
美术科目是一项可以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学科。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新课改之前,小学的美术课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被认为是副科,并没有过多的学习价值。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而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深化美术的教学方式,让美术越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想象创造力。本文将通过在新课改之下,怎样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对策作出分析和思考。
一、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之前,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一直都以示范模拟式教学方法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老旧,不仅会让学生无法产生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兴趣,同时还会掩盖学生个人的想象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在许多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讲述,并且让学生进行描摹和模仿,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大脑会被思维定式所禁锢,同时也锻炼不到自身的动手能力。而在新课改要求之后,小学美术课堂必须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要内容。教师开始引用了多媒体以及道具等等的新式教学工具。然现状是,小学美术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对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合理的结合,由此造成小学美术课堂依然枯燥、乏味[1]。
二、新课改下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化的方法和策略
打造有趣,并且可以锻炼学生个人能力的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而怎样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采取多元化、联系化、人文化的教学方式。
1.将美术课堂多元化
美术科目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一个科目。学习美术必须要从颜色、造型、鉴赏和绘画等等方面进行才可以了解到美术独特的魅力。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作品或者示范作品。这样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美术的特点植入在每一位学生脑海当中。因此,想要让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有效,首先要将美术课堂进行多元化的优化和升级。
(1)教师和学生身份的多元化
大多数小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一直都是占有一个主导地位的。由于教师在课堂当中占有着主动,以及分配权,学生会因此产生逆反以及枯燥乏味的心理学习状态。所以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进行多元化的改变,教师可以成为同学,也可以成为学生的身份,而学生可以成为教师的身份。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相互教学才能让学生大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2)美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想要让美术教学更加有效,必须要对美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的升级。要确保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进行大胆交流。因此,美术老师在教学方式的优化中,可以采用多元感受式教学以及游戏娱乐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会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美术以及展开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
①多元感受式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五感,它们会让人的大脑产生不一样的刺激。比如在学习二年级有关于水果一系列的课程当中,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水果之间的不同,让他们展开自我的绘画想象能力就需要采用多元感受式教学。教师可以携带几种水果让学生们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视觉上。触觉上以及味觉上的感受,通过学生们不同的感受来进行绘画。
②游戏娱乐式教学
游戏是每一个学生最喜欢的东西,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游戏来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有关于我做的小动物一系列课程当中,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盒子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入盒子当中,并且让学生进行抽签。谁抽到了红色的签就可以将手伸入盒子当中进行猜测。猜对了就会有小奖励,这样的游戏也可以帮助老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2.将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联系化
美术课堂是包容性广的一门科目,它可以与音乐、语文以及生物等科目融汇在一起进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选取不同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们展开自我的想象力进行绘画。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堂课,主题内容为战争。让学生们自己从语文课文中寻找有关战争背景的课文,从而进行自身对于课文理解的绘画;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门课,主题内容为音乐,通过播放钢琴大师的曲子《月光》或者《悲怆》,让学生们去体会音乐家所创作时的感受,从而进行颜色的学习绘画;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堂课,主题内容为最喜欢的生物。学生们可以从生物书以及生物百科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以及植物等进行个人想象力的发挥。
3.将美术课堂内涵丰富并具有人文化
小学美术课堂是最能够奠定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人文素质的规划以及教导。比如,在学习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去感受季节的变化以及季节的特征,从而学习有关于二十四节气以及季节的小故事。这样的学习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自身要绘画的作品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有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还将教学内涵变得十分人文化。
结语
为了响应新课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一切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为主,小学美术课堂必须要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必须要在教学内容上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绘画的渴望。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多元化,联系化以及人文化的教学内容准备,同时还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将美术课学有效化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露露.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51.
[2]周启明.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71.